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桃花源记》揭起现代伤疤

时间:2024-05-04

刘黎平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菜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篇文章、一本书,如果能够在当时流行,是因为它是当时所需要的;如果能够在所有时代流行,是因为它是所有时代所需要的。它挠中了时代的痒处,或者说戳中了时代的痛处。《桃花源记》就是这么一篇文章。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不能光用黑暗来概括,当时的人们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还得结合历史背景来说一说。拿“晋太元中”来说吧,就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时代,其实还不算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孝武帝减轻税收,服役的人不用交税;而在陶渊明人生的后期,刘裕北伐,接连灭掉北方两个强国,几乎有统一天下之势。然而,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东晋毕竟是一个偏安的国度,在军事上承受着北方巨大的压力,当时的首都建康城外十几里就是密密麻麻的军事堡垒。刘裕北伐,巨额的军事耗费也是东晋人民肩上沉重的负担。

这样,人们就对自己所处的时代产生了一种厌弃感,一种脱离的欲望;但又逃离不了,那么就产生一种向往虛拟世界的冲动。但是,这个虚拟世界,不能离目前的环境太远。

《桃花源记》就这么产生了。桃花源里的世界,既是现实的,也是不现实的。你看它的外貌,和东晋的地貌没有区别,无非就是山谷里面有一块平地,房屋整齐;构成元素也无非是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植被也只是普通的竹子和桑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处处相闻;里面的居民也和外面的人一样耕地劳作,穿一样的衣服。无论是长着黄头发的高寿老人,还是垂着头发的小孩,都安闲快乐。

这是一个极其常见的现实中的江南乡村,但它又与东晋现实中的乡村不同:这里的人们是绝对快乐的,“怡然自乐”。它已做了净化处理,删除了现实生活中沉重的压力,过滤了现实环境中那些令人不快的因素:戰争、赋税、疾病和压迫等。

既有现实的外貌,又有超越现实的内涵,看上去实实在在,其实是一个梦想。这样的虚拟空间才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它让人够得着,不会觉得太遥远。当然,在这两重元素之外,还要加一重安全因素——外部力量很难介入。所以,渔夫出来之后,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径了。

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就是这样,在不脱离现实的基础上,找到一个相对稳定、平静、富足而又安全的环境,稍稍有点远,但又够得着。陶渊明触摸到了这个时代的需求,给时代提供了有点脱离现状但又不遥远的心理服务,所以《桃花源记》火了,得到无数人的点赞和转发,甚至形成了“桃花源文化”。

《桃花源记》的成功在于提供了成功的虚拟服务。其实,很多成功的产品广告也是这么做的,例如洗发水广告,银幕上一头靓丽的秀发,缎子般光滑,因为画面经过了技术处理,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但又让人感觉够得着、有可能,在现实与虛拟之间。这才能够颠倒众生。让人大掏腰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