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郑春慧(河北省怀来县沙城第四中学075400)
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郑春慧(河北省怀来县沙城第四中学075400)
新课程理念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宗旨。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重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要求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正确的行动。作为政治教师,要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职责,不能喧宾夺主。初中政治课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因此,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到学习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而学生作为有生命的教育主体,由于生存体验、教育背景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形成了独特的生命体征,在教学活动中正因为学生的这些差异性,才成就了课堂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还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思维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无限地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因为现代教育的幸福感就是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能拥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和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陈旧的教育体制使学生过早地涤清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感受不到接受教育的幸福,从而产生一种被动的学习态度。
面对这一现状初中政治课的教学要改革“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明确“教”是“导”,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教学全过程的参与者和能动的接受者,是学习整个过程的主动者。教师要按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实践空间,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缘得以充分展现。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就是一个相互尊重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不例外。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就要在课上课下关心尊重每位学生,营造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只有在互相尊重、和谐相处、没有心理压力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才能将自己个性的主体能量充分得到释放。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见解、有独立需求的个体,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存在,真正做到理解他们的需求,发现他们的亮点就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信任、理解是尊重的前提,教师要把关心和爱护送给每位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应有的发展;师生之间还要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努力创造健康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这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才会比较顺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课堂教学便会呈现出生动活泼、富有生机活力的景象。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独立进行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还能活跃思维,发挥智力潜能,有利于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应该尊重发现,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哪怕是一点或一个方面的点滴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发现,都要及时给予肯定,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转变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爱好,在教学中设计多角度、多层次的问题,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去完成相应的任务。同时围绕学生的兴趣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尊重其创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让每位学生都有所获。不求群星闪烁,但求个个发光。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和心理发展水平,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让每位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自由地呼吸”吸允知识的琼浆。当学生对某个问题认识模糊时,为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各自的才智,我要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最后归纳的结果属于学生能接受的结论,再由能力强的学生或教师利用专业用语或课本知识给出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学校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自主学习充分挖掘自我潜能。而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和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的指导。“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思想品德教学传统习惯的体现,但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自觉行为,使其在教学中主动探索适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要学知识,还要学做人、学生存、学合作、学竞争、锻炼能力等,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内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激发他们去探索、去创新的意识。例如,在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问题式教学,提前设计合适的问题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每个小组把各自的结果向全班学生展示,并交流。每组学生都有不同的见解和收获,都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教学模式把学习内容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能看懂、读懂的问题教师不要讲,否则就会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问题教师就不要点明,否则就会限制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师应该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己创新,以此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总之,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理解、感知、学习;使思想品德知识成为学生整体素质形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初中政治教师的历史使命。
(责编田彩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