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陌生的温暖

时间:2024-05-04

李        一

李一,本名李燕,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国防作家协会理事。

著有长篇小说《烈火铜铃》(入选多地小学生必读书目)、《架花》,出版《中华医学》《汉唐盛世》等十余部童书;作品屡见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刊物;多篇作品被编入语文课外阅读辅导教材。

那年夏天,我出差去哈尔滨,途经首都北京。

为了方便参观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我在市中心地段的大栅栏找了一家旅馆住了下来。从这家旅馆去天安门广场,步行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而且,离它不远就是著名的商业街,街上有很多独具老北京特色的布料店、美食店和点心铺。这一带因为商业繁荣,聚集了很多进京谋生的外地人。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去外边吃早饭。

我在胡同里走来走去,东瞧西望了半天,也不知该吃些什么。老北京的那些特色早餐,比如豆汁、焦圈、炒肝我都吃过了,但很不习惯它们的味道。

这时,我走到了一家悬挂着“老味道饭馆”牌匾的小店铺门前。

这家小店就像它白底红字的招牌一样不起眼,只有个小小的铺面。小店门前架着一口大油锅,一个穿着藏蓝色工作服的小伙子在炸油条。

他先是用一根两端尖尖、中间隆起的擀面杖把面团擀成片状,然后用刀把面片切成长短一致的小段,接着双手提起面段,两边一抻,放进大油锅里,不时地用一双一头焦黑的长竹筷小心翻拣,凡是炸得蓬松金黄的油条,他就及时捞上来,放在一个铁丝网编的架子上。一根根冒着热气的油条香味扑鼻,待沥干浮油就可以出售给顾客了。

我知道母亲很喜欢吃油条,她对油条的喜爱来源于一种儿时的情结。

母亲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只有在哪个孩子生病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姥爷才会带着这个孩子去附近的店铺里吃上一顿“病号饭”——豆浆油条。可见当时这吃食的金贵!

所以,至今母亲还很喜欢吃油条,每过一阵子就会去市场买上一些。有时我们看到卖油条的,也会买上几根给母亲送过去。

虽然小伙子油条炸得不错,但因为是炎热的夏天,我又不太喜欢吃油炸食物,所以只是看了看就走开了。我想,还是去找一家包子铺,吃点包子喝碗稀饭吧。

这时,迎面走来一位短发凌乱、约摸六七十岁的老人。她穿着大红色的旧T恤,T恤背后还印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几个白色大字。这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呢。看来,这件旧T恤跟这位老人一样,都不年轻了。

老人蹒跚着走过来,颤巍巍地从衣袋里摸出几张面值一元的纸币,向那位炸油条的小伙子。

“大娘,钱恁不用给了,下次再说吧。”小伙子看到钱,连忙摆手,用带着河南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老人没说话,将手中的纸币硬往小伙子的手里塞。她消瘦的手臂像一根干枯的树枝。

但是小伙子再次拒绝了:“大娘,我真的不要恁的钱,恁快收起来吧。”

“小伙子,你是个好人。”老人迟疑了一下,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说。但最终,她还是弯下腰,将那几张纸币放在了门口的一张椅子上,提着油条转身走了。

炸油条的小伙子给一位顾客递过油条,找完零钱后,收了椅子上的钱,又忙往塑料袋里装了两杯豆浆,快步去撵那位老人。

这时,老人在不远处的路边正要背起一只脏兮兮的编织袋。我这才明白,她是拾荒的。

“大娘,刚才的油条是我送恁的,但恁非要给钱,那我就收下!可這个恁得拿上,天热解解渴!”小伙子不由分说,把塑料袋递到老人手里,然后快步跑回店铺,招呼几位买早点的顾客。

无意中看到的这一幕,让我感慨不已:一位是在京谋生的河南小伙,一位是辛苦拾荒的四川老人,他们生活在这座庞大的城市里,彼此陌生,能够给予对方的虽然很少,但满满的都是温暖人心的真诚。

想到这里,我转身迈进了这家小店。因为我突然很想尝一尝久违的油条和豆浆的味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