时间:2024-05-04
摘 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既附着于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和校园环境等外部因素,又充分利用中学生在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行为偏向等内部因素上所呈现的特殊性,这是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中学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中学生;中学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8-01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165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学生之中呈现出深入渗透、加速传播的态势,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的历史认知、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认同等,而且正成为中学生脱序行为频发的诱导因素。要消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中学生形成的侵蚀之势,就一定要综合考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的内、外部因素,为引领中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提供理论指引。
一、外部因素
(一)社会环境
现实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客观上必然会投射到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现实境遇之中。第一,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始终存在。中国已成为西方价值观念输出的战略重点,并极力希望中国效仿西方价值观念所标榜的“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民主自由”的社会制度,以此完成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第二,全球化从资本、货物的资源配置升级演变为文化、思想等意识形态的纷纭激荡。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凭借流动性、隐蔽性等特点肆意传播,企图谋求社会大众的认同。第三,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累积的负面矛盾逐渐尖锐。在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发生重大的积极转变,但与此同时,生态恶化、贪污腐败、道德滑坡等各种问题客观存在,无疑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加以利用的素材。因此,在这三重现实问题的交织错杂之下,中学生的历史素养与政治定力相对薄弱,而现实社会问题的“实然”与党的理论主张的“应然”又难以在短时间内步调一致,再加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旁以“反思历史”为幌子,选择性地挑选、裁剪和拼凑相关史料,论证近代以来的“革命错误论”“社会主义错误论”等主要观点,部分中学生在困惑、怀疑之中难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精心编制的圈套,进而不可避免地会认为它“言之有理”,丧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任。
(二)网络环境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中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的方寸之间,而无时无刻不处在网络化的场域之中,尤其是在以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空间立体化和传播途径隐匿化等著称的新媒体出场后,网络环境的聚合性、非可控性等属性特征更为明显。首先,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视频、图片等新颖的方式为载体,相较于单纯的文字形式,这些图文并茂、简单直观的方式对自控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很容易受其蛊惑。其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利用了互联网即时传递、信息共享等技术属性,一旦历史虚无主义者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相关言论加工成视频、图文等互联网产品并上传至网络,那么必定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点击量。而中学生接触网络时间正在日渐增多,不可避免地在“鼠标点击”的方式中逐渐接触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相关言论,甚至还可能共享给同学、朋友等其他群体,无形中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傳播者。简言之,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助自媒体的即时性特征,通过图文并茂的文本、娱乐视频,快速扩散消极观点,让更多人转发和跟帖,进而影响社会舆论”[1],冲击着中学生既有的历史防线。此外,新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社会思潮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新媒体裹挟的网络化大潮中纷纭激荡、交织叠加,迷惑性与伪装性大幅提升,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中学生的重要因素。
(三)校园环境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环境低效滞后,难以及时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改头换面”。第一,作为主渠道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授课模式单一,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难以让思维活跃的中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以“是什么”式的权威话语形式将政治学科知识单向灌输给中学生,中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既无法在重复性的知识记忆中产生情感共鸣并内化于心,也无法解决在学校之外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催生的困惑,很难对中学思想政治课产生认同。第二,本应形成合力的中学教育体系难以整合教学内容,无法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打造全方位全过程的校园育人环境。在中学思想政治课“负荷运转”的教育现状下,其他中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主流意识形态“失踪、失语、失声”的情况并不鲜见,教材更新换代及与课程的协同配合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中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趋势。第三,“分数为王”的考核模式无法有效衡量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在分数决定升学资格的模式下,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整体性、长期性被破坏,单个、孤立的知识点只能搭建应付考试的知识框架,造成“知识无‘魂、知识无‘根、知识无‘我”[2]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结果,无法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目标指向。因此,一旦中学生接触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相关错误观点,极易受其引导并接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价值导向,很难利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思考与反驳。
二、内部因素
(一)认知特点
中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欠缺的认知特点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加以渗透和利用的薄弱之处。例如,在近年来涉及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部分作品为提高收视率,不惜以“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荒诞的情节吸引观众的眼球,严重背离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严肃史实。由于中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尚在形成阶段,在认知方面表现出片面化、极端化和情绪化等特点,难以理性看待隐藏于影视作品、文艺作品之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些经过包装和炮制的作品包含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不良企图,极具伪装性和隐蔽性,很容易使中学生萌生兴趣,将其等同于真实的历史,进而因甄别能力不足而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遮蔽。
(二)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处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弹性阶段,模仿从众心理、追求个性心理等现象较为突出,很容易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干扰。一是模仿从众心理,即部分中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认同之后会在中学生之间形成扩散效应,对处在同一群体的其他中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向来以所谓的“新奇”示人,很容易使部分中学生争相模仿,不经意间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的“帮凶”。其二,追求个性心理,即中学生在步入青春期后急需自我肯定,因“迫切的创新欲望与稚弱的现实表达之间的矛盾”[3],在追求个性化的过程中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同化。简言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形式上表现的“个性化”更易取得中学生的认同,而中学生又往往更倾向于快餐式”的“碎片化”学习,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各类观点一知半解却又热衷传播,不加甄别就坠入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深渊。
(三)行为偏向
叛逆行为是中学生之中较为突出的行为偏向,这种行为偏向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权威的表现形式“不谋而合”,正逐渐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以发力的“跳板”。具体就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层面而言,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对政治教师等怀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叛逆情结,对中学政治教材所宣扬的主流意识形态有着微妙的“敌意”,甚至不乏将中学思想政治课视为“洗脑”的中学生。这种希望反抗权威、标新立异的叛逆行为促使部分中学生对冠以“反传统”“反主流”之名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极为认同,将其等同于叛逆行为的“代言人”而急于尾随其后,主动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扬声器”。
总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中学生的原因既包括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和校园环境等外部因素,又与中学生在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行为偏向等内部因素上所呈现的特殊性密切相关。从上述因素来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中学生的趋势不仅关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成效,更关乎广大中学生的成长成材。究其实质,一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共同发力的全方位育人环境尚未构建,二是缺乏对中学生相应阶段认知、心理和行为等多方面的人文关照,三是中学生自身价值观念的迷惘和行为规范的缺失。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的主渠道,必须更为深入地剖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中学生的各种复杂因素,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多元路径,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并为中学生的成长成材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纪洪娟.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特点及其防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
[2]许大成.基于知识生成的思想政治课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9).
[3] 徐瑾,杨雪琴,苗勇.當代青年价值观偏移的反思及应对[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4).[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梁焜(1981.1— ),男,安徽六安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