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书院+院系”协同下地方高校学分制改革实践研究*

时间:2024-05-04

陈静 (郑州西亚斯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抓手。2018年9月10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在我们当代的教育体系中,要将传统教学中以分数为主的教学目标逐步转化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的能力。”2019年10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和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支持高校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地方高校进行学分制改革的呼声和现实需求越来越高。

已经开展住宿书院制改革的地方高校在推进学分制改革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现实矛盾,在专业学院和住宿书院双院协同育人的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推进学分制改革,对地方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双院协同育人的内涵和实践

双院协同育人也可称为“双院制”协同育人,它不是简单地在二级学院制基础上添加书院教育,也并非单纯地模仿西方大学书院制,而是基于我国高校教育现状与现代社区理念,实现“三全育人”的新型教育模式。简而言之,“双院制”育人模式即“书院+院系”协同育人模式。其中书院主要负责通识教育,承担着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高雅情操等素质教育任务;而院系主要负责专业教育,承担课程教学、技能培养等专业教育任务。[1]

郑州西亚斯学院是河南省首批实施住宿书院制改革的试点高校之一,学校从2016年正式开始实施住宿书院制,成立九个住宿书院,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的基础上增加国际视野、多元文化、国际素养三大主题。目前,学校已出台《郑州西亚斯学院学业导师工作管理办法》《郑州西亚斯学院朋辈导师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郑州西亚斯学院“双院制”下育人导师队伍管理办法》《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住宿书院制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郑州西亚斯学院住宿书院制学生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等制度和文件,初步形成了以学分制改革为试点,以“双院制”协同推进的西亚斯住宿书院制育人模式。

二、地方高校学分制改革存在的实践困惑

(一)学分制改革制度不健全

地方本科高校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势必要完善并推动“以学生为本”的完全学分制配套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需要出台一系列支撑学分制改革的规章制度,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选课制度、弹性修业年限、成绩管理、学业评价、转专业、学分认定、学业导师制、教师分类评价管理、学分制收费等制度,最大限度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利,满足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实现育人方式创新。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配套改革、整体推进”原则逐步实施。然而在改革过程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很难全面同时推进。以郑州西亚斯学院为例,目前关于教师分类评价管理制度、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后勤保障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和完善。

(二)双院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

在传统的以学院为学生管理主体的前提下,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均由各个专业学院进行管理并负责,专业学院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业工作,学生的事务性工作由学院的辅导员负责。然而,双院协同模式下的地方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则主要由育人导师负责。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高校效仿美国等国家的社区管理模式进行书院制改革,以学生住宿的社区为单位进行管理,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双院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导致专业学院和住宿书院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存在部分分歧,出现某些无人管理或共同管理的混乱局面,不利于学分制改革的实施。

(三)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合理

地方本科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必须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但是部分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仍然不能满足选课要求,新增的选课门数有限,与完全学分制下的选课需求差距较大。在课程设置的空间和弹性不能满足学生选课的前提下,学生即使采取多种措施也无法提前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所有学分,因此无法缩短毕业年限,弹性学制只能流于形式。这些因素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学分制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

(四)师资结构和水平不高

选修制是完全学分制实施的基础,而师资水平决定着学校选修课开设的整体水平,充足的师资储备、完善的师资结构、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师资水平不够将制约着学分制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所以,师资建设是学分制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当前地方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实践来看,师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整体数量不足,当前还存在某一门课程只有一个任课教师或同一个教师同时教授2-3门课程的情况,学生没有自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只能被动接受所学课程对应的教师。二是师资结构不完善,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师资结构一直存在拔尖人才缺少的情况,同时各个学科和专业人才分布不合理,这是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极力推进并完善的重要工作之一。

(五)课程资源不丰富

一是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修课程占比较高,选修课程占比偏低,制约了学分制改革的发展。实行学分制改革的基础条件之一便是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但是,随着地方本科高校的规模扩张,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条件和资金相对更为紧张,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便是办学成本的上涨和办学资源的匮乏,这就制约了选修课程的开设和运行。二是所开设课程质量整体层次和水平不高。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教师自身素质不能满足学分制要求,如知识结构老化,知识层次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因此,在授课时存在课程内容不结合前沿知识,课程设计不尽合理,课程组织和授课形式相对单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总之,存在“水课”生存的空间,与教育部所提倡的四个回归和一流课程还有较大的距离。

三、推进学分制改革实践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学分制改革制度体系

学分制改革是涉及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领域的系统性、全局性、集成性制度创新与重构。因此,学校层面要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制度建设的完善工作,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学校各方力量和资源,引领全体师生和员工统一认识和思想,把学校的十四五规划、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教育教学改革的模式创新等方面贯穿于学分制改革的具体制度建设中;其次要做好学分制改革前后的各项规章制度衔接工作,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分制改革从制度层面落到实处。

郑州西亚斯学院从实践层面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工作,学校以2021年立项为河南省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高校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改革实施的具体办法,制定并出台《郑州西亚斯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2022版)》《郑州西亚斯学院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郑州西亚斯学院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管理办法》等文件,修订《郑州西亚斯学院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等制度,切实提高高校现有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实施完全学分制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

(二)完善专业学院和住宿书院双院协同育人机制

一是地方本科高校以学校住宿书院制改革为基础,要进一步细化各专业学院与住宿书院、学业导师与育人导师的职责,明确学业导师的功能定位,形成专业学院与住宿书院分工协作、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一方面,专业学院在坚守第一课堂主阵地的同时,将育人职责向第二课堂延伸;另一方面,住宿书院在做好第二课堂的同时,将育人的功能向第一课堂拓展,两个平台实现了有机对接。实行“学业导师”和“育人导师”的双导师制,专业学院为学生配备资深的“学业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学业规划,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风。住宿书院均配备“育人导师”,建立导师导学、朋辈互学、环境促学、活动践学和自我教育的书院制度文化,通过育人导师的引导、专业导师的辅导、心理导师的疏导、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合作,建立起“师生学习共同体”。

二是要构建住宿书院群,由育人导师指导学生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实行学业导师制。学业导师是实施完全学分制,指导学生选课的重要保证。郑州西亚斯学院按照“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为每一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学业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结合学生的志向、兴趣和特长指导学生选课和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以保证完全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完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办法,建立稳定的学业导师队伍,保证学生在完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全面健康成长。

(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

地方高校实行学分制改革必须首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可以从教师、企业、在校生、毕业生以及教务处、图书馆等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进行综合性考察。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由公共必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境等模块组成。调整课程设置比例,加大选修课程学分,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围绕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施个性化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潜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次要强化核心课程管理。鼓励学生根据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按照地方本科高校公布的开课计划和选课规定,自主选择修读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允许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允许学生对课程进行重修,并在管理制度上保证选课科学性和有序性。对部分覆盖面较大的通识基础课,如大学英语、微积分、体育等课程,按不同规格、不同类型开设,学生根据专业要求,结合自己的水平、志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首先,学校要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面向省内外招聘高水平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制定政策并落实经费,确保学校学分制改革紧缺的教师能积极投入一线教学工作;其次,学校要积极坚持引育并举,结合学校十四五师资发展规划,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各个地方高校要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引进办法,积极创造条件首先引进实行学分制改革的团队带头人和各类拔尖人才,要培养好、使用好引进人才。同时要提高本校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水平,每年有计划地推荐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修,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可组织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校进行专题培训。除此之外,还要发挥好“传帮带”“老带新”作用,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服务团队。

(五)丰富并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一是地方本科高校可以利用交互式的在线课程管理平台,建设优质的校内教学资源,引进国内外优质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选课需求。比如MOOC便是其中的有益形式,它为各高校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可以推动学分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方本科高校实行学分制改革中选修课程资源和数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学分互认机制或者学分银行的方式,充分利用国内一流大学的优质课程建设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二是地方本科高校可以充分结合区域优势,深入挖掘和鼓励教师建设校内课程资源包,利用校内课程建设资源平台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开设相应的课程,满足学生选课需求。同时还可以结合课程资源建设情况积极打造“一流课程”,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

总之,地方高校在双院协同背景下进行学分制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充分调动一切条件积极谋划,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