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孩子讨厌待在什么样的家里

时间:2024-05-04

丁发炜

家,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个字,是很多人竭尽所能赞美的地方。可现在,一些孩子为什么不爱待在家里了呢?

近两年,因为疫情,很多人度过了一段或几段终生难忘的特殊日子,超长时间的足不出户让大人、孩子备受煎熬,也让亲子矛盾凸显。长达一个多月、每天24小时在一个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些孩子和父母成了“仇人”,一见面就烦,一开口就吵,甚至无法在同一张桌上吃饭。当一些家长在线咨询我,向我描述这些细节时,我并不惊讶,只是深切同情。孩子讨厌待在家里,讨厌与父母相处,这似乎并非疫情所致。在我20多年的家庭教育咨询实践中,接触过许多类似的案例。

家,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个字,是很多人竭尽所能赞美的地方。可现在,一些孩子为什么不爱待在家里了呢?

理由很简单,一定是父母有什么做法让他们感到不舒服了。我总结多年接触的案例,发现孩子讨厌的,往往是这样几种类型的家庭:唠叨型家庭、高期待型家庭、求完美型家庭。

唠叨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

孩子讨厌的家里,往往有一个爱唠叨的家长,而这个家长,大多数是妈妈。所以,同为中年妇女的我很想对姐妹们说一声:“言多必失,少说为妙。这对于亲子关系同样适用。”家长说多了会失去孩子的喜欢和信任,会让孩子在家里失去自在感。所以妈妈们要高度克制,不要在孩子耳边一直说教,一天到晚地批评、指责孩子。与其让家里时刻充斥着不受孩子欢迎、喋喋不休唠叨,还不如放一点轻音乐来“净化环境”呢!

曾经,我也是一个爱唠叨的妈妈。一件事情,我反反复复说好多遍,一天接一天地说个没完没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样做毫无效果,只会让孩子烦躁、反感。孩子不爱听的话,家长不管说多少遍、说多少天,他依旧不爱听。所以,家长要做的,不是不停地说,而是调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比如连续上网课,用电脑时间过长影响视力这个问题,2020年上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居家期间,我一直对儿子唠叨:“电脑少用一点儿,眼睛离屏幕远一点儿,课间离开电脑……”儿子刚开始还听得进去,后来大概是我说得太多了,他一脸不耐烦,再后来就开始顶嘴,而且回击得头头是道:“每节课都要用电脑,怎么少用一点儿?书桌就这么宽,怎么离屏幕远一点儿?老师拖课,怎么在课间离开电脑?”听听,哪一句没有道理?所以我的唠叨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

今年,上海又遭遇疫情,儿子又要居家上网课。这次我学乖了,居家第一天就跟儿子约法三章:第一,每天只要网课结束就不再使用电子产品;第二,只要老师没拖课,课间一定要走出书房去阳台远眺;第三,把我自己写作的专用书桌,也是家里最宽的一张书桌让给他,这样可以让他离屏幕远一点儿。约好这三点之后,不需要我再唠叨,孩子基本可以做到。由此我总结出心得:唠叨无益,要找到可操作的方法,让孩子尽可能做到。

但是,随着居家时间多次延长,我的焦虑又加深了:长此以往,孩子的视力怎么保护?我一向注重保护儿子的视力,儿子两眼视力至今都是5.0。但是这次上网课的时间如此之长,每天长时间用电脑,我真的很担心孩子的眼睛会近视。我也知道唠叨无用,就拿孩子最喜欢的打篮球来说事儿:他喜欢的篮球明星中有谁是近视的?球场上戴眼镜运动方便吗?两相比较,让儿子自己意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我把能做的都做了,该说的也都说了,剩下的就靠孩子的领悟和自律了。其实在很多事情上,家长的唠叨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家长朋友们把意思给孩子说到位,行动上能做的做好,然后就静待花开吧——如果就是不开花,也不是你唠叨了就能开的。对于不开花的那些,家长不妨这样想:不管小草还是大树,只要是孩子本然的样子,就挺好,咱就接受吧。

告诉孩子,不管他优秀与否,都值得被父母无条件地爱

下面这个案例来自我的一个闺蜜。闺蜜是企业高管,在公司里叱咤风云,成就感满满。疫情居家期间,她说她宅家一个月快疯掉了,整天无所事事,太没有成就感了。

今年上半年,闺蜜居家到快疯掉时忍不住问我:“你之前说你被安稳地爱着,是不是影射我没人疼、没人爱?”我给她分析,她并非不被爱,而是她父母属于高期待、爱比较型的。小时候我去她家里玩,她妈妈见到我就对她说:“你看人家多会读书,你也要发愤哦,不然以后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多丢脸!”这话让我和闺蜜同时感到难堪,以至于后来我都不敢再去她家玩了。

闺蜜父母的这种高期待一直在暗示她:“你要优秀上进,要乖巧听话,才值得成为我们家庭中的一员,才能让父母脸上有光,才配得上父母的爱。”于是,闺蜜发愤图强,十几年寒窗苦读,果然考上了好大学。参加工作后,她延续求学时的惯性,拼命付出,努力成为最出色的那一个。似乎只有这样,她才值得被爱。

回顾闺蜜的童年经历,她父母以高期待形成高压推动她,使用激将法以难听话激发她的斗志,虽然迫使她变得优秀,但也让她对家庭产生了强烈的回避感。儿时的她反复对自己说,只有在学业上获得好成绩,回到家才能得到父母的赏识,才能感受到一丝安全感。成年后,她把对家的这种认知模式,代入自己组建的家庭中,她觉得家就是沉闷的、不舒服的——她还是习惯性回避。因此居家一个月她就觉得毫无成就感。她极度需要那些外在的认可来支撑她的安全感。

现实中,很多家长也像我闺蜜的父母一样,对孩子恶狠狠地说过:“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看你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到时候你让我这老脸往哪儿搁?”甚至还有父母为了激发孩子的斗志,说出“考得那么差,哪有资格笑”的狠话。家长千万别以为这些话可以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实这话到了孩子那里,他的理解就是:“如果我读书不好,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这个家就不欢迎我了。”

有这种心理负担的孩子,能喜欢那个对他不够纯粹、不够友善的家吗?所以孩子在学校拼命用功,却不爱回家。因为只要待在家里时间长一点儿,面对高期待的父母久一点儿,他就会失落、失控、失态,甚至身心失常,更谈不上健康成长、持续发展。今天的他不爱回父母的家,以后的他也很难爱自己的家。一个在家待着都不自在的人,你还指望他在哪里能找到心的归宿呢?

因此,父母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对孩子的期待要合理。只要孩子努力了,將来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都是他自己的事。但是在当下,我们一定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要给予孩子“稳定的爱”——告诉孩子,不管他优秀与否,他都值得被父母无条件地爱。这样的孩子才内心强大,才有足够的安全感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父母过于追求完美,整日对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孩子又怎么会喜欢待在家里呢?

还有一种家庭让孩子很不喜欢,那就是求完美型家庭。父母过于追求完美,整日对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孩子又怎么会喜欢待在家里呢?在父母眼里,这也做得不对,那也做得不好,孩子只能选择逃避了。苛刻型父母一般都是完美主义者,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导致孩子畏手畏脚,不敢尝试,甚至唯唯诺诺,阳奉阴违,人格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求完美型父母还要警惕自己的强迫症和控制欲。比如孩子的书房想怎么布置,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只要不太乱,父母无须插手。但有些父母就是看不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甚至不经孩子同意就打破“旧格局”,帮孩子整理出一片“新天地”。这样做的结果有两个:一、孩子对你的整理并不满意,于是大哭大闹,强烈反抗。二、孩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只是以后再也不会自己动手整理书房,反正父母会帮忙整理;而且他对书房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淡漠,因为那不是他想要的样子。这两种结果,哪一种都不是父母想要的。

求完美型父母让家里的氛围太紧张,孩子自然不喜欢待在家里。

说到底,家庭教育想成功,要有和谐的家庭、有效的陪伴、温馨的环境、正常的亲子关系。因此,从生命化教育的角度出发,不管是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还是在平时居家的日常生活里,为人父母者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而是要先做到让孩子不讨厌家,不厌烦父母,不会一时冲动做出愤而离家出走的危险举动。因此,让我们努力创造和谐、温馨、轻松、快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安心、健康、自在地成长吧。

【编辑:潘金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