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崖柏
吴昆芳(14岁男孩的妈妈):我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学院,如今是全职妈妈。为了儿子的成长,我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如今看来是双重的失败。我心爱的事业荒弃了,儿子也不争气,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游。我给孩子报了英语、作文等很多辅导班,理科我亲自辅导,可就是不见效。不是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吗?我为孩子操碎了心,为什么没有回报?
蒋茜玲(9岁女孩的妈妈):自从女儿上了小学,我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微信家长群里天天都有新话题,都是围绕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展开的,沉浸其中,我想不操心都不行。我女儿的成绩算是不错的,但只要有起伏,我就紧张得要命,唯恐她一蹶不振。我很想为孩子做点什么,可又不知道从何入手。
主持人:为孩子操心,說明父母有尽责的愿望,但还不能称其为好父母,因为操心的有效性尚待验证。范博士,我这样说是不是有失厚道?
范新国:父母们可能觉得这话难听,但对孩子来说却再公允不过。家长操心孩子是想帮忙,如果帮了倒忙,那受苦的肯定是孩子。
蒋茜玲:您说得在理。可是,家长在哪些方面操心才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呢?
范新国: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吧。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开展了一项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长期跟踪研究。研究者调查了1000所学校里20000多个儿童的学业进展情况,希望以此揭示究竟哪些因素和孩子的成绩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出人意料。
我先列出可能与孩子学习成绩相关的8个因素:
1.父母学历高;
2.家庭完整;
3.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及经济地位;
4.最近搬家到更好的小区;
5.妈妈在30岁或更晚时生第一个孩子;
6.妈妈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7.家庭藏书较多;
8.父母每天给孩子读书。
研究发现,有4个因素与孩子后来的学习成绩高度关联,另外4个因素影响很小。大家可以先猜猜,哪些和孩子成绩有关,哪些无关?
李海秋(12岁男孩的妈妈):父母高学历肯定有用,至少有能力辅导孩子啊!我学历低,现在辅导小学高年级的数学都吃力,根本帮不到孩子。
邹志刚(5岁女孩的爸爸):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妈妈不上班这一条很重要,还有谁能比妈妈更适合照顾孩子呢?
范新国:父母学历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对更好,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高学历父母更重视教育,智商较高的父母往往教育水平也较高。
母亲晚育对孩子的智商影响也不小。研究表明,26~28岁是女性生育的黄金时间段,所生的孩子也会更健康、更聪明,平均智商可达109.29。
但是家庭是否完整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无直接影响。有的孩子因父母离婚而出现厌学、逆反等偏差行为,是父母处置不当造成的,不能怪罪离婚本身。有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也说明家庭是否完整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无关。
妈妈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成绩也毫无帮助。对于这个结论,恐怕全职妈妈们会难以接受,但事实就是这样。
主持人:在本刊的调查中,发现许多全职妈妈帮倒忙的案例。全职妈妈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本来是好事,但不少全职妈妈把“陪伴”理解为陪孩子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让孩子承受了过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全职妈妈因为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心中有怨气,会更严密地控制孩子,要求孩子用好成绩来回报。
洪胜梅(10岁女孩的妈妈):第4条“最近搬到更好的小区”肯定有用,孟母三迁的现代版嘛,环境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范新国: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固然有影响,但是当代社会与孟子生活的战国差别巨大,不可完全照搬。指望改善环境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是父母的一厢情愿,正如换一双好鞋不可能跳得更高,是一样的道理。
调查显示,父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收入较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好。其中原因,主要是父母的成功给孩子树立了榜样,让孩子有奋发图强的内在动力。当然,这是普遍意义的结论,不排除较低阶层家庭的孩子出类拔萃,以及较高阶层家庭出现败家子。
陆庆华(4岁女孩的妈妈):我现在每天都给女儿读书,连图画书都陪着她看,因为我知道亲子共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将来她上了学会有一个让人省心的好成绩。请问范博士,“父母每天给孩子读书”这一条一定是有用的吧?
范新国:引导孩子阅读肯定是好事,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大有好处,但是,如果说到对孩子以后学习成绩的影响,恐怕会让您失望。因为给孩子读书只适合对幼儿,对3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阅读;换言之,对孩子阅读这件事,父母只有引导之责,没有陪伴之责,更不能过多干涉。
陆庆华:我女儿4岁,我该怎样引导呢?
范新国:最好的引导方式是给孩子做出好榜样,自己做一个爱读书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里藏书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积极影响就不奇怪了。
看到父母在家安静地读书,经常与家人分享读书心得,孩子会认为,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读书,而爱读书的孩子,学习通常不让父母操心。相反,父母整天热衷于玩手机、打麻将,讨论的是网红和热门电视剧,即使每天坚持给孩子读一个小时的书,孩子也不会对读书感兴趣,甚至可能认为读书是苦差事。
主持人: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无论是父母的学历、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家中藏书还是妈妈的生育年龄,说的都是父母本身的特点,即“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保持家庭完整、母亲放弃工作、搬到更好的小区、费心为孩子读书,说的都是父母的行为,即“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范博士的分析告诉我们,“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重要。
范新国:没错。父母与其为孩子的成绩殚精竭虑,不如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在孩子身上倾注过多心血,而放弃了自我成长和追求;与其逼孩子读书,监督孩子写作业,不如先逼自己一把,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与其为了孩子,在婚姻里隐忍,不妨解脱自己,也解脱孩子……记住那句老话:正人先正己,否则,您为孩子操碎了心,也未必能帮到孩子。
【编辑:陈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