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彦霞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内丘镇中学)
在部分初中生眼中,初中历史是一门“枯燥”“落伍”的学科,认为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重复性的机械记忆。其实作为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关联最紧密的学科,初中历史的学习应当是富有趣味和揭示意义的,而这些特点的表现要立足于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恰当的教学手法——说得具体一些,便是要存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对网络的利用艺术水准。
虽然经历过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完善,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习惯仍抱有很明显的感性特点,对抽象概念和理论内容的理解、消化能力相对有限,且个人趣味取向在学习行为中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巨大。初中历史更加侧重的是对历史主要脉络的梳理和基本历史观的确立,对其所涵盖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评价通常比较单一。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初中生普遍尚不成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判断意识,但也在另一方面制约了学生理性历史观的形成,并让学生对历史元素的真实性和多维性产生了狭隘的看法,不利于扩充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思维空间。针对这一系列事实,初中历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采用多种形式呈现课本内容,注重对知识表达方式的形象化和直观化改造,突出信息输出模式的感官作用效能,强调对学生共性趣味的迎合和引导,帮助学生以更加真切、鲜活、具体的角度理解教学内容的含义和影响,并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对于“秦末农民大起义”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通过网络搜集反映秦末时期一个普通农民所需承担的所有生活负担的资料,将他所要缴纳的粮食重量换算成等量的常见事物,所要承担徭役的体力消耗折算成每天要围着学校操场跑多少圈,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表格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此外,教师还可就上述内容配以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让剧情和角色形象产生更有真实感和生活气息的环境渲染,使学生以直观的视角认识到秦朝末年底层民众所遭受的剥削之残酷。
网络游戏是初中生非常熟悉且感兴趣的一种文化载体,其所具有的高参与感、强精神刺激性特点对初中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也使之成为初中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大外部干扰。对于网络游戏,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其特点进行有效改造和引导,将之灵活地用在课堂教学当中,以达成“变害为利”的理想目标。教师可利用网络搜集、下载甚至结合有关软件和教程动手制作简易的网络互动游戏,以某个历史事件为游戏的社会背景,以某位历史人物为游戏的主要角色,根据史实发展脉络设置游戏的情节和剧情,并可在保证基本逻辑和历史主线的基础上允许多个剧情和结局的存在。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这类游戏,学生产生较强的人物或环境代入感,对教学内容的真实场景和客观影响形成更为鲜明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和历史人物形成有机的思维、情感共鸣,并可在更高层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在带领学生学习“抗美援朝”这一课时,教师可直接从网上下载《铁在烧》或《决战半岛》等反映朝鲜战争的即时战略类游戏,并通过网络教学系统组织学生利用端体机参与游戏,感受这些游戏中由于装备代差、后勤差距和气候、地形等因素而存在的极大的通关难度。让学生切实体会在真实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艰苦的战斗条件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并对这场战争的意义产生更进一步的理解。
历史对知识检测的要求相较其他社会学科而言要更高。通过及时、适量、准确的知识检测,学生可以实现对既有学习成果的阶段性巩固,并积累起比较丰富的知识运用模式和方向的经验。教师则可对整体学情产生更加准确且具有动态性的认知,便于对课堂教学进行微调以解决各类针对性问题。网络是一个教学资源非常丰富的平台,初中历史教师可轻易地从中搜集大量高质的试卷及题目,并借助智能软件对这些资料进行优化重组以形成海量的检测用卷,极大地节省了组织知识检测时所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此外,网络技术和智能软件还可帮助教师完成对每个学生考试情况的数据化整理,进而形成完整的学情数据库,可供教师更为有效地了解学生所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实现了学情、考情统计的清晰化、动态化、便捷化。
教师可利用搜索引擎或专业的教学、学习网站,根据与目标课程题目有关的关键词检索并甄选出一定数量的题目,而后利用组题软件根据题目类型、考查方向和难度系数的不同智能生成一组检测试卷。在检测和批阅环节结束后,教师可利用在线扫描技术将每份试卷的各类参数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再通过智能数据库建立精确到每一名学生、每一种题型、每一个知识点的考勤表,还可在后续不断添加新的考情信息并刷新数据表现,真正做到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应试表现的全方位掌控。
对于学生唯物史观的塑造,最关键的就是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个人和小团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能起到的影响与作用。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模拟技术,通过事先录入或编写的逻辑程序来还原出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而后引导学生通过更改其中所存在的涉及历史人物或小团体的因素来观察事件的走向和结果,并将之与真实的历史情况做对比,用这个方法来矫正学生对历史发展因素的主观看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战”爆发这一事件的主要节点设置为逻辑程序,而后引导学生在程序选项中更改具体的逻辑参数——如去除“萨拉热窝事件”这一直接诱因,再启动程序做虚拟推演。经过这一次更改后,学生们发现“一战”仍然具有极大地爆发概率,只不过在时间和爆发标志上出现了变化,进而认识到个人在历史发展中并非具有决定作用。
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过程中,工作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对“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轴的交叉展现上。为解决这个问题,初中历史教师不妨通过VR伪实景多媒体,以“时间”作为稳定坐标,将在这一坐标维度内的不同空间所发生的事件以投影的形式快速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以更为逼真且直观的方式来了解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
在进行完“美国的独立”这一课的讲解后,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上的全息资源以及AI软件,借助VR设备或设备端口呈现出诸多发生于1783年——即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时各个地区的历史事件模拟场景,如法国首次成功完成氢气球飞行、俄国黑海舰队成立、清乾隆皇帝开始第四次东巡等。借助这些逼真场景的多元转换,学生将对时间概念下的空间和事件并存性形成清晰的认知。
史料证实法的应用关键在于对史料的大量掌握。初中历史更加侧重的是对历史主要脉络的梳理和基本历史观的确立,对其所涵盖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评价通常比较单一。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凭借多平台联动线上教学软件为学生开辟更多的信息获取路径,带领学生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有关课题自主筛选、整合并分析相关史料,进而从中形成准确的推论并实现思维认知链条的有机构建。
对于“北伐战争”这一课中关于“北伐战争是否成功”这一问题的解答,教师可以利用OCCO教育平台,带领学生通过“一键链接”板块快速调阅来自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军事档案馆等机构官方网站中关于“北伐战争”的过程性资料,了解战争的具体战役组成及其成果以及真正对社会形势造成的客观影响,以此结合战争的目的做出合理判断。
所谓“历史解释思维”,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解释具体事件或现象的产生与变化的思维模式。在有关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具有“云”数据存储技术的教育平台来为学生提供多元历史信息资源,使学生在课后的例题解答过程中获取更为客观且具过程展现作用的信息,进而对具体事件、现象的各方面因素形成完整的纵向了解。
对于“冷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课,在学生解答涉及“朝韩问题”的题目时,可以通过希沃平台获取由教师提供的“云”端主题课件,分别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冷战”等历史事件中筛取有关事件和势力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形式和内容,从而对如今的半岛局势形成明确地溯源认知。
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一项主观塑造工作,需要对学生的精神认知产生深刻的影响。为实现这一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双端信息交互技术,让学生亲身参与和“历史人物”的对话中,在这种直接的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树立。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交互端设备和全息投影,为学生展现出一个个虚拟的长征人物,引导学生通过录入设备和他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问答当中了解红军战士们的家国意识和责任担当,以更有温度和质感的形式为学生诠释家国情怀的真谛。
初中历史虽然在总体上尚处于学科的起步等级,但其知识的数量和技能间综合搭配的类型已经比较丰富,如果不加梳理很容易让学生在运用时不知该从何下手。对于这个现象,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帮助学生构建起一幅完备的思维导图,将学生们已经学到的知识内容按照知识点间的应用联系和逻辑关系串联成一条完整的知识链条,以此来引导学生对各项知识模块形成比较清楚的认知,从而在解题过程中能够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历史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边回顾知识内容一边构图,而不要将成品直接呈现给学生,好给学生一个回顾知识学习过程、梳理知识结构的机会。
在带领学生开展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改革”这一方面的综合复习时,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出一张空白的画板,一边引导学生作回忆一边在画板上构设出“井田制的确立”“商鞅变法”“两税法”“王安石变法”以及“一条鞭法”等学生们已经学过的我国古代经济改革的基础模块。而后在模块周围写上这些改革的重要知识点,再用一些经典例题将不同的模块串联成一张彼此交错的网络,最终形成一张可让学生直接记忆的思维导图。
很多初中历史教师习惯于用“统一”的思维来对待课堂教学,强调对教学内容、形式乃至具体教学素材的“规范性”处理,但却未能收获预期的成效——这便是对学生个性情况的忽略所造成的影响。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充分认识,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教学之前率先完成对学生学情档案的建设工作,之后再以之为凭来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制定科学的方向和内容。在具体开展这项工作时,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扫描输入设备以及“大数据”处理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借助“云”存储等技术实现电子档案的长效保存和及时共享。同样,在进行后续信息的补充和调整时,初中历史教师也可以直接进行线上和远程操作,大大拓展学情信息的作用和调取维度,以便真正让学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引导路径和教学服务。
教师可以先将过去学生们在历次考试、随堂小练中的试卷、答题卡收集起来,利用扫描设备将每名学生的作答情况录入计算机中,通过“大数据”系统对不同学生在不同题型、考查方向和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中的失分情况与解题步骤做一番分析,进而得出对应学生的弱项分布、解题思路和长项等信息——如果学校之前就存有对应的电子信息也可直接拷贝到计算机中。在后续的工作中,教师也可将每次考试的新情况以同样的方式录入这份电子档案中,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学生们的历史学习动态,为自己的工作调整提供可靠参考。
很多家长对子女的历史学习非常重视,但是由于种种方面的原因而表现得“心有余力不足”,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居家辅导。对此,初中历史教师不妨通过网络平台,将一些重点课程或难点知识的讲解过程完整地保留下来,而后通过网络渠道将这些资料分享给家长,使家长掌握关键知识的含义和具体讲解方法,从而让学生在家中也能得到正确、有效的课程辅导,促进他们成绩的提高。此外,初中历史教师还可以凭借学生们的历史学习情况来总结出几点关键性问题,并通过社交软件和对应的家长做及时沟通,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生活信息,让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开展得更加精准、有质。
教师可以将自己授课的过程用手机或摄影机拍摄成视频并剪辑成精短的微课视频,而后将视频上传到本班微信群或者家校“云”空间中,让家长能够随时随地观看、学习,为子女提供有质量的知识辅导。比如,当发现某个学生的历史成绩出现滑坡式下降时,教师就可以在微信或者QQ上和对方家长取得联络,询问学生最近是否遭遇了什么变故或者不顺心的事,而后根据家长的反馈和学生做进一步沟通,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并提供给他们有效的历史辅导,使他们能够尽快补齐落下的课程。
科技的发展是教育进步的结果,而教育的进步也理应得到来自科技发展的动态反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它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也标志着新时代社会的进步。这样的形势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在初中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与时俱进就能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勃勃生机。总而言之,现在是一个信息不断革新的时代,一位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及时更新与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最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