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2019年春天,国内各大高校风靡“夸夸群”。夸夸群是微信群的一种,群友彼此夸奖,处心积虑地互赠溢美之词,甚至不惜正话反说,指鹿为马。比如,有人不小心把啤酒洒在了书包上,夸夸群里有人赞曰:“背上带着酒味的包去上课,你就是整条街最醉人的崽。”
大学生玩这种游戏,是不是太幼稚了?
清华大学的秋成同学断然否认:“夸夸群的魅力在于不管你做了什么蠢事,经历了什么失败,有多么窘迫,都可以在这里获得大家的表扬。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丧,甚至不如我,现实中的朋辈压力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向下比带来的无限快感。”
虚拟的夸奖,值得当真吗?
某师范大学的赵勇教授认为,夸夸群的优势正在于虚拟:“渴望被夸奖,是人之本性。现实生活中求夸奖总觉得不好意思,但在夸夸群却没有这种顾虑,群成员相互夸赞,互送高帽,以此为乐。快意如斯,不是网络无聊,而是人心需要抚慰。夸夸群以轻松、友爱、包容的气氛接纳每个人,包括人们的愤懑吐槽。而吐槽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具有疗愈功能。对很多人来说,被大家花式夸奖是一种新鲜的体验,付出不多博自己一笑是值得的。”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那么渴望被夸奖?
中学老师李忠民先生认为,夸夸群风靡大学校园,反映出现在的90后、00后普遍存在被赞美的渴望,而被赞美的渴望如此强烈,是家长失职造成的。他说:“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严格管教甚至打骂能鼓舞孩子的斗志。其实,这种打压式教育不仅容易抹杀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还会让孩子怀疑自己,否定自己,造成心理障碍。正所谓缺什么就想什么,夸夸群满足了人们心理抚慰的需要,是顺应社会变迁,自然产生的一种新的心理互动形式。”
心理学专家林文采委婉地批评夸夸群:“正如身体发育需要营养一样,心理发育同样需要营养,而心理发育需要的营养很大一部分来自外界的肯定和赞美。然而,赞美是把双刃剑。对被赞美者来讲,好的赞美会使自己愉悦自信,产生希望;坏的赞美会使自己产生不切实际的幻觉,迷失方向。”
我国明末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最深刻的渴望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让我们在2020年的春天掀起一场夸奖孩子的春风吧!与其让孩子被陌生人胡乱吹捧,还不如我们有理有据、真實可信地夸奖。
【编辑:陈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