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时间:2024-05-04

夏凤萍(河北省抚宁县骊城学区第一小学066300)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夏凤萍(河北省抚宁县骊城学区第一小学066300)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是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在未来的高考中,语文分值会变成满分200分。这就更能体现语文的重要性了。但我们要如何学好语文呢?最重要的是要从小就打好基础,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尤为关键。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我认为,小学生的定力都不是很高,尤其是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如果教师只是纯粹地讲课本上的内容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并失去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失去兴趣,就会进入到“越没兴趣越不想学,越不想学越不明白,越不明白越提不起兴趣”的死循环中。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并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根据小学生好动这一特性,教师在讲课时可以适当增加些表演,也可以请学生一起表演。

此外,小学生的心智不太成熟,对新鲜的事物往往充满了新奇心与探究欲。所以说,没有新鲜感的课堂即使教师准备的再充分都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我认为,教师可以用不同的讲课风格来授课,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做些课件,还可以做些小手工等方式来吸引小学生。

最后,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二、要让小学生听、说、读、写齐头并进

首先,要练听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学会听课,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求小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并要控制好自己的讲课节奏。(2)要求小学生注意看。要求小学生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师或黑板,不许低头或者搞小动作,并对教师重点标记的部分仔细观察,认真领会和重点记忆。(3)要求小学生多动脑。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与教师讲课的进程保持同步,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要把旧知识新知识联系在一起,融会贯通,教会小学生举一反三。

其次,要学会说。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言,多组织一些读书、讨论、研究、争论的活动。这样既能加深理解,提高听课效率,又能让学生学会思考,锻炼口才和胆量以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再次,要经常读。在课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匆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或者来一个小型的朗诵比赛。这样既能提高小学生的朗诵水平,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可谓一举两得。在课下,教师应给小学生布置读课外书的作业,就能使学生增长知识。

最后,要多写。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小学生记笔记,将教师讲课的要点、难点都简明扼要地写在笔记上,以备课后复习。另一方面,教师要经常写随笔。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一起出去观察某个事物或景物,然后让小学生写观察到的事物或感受,这样比起在教室里中规中矩的讲课,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更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让小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所谓预习,就是指在教师讲课前自学的环节。这个环节不容小觑。教师应该要求小学生预习时适当地做标记,能读懂多少是多少。

如果没有预习的话,学生就会在课上出现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状况,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教师授课内容也没有选择性,不知道自己哪里掌握了,哪里没有掌握,听起课来会觉得很累。

尤其是语文成绩差的小学生,如果课前不预习,上课很有可能听不懂,跟不上进度,课后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补习。

其实,学习是由预习、上课、整理复习、作业四个环节组成的,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那下边的环节就无法进行了。所以,课前预习很重要,一定要让小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四、课堂要小学生为主导,教师讲课为辅

1.把时间留给学生。我认为,在一堂课中,教师活动的时间不得多于百分之三十,小学生活动时间不得少于百分之七十。自主活动时间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

2.教师要与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除了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以外,学生也可以和教师互动,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实践证明,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学生才能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3.让小学生学会自主总结。教师在每节课都会传授新的知识,所以在每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要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内容,独立思考,而教师则帮忙查漏补缺。

五、拓展小学生课外视界

教师要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小学生自制力差,有大部分小学生都不喜欢阅读,不会自觉去阅读。因此,教师就应该帮忙打开阅读的另一扇窗。教师可以在每节课拿出几分钟或者一个学期拿出几节课的时间来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分享。教师可以给大家讲一些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或者名著故事,小学生也可以自由发言,跟大家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故事。

正所谓“书籍是人类文明的阶梯”。教师也可以在教室里建立读书角。图书角里的书要不断更新,小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图书角与大家分享。这样,就有了读书的氛围,而且学生可以看到更多的书,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也可以每个月都设立读书周。在读书周中,学生就以读书为主,然后一起交流读过的书和受到的启示。让小学生定期阅读,定期交流,才能广采博文,开阔视野。

六、要求小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

所谓摘抄,就是指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遇到好的词句、段落、篇章,就动手抄录下来,以便于以后翻阅、背诵、查找、运用。曾有一个作家说过:“如果读书时不做笔记和摘抄,那就等于没读。”可见,摘抄是多么的重要。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些句子是第一次你可能印象很深,但过一段时间你就可能忘了。而且,有些句子可以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可以增加作文的美感,提高作文的档次。而且,摘抄也是一种语言积累。语言的积累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也许摘抄这个习惯短期内看不到多么显著的效果,但“博观而取,厚积而薄发”,积累的多了,便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会让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说话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

总之,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方法以及努力。语文这门学科,尤其是在小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需要教师和小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应创造一个活跃融洽的课堂,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并多听、多读、多看、多背、多观察、多写、多总结。只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好,才能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责编张翼翔)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