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时间:2024-05-04

孙建霞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他们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并不断尝试着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主体性;合作学习;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3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85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学习和研究,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综合发展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具体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努力创设适宜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工作:

一、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快乐度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主要是靠情感和兴趣为前提。只有学生调动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乐于学习语文,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教师和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基本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良好学习成果的形成。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学生乐于与教师亲近,才能把学生对教师的喜爱转化到教师所教的學科上来。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积极地表达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实现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用内在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轻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能够缓解学生面对新知识的紧张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两点:第一,教师要始终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一切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第二,教师要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不管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都要始终保持真诚温和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关爱与支持,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二、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参与的广泛性

要想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努力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主要就是指学生的自学。当学生不再受到教师的思维束缚,能够真正掌握学习主动权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思维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效果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比如在识字教学中,我不是直接一笔一划地教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教给其他同学。首先,我会让学生选择自己要教的字,然后让他们说出选择的原因以及这个字的记忆重点,这样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记忆,使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举多得。

(二)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促进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除了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种合作需要的不是形式上的表现,而是要实现真正的互动、交流与提高。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重难点和各个环节等问题。确定合作学习的目标和时间,使学生能够在经过独立思考之后在合作中有话可说,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实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主学习的延伸,教师要注意在运用这种学习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已有的学习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在素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感悟课文内容,降低理解难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三、 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在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就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尝试:(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机会鼓励学生质疑,只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而后再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思维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思维的多向性。(2)努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教师要允许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并且保护学生这种丰富的想象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就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要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春辉.新课标下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7):147-148.

[2] 杨丹.让生本教育与电子白板对话--浅谈生本教育与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8):135.

[责任编辑 齐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