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强课堂管理 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4-05-04

王玉贞

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都关注的问题。一节课四十分钟,如果想充分利用,当堂的问题当堂解决,不拖到课后解决,这就需要在课堂上想方设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积极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来。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情感进入课堂

《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何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章的情感呢?这需要教师对课文内容所蕴含的情感有深刻的体会和准确的把握;需要教师有感情地范读文章,适时地点拨并恰如其分地讲解。作者在他们所描绘的人物、场景和情节中,都渗透着思想感情。如小学语文的《周总理的睡衣》一文中通过描写邓奶奶缝补睡衣,表达了作者对老一辈革命者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的高度赞颂;《荷花》一课到处洋溢着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对大自然无限风光的赞美之情;《我爱故乡的杨梅》表达了对杨梅的喜爱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我们学习的每一篇文章,都包涵着作者浓浓的情意。因此,深入地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实现情感的渗透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深入挖掘、正确理解,才能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情感的共鸣,才能直正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富于情感的课堂可使学生处在情感的氛围中,能够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进而深刻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学生才能学得会,并很快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活力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目标,就是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课堂。“开放性”和“创新性”是课改的灵魂。传统处理教材的方法单一,缺乏新意,已经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想法设法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新的处理,有意创造适当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努力达到情境交融的最高境界。

如《小马过河》一文是一则寓言,由于课文中的角色较多,也较复杂。我采用了范读的方式,运用了儿童化的语言,把每种动物的“语言”及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学生就如进入了童话世界一般,他们的兴趣、情感都被调动起来了,不少学生也摹拟起动物的声音容貌来,一堂课上活了。在这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接受了知识、情感的陶冶,也接受了思想的教育。又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发现不少学生对“爬山虎”的感性认识很少,有些学生连爬山虎是动物还是植物也分不清。因此我在讲解课文之前,出示了爬山虎实物,让学生去传阅、去触摸、去观察。然后,我又对照课文进行动态教学,让学生也跟着我一起模仿模拟爬山虎的一系列“触、拉、贴、爬”的动作。这样教,学生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有了较好的掌握,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每堂课形式多样化。教师的讲解应源于教材,又不完全依赖教材,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生动、活跃的气氛。比如通过精心设计导语来导入新课来激发兴趣。课堂教学的开头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一段充满哲理的导语,也可以是有着浓浓诗意的导语;可以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寓言,也可以是风趣幽默的小故事,但是不论运用哪种方式都要独特新颖。另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或满堂灌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把学生放在首位,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表现的机会和充分的锻炼,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四、夯实基础,让学生在积累中提高

语文是一门重积累的学科,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况且, 学生各学科作业难度逐渐加深,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年级越高就越难在语文上投入更多精力。所以,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不能舍本求高,不能一味求新,耍花架子。每一堂课都要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汉语拼音、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是一天两天、一个学期或半个学期就奏效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反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天天学、月月练,让他们天天读背一些名言警句或优美古诗词,使他们在反复积累中提高。千万要杜绝“我已经讲了这么多遍,你怎么还不会?”的无理指责,要知道,学生今天不会,不等于他们以后也不会,教师的职责就是促进、帮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最好的教师就是能在有效时间内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本领。到了高年级,每周的练笔是学生的必修课。练笔就是把学生一周印象最深的事记下来;最想说的话写下来;把烦恼委曲倾诉出来;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抒发出来,而且不定文体,不限篇幅。学生有了可写的内容,写作兴趣自然浓烈,所以大多数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还可在评改中与学生书面谈心,交流学习经验。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养成了练笔的好习惯。

在大力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结构精心备好课,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