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多角度渗透
王宁辛 (河北省宁晋县唐邱中学 055550)
我国的传统教育向来注重对学习者的道德教育。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明辨是非的能力成长期,如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深深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教育的当务之急,还是百年之计。笔者试图从多角度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初中政治 思想品德 教学策略
古人在谈到教育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来强调教育之久。这句话说明了几个问题,首先,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才说“百年树人”;其次,“百年树人”还说明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熏陶过程,需要慢慢地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并以此改变人的命运。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同样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不应该将注意力仅仅放在教材的讲解和考试上,而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为学生的一生打算,从多个角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要营造健康的班级氛围。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群体生活中,人们的性格、习惯、作风,甚至品质都会相互影响,并进一步形成群体效应使之前形成的风格得到加强。由此可见,创设优秀的班风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如果缺少秩序和规则,在破坏不能受到制约、没有公平和公正的环境里,人性中恶的一面就会像被打开牢笼的野兽一般肆虐开来。相反,同样一个学生如果进到班风优良、纪律严明、团结友爱的班级里,人所有消极的那一面便会受到制约而退隐到原处。
一个具有优秀班风的班集体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对于学生的成长还具有多方面的好处。一个具有优秀班风的班级能给学生“家”的感觉,能让他们感觉到来自同学的朋友情谊,也能让他们在照顾他人的同时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使自我性格得到完善。人是群居的物种,需要在群体的关系中确定自己的地位,实现自己的价值。良好的班集体能让学生体会到家人般的爱,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形成。
其次,要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
有许多教师认为,初中思想政治课没有必要延伸到课堂之外,书本知识中大多都是理论,和生活是脱节的。这种认识是陈腐的旧观念,没有注意到此次新课程改革的导向,也没有注意到教材里面所发生的细微变化。如果把思想政治课仅限于课堂之内,便会增加学生的错误认识,让学生以为思想政治课就是学校里面的东西,就是课堂上讲的话,而不是生活。这显然违背了思想政治课的设计初衷。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是不会对知识学以致用的。所以,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把学生们带出教室,走入街道,走进自然,让学生切身体会生活,让他们把课堂所学、所得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和回味课堂上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思想政治课里面所学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这一行动本身也符合哲学真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知过程。
有许多学生并不重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忽视了这门课的重要性,觉得它是没有用的。这种错误观念和教师课上只单纯传授课本知识、讲课片面化、脱离生活实际有关。教师可以将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引入课堂教学,以唤起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比如2008年汶川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全国上下在听闻消息后立即投入到了抗震救灾中。教师可以借机教育学生。同时进一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我国政府的相关职能,讨论在这样的灾难中,政府应做出哪些积极措施,以及人民在其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
再次,以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
思想品德课不仅仅是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与熏陶,还是教给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和分析社会现象的工具。学生掌握了这个工具,就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善于布置各种形式灵活的作业,让学生多观察多变的社会现象,把课内学到的理论拿到实践中去检验,以此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水平,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政治教学只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把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政治课变成了说教课,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此,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第二课堂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如社会调查、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天地。
最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初中学生正处于心智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这时他们所接触的教师往往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个时期也正是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世界观就是对于世界本源的解释,是一个人形成理智头脑的起步认识。唯物主义哲学观不仅是思想,还是方法论,是认识这个世界的工具。想要认识真理,擦亮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研究这个世界,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必须要掌握客观唯物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让学生懂得人生失败和成功的原因,获得寻找真理的勇气,而不至于把失败归咎于命运等虚无主义。
唯心主义者从自身感受出发,认为意识先于现实而存在,目遇之而成色,耳闻之而成声,因为被感知,所以才有存在。外国哲人甚至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从人类精神文明的角度来讲,这些无可厚非。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往往遵从儒释道三家思想,时至晚年许多读书人仍然在抄录佛经,诵读经书,以求得精神的愉悦和放松,渴望在死前获得宽恕。然而,我们必须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些是思想财富,是软弱灵魂的避风港,然而却不是认识真实世界的工具。
科学的世界观还可以让学生获得人生前进的勇气,形成自己对世界和社会的理解,并有信心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坎坷和不幸。只有拥有健康的心态、明亮智慧的眼睛,才不至于沦落到信奉旁门左道中去。
[1]冯克诚.中小学生思想政治课业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指导[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兴宇.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学研究,2012(9).
[3]张峰.时政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教师,2013(9).
[4]安华.浅析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J].新课程:教师,2010(6)
(责编 吴海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