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工智能对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影响与思考*

时间:2024-05-04

张东军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一、人工智能及其发展概述

(一)人工智能理论研究

在人工智能内涵理解上,需要阐明的是:人工智能不同于“人类智能”或其他“动物智能”。直到今日,仍未对其概念形成统一的、公认的释义。最早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是在1956年召开的达特茅斯会议上,称“使一部机器的反应方式像一个人在行动时所依据的智能”。这一提法从两个方面帮助我们认识人工智能:一是人工智能的外在表现特征;二是人工智能的评判依据。但未能充分论述其内涵与外延。

现阶段,围绕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愈加丰富,但是给出的定义则带有各自的理解与判断,归纳起来,人工智能的概念基本涉及三个层面:其一是人工智能需借助智能机器、(程序)算法予以支持;其二是该智能机器、(程序)算法可以独立完成相同或相似于人类的任务;其三是该任务完成的成效与人类比较可能会更为出色。此外,人工智能按其不同分类标准有三种较为常见的划分形式:其一是基于应用层次的不同,包含超级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及专用人工智能三类:超级人工智能是指其智能水平较高级,有独立且成熟的思想及意识,形成了较完整的价值观、世界观等;通用人工智能是指其智能水平一般,具有与人类一样进行工作的智能,需要机器能进行一定的自动认知与拓展能力;专用人工智能则应用于一种或多种专门场景,比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其二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水平的高或低、强或弱,习惯称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一般指具备“生命体征”的智能机器,主要体现在有独立思想,具有成熟的价值观;弱人工智能则指不具备“生命体征”的机器智能,一般应用范围较为局限。相关资料表明,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尚处于弱人工智能以及专用人工智能的级别,智能化水平不够高,研究的深度、广度十分有限,应用的领域也较为狭窄。[1]其三是根据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初代人工智能及二代人工智能。[2]初代人工智能的设计与研发主要围绕学习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内容,但是发现研究进展极为缓慢;后来,部分研发人员调整了研究思路,让机器按照自己的特长及方式进行思维,主要借助巨大的样本数据(大数据),同时运用一定的程序(智能算法),就可以实现机器的学习与思考,即形成二代人工智能。研究表明,样本数据越丰富、越完整,则其人工智能表现越准确、越不易出错。

(二)人工智能发展概述

1.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梳理

随着我国对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趋势的清晰预判,以及迫切希望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助力新时代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6年作为“人工智能元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点。2017年,“人工智能”纳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并指出要让“人工智能”等技术同我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充分融合;同年,国务院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2030年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并就重点培育、引进高端人才、优化学科布局等做了详尽部署。紧接着,30多个省市也先后推出各属地的人工智能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人工智能工作全面落地,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学科布局及专业发展层面持续发力。2018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正式宣告了“三全两高一大”奋斗目标;同年,又出台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分别在2025年、2030年等时间节点上设置了高校的任务与目标;同年,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吹响了冲锋号”。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形成新的教育体系与良好局面,到2035年确保我国步入人才强国、教育强国。2020年,教育部等三部门公示了《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发展及专业建设,加快建成“人工智能+X”的教育新范式;同年,国标委等五部门出台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强调2021年重点工作在顶层架构、2023年重点任务在应用与调整。

2.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概述

伴随政策的有力引导与鼓励,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具备的时代特征与功能,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裹胁,使得很多人学习行为发生改变。教育教学被赋予更多的期待,促使“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需求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进一步被激活。资料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市场规模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70个百分点,并估测到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市场规模可超过6000亿元。

2021年底,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可发现,仅2021年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0717T)的高校就达到95所;这与2018年首开“人工智能”专业的35所高校、2019年新增的180所、2020年新增的130所,高校小计已有440所;占据国内700所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校的六成以上,占据970所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校的四成有余。此外,“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科专业(专业代码610217)、“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0907T)、“能源与人工智能”(硕士)研究生专业(专业代码0775J1)、“人工智能”(博士)研究生专业(专业代码0811Z1)等不同层次的、不同方向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全面布局,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二、人工智能对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发展机遇。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实力强劲,但是,人工智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在中国的起步较晚,致使人才储备不足,高规格人才更是少有,造成供需关系紧张,满足不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发挥出人工智能助力我国未来发展的强劲效能,教育革命应提前20年布局;[3]培育新时代创新与竞合相长的人才,则是高校应担负起的使命。

(一)人工智能对高校的影响

高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科研及服务社会的组织,一般指专科院校、专门学院及本科院校;从培养层次上,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培养。目前,中国内地高校为3012所,在校生超过4400万人。伴随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力,为高校带来了很多变革与变化。在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上,高校传统专业“主打”技术型、应用型等;人工智能的介入,致使具有重复性、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承担,所以,专科人才的培养必须大力变革,否则“毕业即失业”成为常态。在研究生层次培育上,由于我国人工智能起步较晚,人才缺口巨大,所以,为研究生催生了许多机会,为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设计、软硬件平台搭建、技术开发、应用领域探索等方面,需要具有创造力、沟通力及强大学习力的人才予以推动。此外,在本科层次培养上,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发展而使得本科教育持续完善。[4]

人工智能对高校的影响涉及诸多方面,体现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的建设、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全方位。笔者曾在《论人工智能对新时代高校教育的影响》一文中,从政策、技术、资源分配、教育应用、高校院系设置及专业搭建、人才培育理念及评价手段、教学模式等六个层面进行了探讨。[5]

(二)人工智能对教师的影响

据笔者观察,很多高校课堂会设置手机收纳袋。在课上,智能手机的待遇“遇冷”,如同西方工业革命初期“工人破坏机器”的运动。虽然一方面是学生自制力等方面的问题体现,但同时也说明,很多教师还未正视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产生的积极变革,还未转向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上来。

在高校一线教师层面,无论是专用人工智能还是弱人工智能,抑或是初代人工智能等,确实对其教育教学及科研等已然带来了诸多影响与挑战。人工智能的加持,方便教师进行智能化准备、授课及解惑,较好地克服了传统课堂上重复、低效等痛点问题。通过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字识别及大数据、智能算法等助力下,能使得教师备课环节更轻松、有效率且有质量;能使得教师在授课环节更具有针对性,课堂管理与教学管理更具效果、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能使得教师在解惑环节,依据大数据及算法分析、评测情况,更好地了解学生,便于实施智能化、差异化、精准化服务。人工智能的加入,有利于破除“低能”课堂、“满堂灌”课堂等,有助于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有助于高校教师“顺势而为”“行稳致远”,有助于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更好落地。

(三)人工智能对学生的影响

人工智能对高校的诸多影响,最终都将传导或作用至学生身上。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将发生变化,表现在:被动式的学习向主动式的学习转变、单向的学习向多向的学习转变、以知识学习为主的方式向以思维能力培育为主的方式转变、阶段式学习向终身式学习转变。[6]另外,在学生的学习形式上及学习内容上也有变化。在形式上,受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作用,简单、“粗暴”式变为适宜、精细式教育教学,不同学生可以获得个性化学习方案,满足多样性的学习需求,有助于“两性一度”标准实现;在内容上,人工智能有利于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供学生随时随地自由、自主地选择并“消化”,有助于全面提升创造力、沟通力、学习力等,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

三、正视人工智能对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人工智能等技术需要高规格人才进行领航,同时,人工智能对人才培育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导向作用。高校作为人才的“孵化园”,在人工智能技术上获得了诸多支持,对于新时代人才的培育更要积极作为,主动思变、求变。[7]

(一)人才需求“倒逼”教育革新,助推“AIQ”发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现代及未来的教育必须时刻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而作答。当然,不同时代对人才、对教育都有其特别的内在要求。工业时代的发展主要依靠IQ(智力商数)来实现,信息时代则主要借助EQ(情绪商数)来实现,人工智能等技术充斥下的新时代则需要具备AIQ(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人工智能商数)来逐梦。新时代,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竞合关系。所以,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人才不仅需要具备IQ和EQ,而且还要具备AIQ。作为人工智能的“原住民”,人才必须拥有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教育改革已“箭在弦上”,需要大胆设计、精心布局。进行AIQ教育,有助于人才养成信息化思维能力;开发多元智能,有助于人才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挖掘创造力,有助于人才提高非定量信息整合运用能力;重视沟通力,有助于人才加快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决策水平;重振学习力,有助于人才更好地适应信息的变动与更新。

(二)助力高校教育教学纵深推进

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助力高校教育朝着开放、包容、多元、个性化的教育体系迈进,需大力培育全新价值观念和较高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并不断推进至智能机器人不擅长或不能从事的领域。如此一来,人工智能将以自己的方式推动高校教育横向纵深发展,彻底改变传统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即有助于实现高校教育中“教”的个性化与“学”的个性化“齐头并进”。“如何学习”这一问题,自古以来皆有探析,本质是在探索最有效的学习范式。不同的学习范式主张的理念和所推崇的学习方式方法都有所区别,最后,学习成效的表现也各有差异。但是,相关实践研究显示,最理想的学习范式是个性化、自主性的,效率与效果皆为最佳的;而人工智能助力高校教育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范式转变,是比较有力且有效的。

(三)教书育人工作与时俱进,教师要“一马当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占据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也要思变求变、与时俱进。在人工智能助力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关键时期,关键点与落脚点皆在高校教师;而新时代的教师受到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的影响,会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职业危机感。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求教师先行先试,要求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关注技术革新与判断教育发展趋势,及时充电,借助智能化的教育教学平台,将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来,强化自身适应新的时代背景能力,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成效。[8]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人工智能对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影响,不是弱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减弱教师的作用,而是更加迫切地需要教师积极参与;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与传播。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对教师教书育人提出了更高阶的要求,对高校教师的新角色职责也表达出了更高的期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