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6岁的她为何家暴母亲?

时间:2024-05-04

马志国

对未成年人来说,母亲一直是被歌颂、被感激的对象,可是——

女儿:“我长大后就开始反抗,冲动起来也会打她,我恨她不能给我一个温馨的家!”

王女士和她16岁的女儿晓涵预约来访。初次见面,母女俩笑容可掬。我问她俩想解决什么问题时,她俩异口同声:“我们总发生冲突。”这时,我才发现她俩的笑不自然,是勉为其难装出来的。

我先和王女士单独交流。王女士的笑容不见了,一副愁容:“不知为什么,我和女儿总是发生冲突,有时动嘴,有时动手。过去,是我吵她;如今反过来了,是她吵我。她长大了有了力气,我俩发生冲突时,有两次她竟然把我打出了家门。其实,我不是真的打不过她,而是我意识到,孩子家暴我是因为她小时候我家暴过她!”

家暴,通常发生在不和睦的夫妻之间,子女家暴父母的不多。更让我困惑的是,母亲被女儿家暴,父亲没有干涉吗?于是,我问:“这次咨询,孩子的父亲为什么没有一起来?”王女士摇摇头:“他不会来的。”

为什么?我心中的疑问更大了。

和晓涵单独交流时,晓涵则一脸悲戚:“我从小就没有得到过父爱,没有被父亲扛在肩上、抱在怀里的记忆。我有父亲,可我一看见他就烦,我不想让他回家,不想跟他同桌吃饭,更不想跟他说话。”

我问:“你不喜欢父亲,那你喜欢母亲吗?”

晓涵说:“我有父亲等于没有,按理说,我应该和妈妈相依为命才对,可我妈总打骂我,而且是无缘无故的。小时候,她整天阴着脸,什么时候看我都不顺眼,连我系个鞋带,都嫌我笨。她说话连喊带嚷的,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温柔。”

说到这里,晓涵痛苦地闭上眼睛。等她再睁开眼睛时,眼里已经有了几分怒意:“我长大后就开始反抗,冲动起来也会打她,我恨她不能给我一个温馨的家!真的,有这样的妈,有这样的家,我简直想自杀……”

我轻轻点头,表示理解:“人难过时,都会有这样的一闪念。不过,你和妈妈既然来我这里,就是想解决问题,想让生活变得美好,对不对?”

晓涵默默地点了点头。

母亲:“我小时候,我妈天天跟我爸吵,我爸不胜其烦,很少回家。我是家中长女,不管有无过错,我妈都怪罪于我。所以,我有了孩子之后教育也不得法……”

我再次和王女士单独交流,直言她对晓涵的心灵伤害。王女士低声忏悔:“都怪我。我小时候,我妈天天跟我爸吵,我爸不胜其烦,很少回家。我是家中长女,不管有无过错,我妈都怪罪于我。所以,我有了孩子之后教育也不得法……”

我问:“仅仅如此吗?您和丈夫的关系如何?晓涵为什么这么讨厌爸爸?”

王女士叹了口气:“唉,一言难尽。我的性格不太好,影响了恋爱。后经人介绍认识了他,开始我不看好他,但考虑到自己年龄大了,就将就结了婚。他小时候也不受父母待见,差点被送人,因此性格被动、懦弱,遇事就逃避。所以,婚后我比较强势。其实,家里的事我也想跟他商量,可他说,要不听我的,要不听他的。”

我笑了:“结果,就全听你的了?”

王女士苦笑:“是,这么多年,家里的事都是我管。他没有一点责任感,下班后和朋友喝酒打牌,很晚才回家。我和他吵了几次,他干脆不回家了,住在单位宿舍。每月,他将工资上交,然后就什么都不管了。家里有他没他一个样。”

“对此,您心里肯定不好受吧?”

王女士的眼角湿润了:“是啊,心里好受就不会抱怨了。”

“可您经常抱怨,不可避免地会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啊。”

王女士坦言:“家里就我和孩子,我心里不痛快,不跟孩子说跟谁说?结果,女儿也恨爸爸,她爸爸更不愿回家了。而我也没好气,不断对女儿发泄心中怨恨,我俩的关系也变差了,经常发生冲突。”

咨询师:王女士和女儿发生冲突,确实受原生家庭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她现在的小家庭中亲子三角关系异常

不可否认,人的性格、人际互动模式,会受原生家庭影响,但一个原生家庭中的子女也有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因此又不能把问题完全归咎于原生家庭。王女士和女儿发生冲突,确实受原生家庭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她现在的小家庭中亲子三角关系异常。

常态的亲子三角关系是等边三角形,就是说父母关系很好,孩子与父亲、母亲的关系也很好。但王女士一家的亲子三角关系不等边:王女士和丈夫关系疏远,丈夫不常回家,被严重边缘化;女儿得不到父亲的关心、疼爱,加上妈妈有意无意地灌输,也讨厌父亲,和父亲关系疏远;父亲被排斥在家庭之外,母女结成同盟。这种异常的亲子三角关系,伤害了每一个家庭成员。

母女关系过于亲密,冲突往往不可避免。丈夫长年不回家,导致王女士情绪压抑,拿女兒当出气筒。而女儿长大有了反抗能力之后势必报复,结果导致母女冲突愈演愈烈。

怎样帮助这个家庭调整亲子三角关系呢?

一方面,改善和调整夫妻关系。

我和王女士再次深入沟通。她领悟到,她和丈夫不睦,不仅伤害了自己和女儿,也伤害了丈夫。如果她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丈夫的立场思考问题,就能体会丈夫心中的伤痛。他因为性格被动、内心虚弱,不得不长期忍受妻子、女儿的冷漠和排斥。

我说:“如此想来,他岂不是让人很心疼?”王女士内心柔软的部分被触动:“孩子爸爸也挺苦的。其实,他人不坏……”说着,她打开手机找到丈夫的照片给我看,说了丈夫很多好话,最后表示:一定要让丈夫回归家庭。随后,我就夫妻相处之道跟她做了交流。

另一方面,改善和调整亲子关系。

王女士表示,以后一定改变对女儿的态度,不再唠叨、数落女儿,该放手时就放手,和女儿保持适当的距离。

为引导晓涵转变对爸妈的认识,我跟她谈起她父母的过往和艰辛。我说:“其实,妈妈爸爸都是值得同情甚至是让人心疼的。”晓涵点头:“原来,妈妈这样对我是有原因的,她本身也是受害者。”随着交流的深入,晓涵对爸爸的怨恨也逐渐消解,说此前对爸爸的怨恨是10分,现在是3分。

临别,我再次和晓涵谈到爸妈的不易。她终于表示,爸妈给了她生命,抚养她长大,她希望爸爸能够回家、妈妈能够原谅她。

回去之后,王女士主动调整和女儿的关系。晓涵状态明显好转,没再跟母亲发生冲突。另外,王女士也向丈夫检讨了自己,并明确提出希望丈夫每天按时回家陪伴她和女儿。丈夫随即做出回应,每天按时回家,并开始主动担当父亲角色,介入家庭生活,安排时间陪妻子、女儿外出旅游。

最近,我在王女士的朋友圈里看到他们一家三口的旅游照片,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我不禁点赞:愿你们永远幸福。

【编辑:杨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