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醒

时间:2024-05-04

儿童语前能力:易被忽视的语言基础

当孩子第一次呼喊“爸爸”“妈妈”时,家长激动与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但这还不是孩子真正会说话的时候。孩子真正把有意义的声音形式和概念内容结合起来,通常要在1周岁以后。那么,之前的孩子是否有沟通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沟通能力是在家庭环境中悄悄发展的,对孩子以后的表达能力有重大影响。

孩子正式开口说话前的这段时期,被称作“语前期”。儿童语前能力,是指在孩子说话之前具有的一种不用语言与外界沟通的能力,包括语音(哭声等)、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交流、模仿等非言语能力。

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开始积极融入家庭环境。比如,用哭声发出信号,呼唤家长,尽管这时候的语音形式比较少,声音比较单调,可能只是“咕咕”“唧唧”声,但这是走进沟通之门的起点,家长对这些声音要给予积极回应。很多家长只对孩子吃喝等生活需求做出回应,甚至认为孩子不哭不闹就是乖,这些看法是不科学的。

随着月份增大,孩子的“语音库”会日益丰富,6个月左右会发出“a、i、u、e”,甚至可以自己“ba、di、mu”地组合着玩。在与外界的沟通中,孩子常常会用这些语音发出邀请或者做出回應,配合面部表情,沟通意图十分明显。日后,孩子慢慢将声音和事物概念结合起来,就发展出了语言。孩子在八九个月的时候,会开始使用手势或者一些动作来与人沟通。

如何培养儿童语前能力?

▲积极回应。孩子发出声音时,家长可以用“婴语”与孩子互动起来。婴儿说“a、a”,家长可以用单音节重复回应,和孩子形成“有来有回”的沟通模式。

▲主动沟通。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会讲话,就不和孩子聊天。家长需要没话找话,自问自答,可以说一说正在做的事情,也可以跟随孩子的目光,用语言介绍孩子看到的事物,帮助孩子学会把单词和事物、动作联系起来。例如,给孩子洗澡时,家长可以说:“我们洗澡澡,打泡泡,冲水水,好舒服。”家长尽可能简化对孩子用的沟通语言,同时调整说话速度。这时候建议关掉家中的电视机等音响设备,以免背景音影响孩子分辨家长的声音。这些看似不重要的生活交流构成了人类交流的基础,是孩子人际沟通的起源。

▲正面交流。孩子通过观察,不仅可以捕捉到口型变化带来的语音变化,还可以学会面部表情。家长可以用丰富的语调和夸张的表情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延长孩子目光注视的时间。比如,“躲猫猫”或者“挠痒痒”就是互动性非常强的游戏,家长可以轮流和孩子玩,既有动作,又有表情,还可以培养眼神交流,鼓励孩子模仿家长的面部表情。

▲动作沟通。孩子9个月以后,家长可以适当教孩子一些动作来丰富沟通的手段。比如,点头(好)、摇头(不要)、挥手(再见)、伸手(抱抱)等。

▲互动轮替。轮替是游戏的基本形式,比如,家长和孩子轮流推动一辆玩具小汽车。轮替的本质是家长示范、孩子模仿,对增强孩子的沟通能力非常重要。

▲听说并重。家长应鼓励孩子听更多的声音,积极地与孩子讨论听到的声音。比如,告诉孩子“狗狗在叫,汪汪汪”。家长要给孩子表达需求的机会,如果孩子需要某一样东西,先等一等,不要急于帮助他,让孩子自己表达出来,表达方式可以是用手指一指或者使用简单的语音。

(段海风)

【编辑:陈 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