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伊超
摘 要:美术属于小学教学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是,目前小学美术教学期间,教师往往忽视情感教育融入,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7-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7.102
从某种程度上讲,美术教育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向外界传递情感的载体。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传统形式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学生发展需求,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情感教育,大力培养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其美术创造力,实现小学生人格得到健全[1]。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融入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价值
(一) 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小学阶段学生在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在实际美术教学中合理应用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从小受艺术熏陶,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通常情况下,很多优秀作品当中都表现了作者的真实情感,通过作品,广大受众也会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情感。小学美术教学期间,情感教育还可以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很好地辨别善恶与丑美,进一步引导学生向往美好事物,积极塑造健全人格。目前很多学生喜欢绘画,比如对接触的花草树木、自己的家以及父母等进行描绘,尽管线条的粗细存在严重不均,但那就是学生的思想情感表达,同时也是美术在情感影响方面的重要价值体现。因此,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很好地运用情感开展实际教学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是借助美术教育大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道德情操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 培养学生艺术情操
现代化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而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期间,做到情感教育的科学化应用可以促进学生艺术情操的有效培养。在实际美术教学期间,教师把美术教学以及情感教育两者进行完美结合,可以保证学生逐渐形成完善化的艺术情感,为学生未来艺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提升教学效果。
二、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
(一) 创设情感教育环境
小学生身心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对于外界的相关事物往往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期间,美术教师正好可以借助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的前提下,为学生营造出更为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音频等,从而使学生置身到一定的学习环境当中,让学生可以真正与教师一起共同学习专业化的美术知识。此外,教师应该认识到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并不是将其固定到特定范围当中,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支持下,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大力延伸,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使之前相对抽象以及枯燥的美术概念知识变得形象化以及生动化。借助图片或者是音乐的力量,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美术作品产生内心层面的共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 丰富小学美术教材内容
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必须要照搬教材,而应该在尊重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对相关教材内容进行不断丰富,进一步提升情感教育所具有的有效性。例如,在小学美术拼图课教学期间,美术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样使用剪贴或者是拼装饰画,而且还必须要学生大胆开动脑筋,进一步发挥想象力,从而创造出属于学生自己的美术作品。此外,教师对教材进行丰富还可以帮助小学生进一步提升创造能力,增强他们的求异意识以及想象意识。由于现有小学美术教学已经难以充分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对教材内容不断补充。例如,在学习《泡泡飞啊飞》一课时,美术教材中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泡泡颜色以及形状,但是一些学生对于泡泡的认知明显不足,难以较快地画出来[2]。所以,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观察能力,教师需要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吹泡泡游戏,看哪个学生吹得多并吹得大,之后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吹泡泡游戏,创作关于泡泡的美术画作,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绘画学习中。
(三) 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属于情感教育的关键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期间,进一步深入学生内心,并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化的情感意識。例如,在进行“童话里的小屋”课程讲解时,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在观察基础上阐述自己所见景象,活跃课堂气氛。观察过程中,部分学生认为童话故事中的公主非常漂亮;部分学生认为公主生活环境非常美好。因不同学生在事物观察角度上存在不同,则情感也就会存在不同。基于此,学生在整个观察以及探究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学会观察生活,并获取不同知识。
(四)实现情感因素在美术实践中的融入
美术实践属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内容,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不断提升,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美术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很好地表达出来。例如,在“我和我的小伙伴”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粘土制作自己的伙伴,不指定伙伴必须是人,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当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与小伙伴的故事。这样,教师就可以借助作品发现学生情感世界,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做到情感教育的事半功倍。
三、结语
总之,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成长关键期,对其实施情感教育就会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绘画能力培养,而且要强调学生情感教育,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美术课堂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轶敏.寓画于情以情动人——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2(15):158.
[2] 李顺芳.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小学,
2016(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