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时间:2024-05-04

高宝霞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课堂上注重学生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掌握知识并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经历知识技能到能力素养的形成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落实,真正发展学生的能力。核心素养不是考试目标,而是学生一生受用的方法和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素养;落实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5-00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5.036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深化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势在必行。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执行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生学科素养,是每位教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下面,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注重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算能力,日积月累学生的数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例如,在“小数加减法”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尝试估算2.54+1.3大约是多少,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如果让你去购买这样的两本书,大约带多少钱?你是怎么估算的?”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出,在估算购物时需要准备的钱一般要往大里估。学生通过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对合理性进一步验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最终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二、运用旧知迁移,理解新知算理,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学习新知识是巧妙地和旧知识联系,做到温故知新,实现知识的迁移。“小数加减法”这一课的知识起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计算方法,小数加减法在算理、计算方法上和整数加减法几乎相同,只不过由原来的只有整数部分到现在多了小数部分,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整数加减法的正迁移,基本掌握了其计算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比较并尝试计算,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在算理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借助元、角、分进行计算。例如,2.54元等于2元5角4分,1.3元等于1元3角。元加元,2元加1元等于3元;角加角,5角加3角等于8角;分加分,3分加0分等于3分。再把3元加8角加4分等于3元8角4分,也就是3.84元。所以,2.54+1.3=3.84(元)。学生在明白算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由不完整到完整的形成过程,让“讲道理”成为课堂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方法,运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借助几何直观,算理与算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计算技能,更要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算理是算法的基础,是本质。学生是否明白算理对于学生是否能够运算正确至关重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当然,在数的运算教学中,算理掌握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注重将算理与算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能有效地处理好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关系。

在运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抽象的算理,掌握算法呢?我觉得借助直观操作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小数加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给学生提供了方格子图,让学生利用我提供的学习材料理解2.54+1.3的算理。学生说:2.54用4个块5个条5个格表示,1.3用1个块3个条表示。块加块,2块加1块等于3块;条加条,5条加3条等于8条;格加格,4格加0格等于4格。所以一共是3块8条4格,表示3.84。2.54+1.3=3.84。方法二:给学生提供计数器,让学生借助计数器进行计算。2.54在个位上拨2个珠子,在十分位上拨5个珠子,在百分位上拨4个珠子;1.3在个位上拨1个珠子,在十分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2个珠子加1个珠子,表示3个一;十分位上5个珠子加3个珠子表示8个0.1;百分位上4个珠子加0个,表示4个0.01,所以一共就是3.84。学具操作直观明了,学生对算理理解得十分到位。学生借助直观操作,沟通算理和算法之间的相互联系;由图形带来的直观,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算理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运算能力。

四、创设学习情境,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适當设计和开展一些相关的数学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小数加减法”这一课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情境:“大家一定和爸爸妈妈到超市或菜市场买过东西吧,今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让大家来模拟购物。”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动机。在活动中要求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并且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方法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课后布置这样的实践任务:周末和爸爸妈妈到超市或菜市场买东西,并做好记录,计算当天的支出情况,下周和大家交流。这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而且提高了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意识。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更服务于生活,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需要始终贯串于课堂教学中。

总之,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发展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要开发和利用知识来教学,放手让学生去主宰课堂,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聚焦核心素养,才能切实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9).

[2] 邢若春.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