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5-04

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孙妙玲 (甘肃省高台一中 734300)

地理高考要求考生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载体,应用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观察事物,转换、分析、解决问题。这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快速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地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本文就对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一具体分析。

高考 地理案例教学 地理素养

地理新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地理高考要求考生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载体,应用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观察事物,转换、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帮助考生迅速提高面对材料型考题时有条不紊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帮助考生提高去伪存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怎样才能帮助地理考生练就综合素质,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众考生迷茫、彷徨、焦躁难安之际,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的重任。

经过一次次的外出学习、探索和研究,我们一改往日的结果教学法,将开展教学的重心落到了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上。在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便是首选。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必修3都设计了案例教学的环节。教育者的预期目标是希望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着重练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和整合能力,以使他们适应高考。通过多年的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应用,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驾驭案例教学。是否要实施案例教学,教师应该慎重权衡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一堂课是否有必要实施案例教学。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齐刷刷介入。这种“拿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比如高中地理必修1主要讲授的是自然地理内容,是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的阐述。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结论本身就是唯一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的基础性的支撑知识。在授课时适时用一些地理示意图来辅助教学,比地理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果在这种课程内容背景下一味地介入案例,反而会喧宾夺主,让原本简单的教学内容变得拖沓冗长。而在教授高中必修2、必修3时,加大地理案例的应用幅度就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人文地理,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结论具有多元性。教学案例的渗入能够很好地与高考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设考思路相契合。另外,案例的及时展现,不但可以一扫沉闷、刻板、单调、被动的教学模式,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还能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研习教材,依据教学内容决定是否要实施案例教学,并在课上适时适度地应用案例来辅助教学。

其次,从实施教学的对象——学生来看,案例的介入和选择也要因人因班而异。也就是传统教学所说的除了备教材外,还要认真地备学生。面对不同的学生,分析、权衡这些学生是否适合实施案例教学,适合开展什么样的案例教学,这需要教师对学情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一是要对学生目前知识的积累量、经验、思考问题的能力等做深入的调查和了解。

二是要通过与学生的对话,确定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多大程度的了解,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

三是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掌握,确定是否应用案例教学,以及运用何种难度的案例来辅助教学。而不是只凭主观揣度来安排学习的顺序和创设教学环境。

案例教学貌似简单,但是否能真正实现预期的目标,却是很难把握的,毕竟案例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有着高度互动性,教学结论存在多元性和开放性,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将风险降到最低,在有效的时间内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最大可能地实现因材施教。

再次,从教案的设计者——教师来看,一堂课是否要应用案例教学,还要看自己是否有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教师就好像一个编导。案例教学的核心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与平等参与。教师不仅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座位安排,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而且分组时还要考虑组员的成绩高低、性别比例、民族和能力差异,尽可能使各小组实力相当,以便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开展公平竞争。

教师又是主持人。在开展探究式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如同一个主持人,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领各个小组自由探究,灵活交流,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使课堂活动张弛有度,有序进行。

教育者应该是领导。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结论多元,探究方法多样,学生言论自由,思维方式灵活多变。教育者必须有一定的运筹帷幄的管理能力。面对每一堂案例教学,教师必须胸有成竹,积极应变,果断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并及时给予正解。

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好的评论家。在案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各小组意见会相左,教师必须眼尖、嘴利、心明,既要尊重真理,还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具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处理能力。不仅要有使教学环境中的技术设备/软件可靠运行的技术,保证课堂的节奏和进度,还要有能有效利用硬件和软件资源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的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是对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的颠覆,也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全新审视。这要求教师不仅有博大的爱心,更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应用能力。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才能厚积薄发,因势利导,上好每一堂课,成就每一位学生。

(责编 房晓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