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 伟
摘要: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进步的捷径,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格的重要途径。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教师的期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关键词:课堂效率 教学观念 教学目标和方式 期望心理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课堂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显著上升。从长远角度讲,对学生办事能力的提高,乃至干脆利落性格的养成,都具有巨大的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教学实践,笔者逐渐摸索出几条途径,供大家参考。
一、淘汰旧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转变教学观念做起。
1.四个改变: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由“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诱导启发式教学方式;由单调的课堂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半开放式教学;由统一性教学转变为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2.三种教学观:①全局观。即通盘考虑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的积极性和可塑性,使它们优化组合,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②应用观。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因为学生只有知道知识的强大作用,才会充满动力,乐于学习。③快乐观。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把快乐因素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二、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教师呈现课堂形式及内容的纲领。在数学教学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引导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进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提高课堂效率有主导功能。
由此可见,根据教材内容制定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意志品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中之重。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影响。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主要体现在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于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有的适合讨论争辩,有的适合探究,有的只适合教师讲授。现举一例说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1/2吗?”在学习1/2时,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我顺手递给每一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同意都要提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你就是胜利者。这张纸可以折,可以撕。同学们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讨论过后,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我对座位上的学生说:“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说说自己的结论,然后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1/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老师画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是不是圆的两部分?”正方:“是。” 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 正方:“不是。”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一定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坐着的同学也开始按捺不住了,纷纷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可以折成1/2,也可以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但这里说分成两份,怎么分都行。”他在“分成两份”上特别加重了语气。理越辩越明,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就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一定”上,如果一定是1/2的话,前面应该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对分数本质意义的认识。经过激烈的讨论争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分数1/2,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合理,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师运用“期望心理”,赏识学生
运用“期望心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情感。心理学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取得进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首先是生理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再次是归属与爱的需要;第四是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尊重两个方面;最高一层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孩子们都有一种表现的欲望,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视或承认,或自己足以引起他人重视。“完美”只要尽心,不但给了每一位学生自信,还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为他们的自我实现提供了追求的精神动力。 这样的期望演说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学生们都尽自己的努力,也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位教师拥有了对学生的期望,也就等于给了学生希望,充满希望的师生会因和谐而形成一股强大合力,加强师生合作,激起学习热情,使教学双方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更要应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空间,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快的玩耍,让学生成为“小瓦特”、小“爱因斯坦”……
参考文献:
[1] 汤笑,《心理效应解读》,中国城市出版社
[2] 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