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孙亚永
摘 要:为了有效提升小规模学校开展个性化教学的自信心和成功率,教师结合国内外个性化教学的典型经验,提出优化教学资源和环境、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科学有效地安排教学过程、创设多元的评价机制等使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学校;个性化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5-00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5.019
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个性化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涉及教师和学生,还涉及教学设施以及教学媒介,更重要的是涉及教育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只有以上这几个方面持续发力,才能体现出个性化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具体分析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教学资源和环境
首先,要建设一个精致的校园。农村小规模学校分布在大山深处,自然条件相对艰苦,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借着“全面改薄”和“推均衡”的东风,农村小规模学校按照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规范配置,现在只需因地制宜绿化亮化,巧妙装点,就可以将校园打造成环境优美、个性鲜明,让人流连忘返的“园林式”校园,使其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其次,要布置一个温馨的教室。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室空间大,在如何布置上要动心思。课桌椅的摆放不能太死板,呈“圆桌形”或“马蹄形”,便于师生交流。教室后面按照功能布置成不同的“区角”,包括卫生角、图书角、展示角、实验角等。“两通一平台”等多媒体设施有序摆放,窗台上摆放鲜花,玻璃干净,采光通风情况良好。教室里充满了学生的琅琅书声,置身于此令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再次,不断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学校要有鲜明的主旨文化,设计个性鲜明的校徽、校歌、校训、校刊、校报等,在全体师生间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学校的管理者思想要自主、开放、包容、进取,制定的管理制度具有人文化、规范化、科学化、个性化的特点,能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学校的课程设置要体现校本化,尤其是要设置一些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体验在“做中学”的乐趣,并尝试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学校每周精心为学生设计喜闻乐见的活动,结合各种纪念日和重大节日,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让学校的德育教育生机勃勃。
最后,多措并举提高师资水平。采用灵活机动的形式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在个人自修的基础上,结合集体研修、网络研修,搭建“走出去”“请进来”平台,利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切实增强培训效果。小规模学校师资薄弱,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匮乏,因此,专任教师都要跨学科任课,小规模学校的科任教师要“全能”。对于严重短缺的专业教师,可以实行学区内“联校走教”的方式解决。
二、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关键和核心,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使用活动式、参与式,摆脱“填鸭式”“灌输式”。“填鸭式”“灌输式”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将学习内容生硬、机械地强加给学生,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少,对学习内容感知力差,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所学知识无法迅速转化为能力。而活动式、參与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都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出发点,学生的感官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大脑皮层形成强烈的刺激,从而加强了学生的记忆。
其次,将个别指导、小组合作、集体教学有机融合。个别指导既能发挥因材施教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心智发育和学习习惯对症下药,师生面对面交流,对优生进行拓展延伸,对差生查漏补缺,最终确保所有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小组合作能促进学生学法的交流,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组内学生之间良性竞争,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分工合作。集体教学能集中高效地解决学生面临的统一性和共性问题,既省时又省力,教师的主导作用被无限放大。个别指导、小组合作、集体教学有机融合,满足学生注意转化规律,让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科学有效地安排教学过程
首先是备课和课前预习。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情,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差异备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体现出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布置课前预习不能一刀切,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侧重,差生侧重扫除学习障碍,中等生侧重新旧知识联系,优生侧重学以致用。
其次是提问和当堂检测。当堂检测能实时随即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常采用提问、调板、测验等方式。当堂检测要体现出随机性、层次性和启发性,对全体学生实现全覆盖、无死角、机会均,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问题的难易要和学生的层次完美匹配,防止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是作业和课外辅导。将书面作业、动手操作、社会实践相互穿插,让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饱,能消化。个性化教学提倡面批作业,并对作业中反馈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辅导,好比给学生“开小灶”,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精髓,真正落实“一对一”“面对面”指导,将类似“夹生饭”的错误、疑惑消除在萌芽中。
四、创设多元的评价机制
目前,不论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还是学校对科任教师的评价以及科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严重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应试教育创造生存环境,并遏制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被迫选择题海战术应对策略,既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滋生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又造就了更多的“书呆子”。因此,要想推行个性化教学,必须创新评价机制,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体质健康、艺术修养、劳动技术、社会实践等全部纳入考核内容中,让评价内容更加多元化;将日常观察、阶段性检查和期末总评有机结合,将个人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将等级评价、分数评价和鉴定报告、操行评语等有机结合,让评价方式更加人性化;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和电子录入平台,让评价不光重视结果,还要兼顾过程,让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完美融合,为个性化教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郑娅明.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浙江教育科学,1994(4).
[2] 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