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唐军荣(河北省正定县诸福屯小学050800)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唐军荣(河北省正定县诸福屯小学05080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课堂教学引导自主
数学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美称,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又少不了创新型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做一名创新型的教师。然而有些教师只会喊口号,手里高举新的课程标准,可课堂上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要知道我们面对的社会是日新月异,教育理念也是今非昔比。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新教学理念。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一直传颂着“师道尊严”“一朝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往往主宰教育活动一切,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学,只能盲从教师、教材,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冲破了传统的“师道尊严”,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抹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是对教师的主体作用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能把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等同于无上权威的主宰作用。相反,教师仅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教师的主体作用仅仅是一种主导作用,教师的讲授、示范、指导,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引导。陶行知老先生说:“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在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曲折人生路上,教师只是点燃学生身上创新精神火花的火把。
在实施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学的理念,而备课则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基础,因此,所备的课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着想。因此,备课内容要涉及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的要创新。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学过程要创新。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思维不封闭僵死。
4.教学程序要突出创新。
5.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着,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
6.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传统教学理念中,教材是不可改动、不可逾越的,但随着时代发展得越来越快速,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教材有时不能及时地跟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用教材,更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课前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不是一无所知,生活中时有接触,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而如果采用教参上的例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偏低,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因此,我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首先出示A、B两个纸箱,A纸箱放入一个白球、两个黄球,B纸箱放入15个白球、30个黄球,然后让学生猜一猜,从哪纸箱中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这样设计,一下子便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产生了认知冲突,让学生的认知从矛盾中逐步清晰、逐步升华,使学生明确了: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不但与黄球的数量有关,而且与球的总数密不可分,甚至可以借助分数来进行比较,自然地导入到新知识的学习。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
教师可创设创新情境,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主动创新制造机会,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回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并有意渗透转化的思想,然后教师让大家想一想谁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创新,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
作业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为此,练习设计首先要注意层次性,主要有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目的各有侧重: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发展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练习设计还要注意形式多样,可以设计如下形式:
1.口头作业。加强说解题思路,说算理、看图编题等。
2.操作实践作业。如量一量、画一画、称一称或者进行社会调查等。
3.综合作业。将学科知识汇总、联网,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等。
4.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些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开放性题等等,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考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一种形式,不局限于一种途径,尽可能地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良好的气氛中学生才能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学会研究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树立创新观念,运用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这样才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使学生获得有效、持续发展,我们的教育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的人才。
(责编金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