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旗帜高扬助力脱贫攻坚

时间:2024-04-23

赵羽

凌源市位于辽冀蒙三省区交界处,是省级贫困县。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共有贫困村12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7062户、贫困人口30766人,脱贫攻坚可谓任务艰巨。如何完成好“脱贫”这个任务?凌源市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推动人财物各类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奏响了脱贫攻坚“最强音”。

筑强堡垒,固本强基增强凝聚力

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100公顷,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434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近年来,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凌源市刘杖子镇东房申村这个昔日的省级贫困村发生了“巨变”———既美又富,一跃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打赢脱贫攻坚战,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其统领作用是核心。凌源市坚持“一个组织一面旗”,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优势和统领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让“火车头”带动“脱贫火车”走。

选好带头人。想尽办法挖能人、找贤人、选好人,利用换届契机,把肯干、能干、敢干、素质高、作风优的优秀党员选为村党组织书记,为脱贫攻坚任务落实提供组织保障。制定出台了《凌源市村书记党建统领脱贫攻坚考核办法(试行)》,督促各乡镇采取月调度、季总结、半年考评的方式,對村书记的脱贫攻坚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划分档次,对脱贫攻坚任务落实不力、连续两次考评不合格、群众评价较差的村书记予以调整。

筑牢主阵地。多方筹集资金加强阵地建设,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6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卫生室,都有一个200平方米以上的党群服务中心和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活动广场。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实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推动了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全覆盖。

建强队伍,撷英聚华增添战斗力

烈日炎炎,在凌源市刘杖子镇刘杖子村贫困户乔绍春家中,帮扶干部正在掐秧除草、挑水浇地,帮他栽植庭院葡萄,技术人员正在为他讲解葡萄种植技术。乔绍春高兴地说:“现在实施结对帮扶,帮扶干部经常到家中为我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真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必须汇聚一支敢打敢拼的战斗队伍。凌源市着力推动优秀干部、优秀人才向基层一线集聚,造就了一支过得硬、能打胜仗的帮扶“铁军”。

加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按照“党务干部派弱村、经济干部派穷村、农技干部派产业村”等方式,凌源市将96名省选派干部和147名市直部门选派干部列为全市243个行政村的“第一书记”,实现“第一书记”选派全覆盖。凌源市总工会一名干部作为派驻三道河子镇白杖子村“第一书记”,结合当地的食用菌产业特点,协调资金10多万元,入股该村的30多个食用菌大棚,入股产生的收益由建档立卡贫困户共享。2017年年底,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了1700~9100元不等的分红。

加强脱贫攻坚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基层脱贫攻坚人才较少,不能适应当前脱贫攻坚需要的问题,凌源市还组织开展了“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到脱贫一线”活动,组织教育、卫生、科技、农经、花卉等多领域的专业人员,会同扶贫部门对全市120个贫困村的致贫原因、脱贫产业进行把脉分析,为精准扶贫建言献策,逐一破解难题。例如,针对凌源市宋杖子镇北房申村老旧棚废弃率高、部分群众返贫等问题,凌源市蔬菜花卉局专家司海静、左岩等与该村对接,帮助发展暖棚葡萄种植,带动11户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凌源市从农民、乡镇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中培养了一批“土专家”和“田秀才”,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同时,依托“旗帜引领攻坚路”微信智慧平台,组织各领域专家开展在线授课,实现了党建扶贫网上网下同抓同促。

兴业强村,产业叠加形成助推力

走进凌源市万元店镇大杖子村村部,只见村部屋顶上方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电池板错落有致,仿佛蓝色的梯田翻着金浪,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在凌源市,像大杖子村这样实施光伏发电项目的村落并不鲜见。

精准扶贫,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是关键。凌源市充分利用上级政策,重点实施了“共营奔小康、黄牛入万户、光伏全覆盖”三大产业扶贫工程,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实行共营奔小康。凌源市创新实施了“村社合一”党建模式,依托合作社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和共营制,鼓励贫困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加快强村富民进程。目前,全市由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的合作社达到132家,覆盖全部120个贫困村,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的达40%。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以土地流转、入股、务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推广黄牛入万户。凌源市通过与金融部门密切合作,利用银行支持,以“贫困户自养+养牛企业和大场大户带动”方式发放黄牛养殖贷款73笔、1938.6万元,共带动贫困户970人,仅此一项,就使每个贫困人口增加纯收入600元以上。

推进光伏全覆盖。借助国家和省市对光伏扶贫高度重视的有利契机,凌源市积极整合定点帮扶资金和部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具备安装条件的贫困户院内安装户用光伏电站,每个贫困户每年可分红1100元;不具备安装条件的则由村、组选址集中建设村级电站,每个贫困户每年可分红900元。

强化保障,多管齐下激活原动力

昔日的凌源市乌兰白镇蔡杖子村贫困户祁占元家,院墙倒塌、院内凌乱、经济上捉襟见肘。如今,通过开展“比干劲奔小康”活动,在多方帮助下,他修缮了院墙,务农工具在院内摆放整齐,屋院整洁、窗明几净。通过发展养牛和到镇里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务工,2017年他增收了3000多元。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各方面的保障。凌源市综合利用各种手段,不断激活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内在动力,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抓实督查考评。针对贫困县退出工作,凌源市从组织部、督查室、扶贫办等部门抽调31名干部,组成6个联合考评工作组,采取现场考评、日总结、周调度、月通报的方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程高强度督导检查,助推贫困县“摘帽”。

加强正负激励。严格落实“五个一批”管理机制,着力解决扶贫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通过督导检查、综合考评等手段,对作风务实、业绩突出的脱贫攻坚优秀干部提拔一批,对工作成效明显、群众认可度高的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一批,对考核排名靠后、落实工作不力、政策执行监督不严的行业部门、帮扶单位负责人约谈一批,对工作成效不大、贫困村和党员群众评价不高的乡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调整一批,对扶贫领域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涉及的干部严肃查处一批,营造了各级党员干部“谋扶贫、抓扶贫、推扶贫、助扶贫”的浓厚氛围。

激发内生动力。为有效破解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缺少致富干劲等问题,凌源市通过“五个统一”模式,深入开展“比干劲奔小康”活动,坚持一户一标准、一户一评比,实施精准分类,激发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村每两个月一评比、乡镇每半年一评比、市里一年一评比。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