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炎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弹幕语言作为一种新生的媒体语言,因其简洁明了、即时匿名、幽默生动的特点在网络中迅速流传并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弹幕这一新媒体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跨界结合必将引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的思考,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大创新,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弹幕语言的使用也须有规范性。当前,积极探索弹幕语言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启示,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新颖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弹幕”一词原为军事用语,是炮兵使用的一种军事战术,具体是指使用密集的炮火对某一区域进行攻击,由于过于密集的弹炮好像一张幕布因此得名。而后伴随着一系列飞行射击游戏的出现,游戏过程中出现了子弹充满屏幕的“弹幕”现象,弹幕的概念才逐渐延伸到网络游戏等新媒体领域[1]。这里是指一种视频观影评论技术,早期在日本动画视频网站出现并广泛流传,开始是为使用者提供一种实时留言的服务,即在观影时所留下的评论会随视频的播放在屏幕上方飘过,其他在线观赏者也可以看见。观赏者大量的评论从屏幕飘过时效果看上去像是飞行射击游戏里的弹幕,我国的一些新型弹幕视频网站就是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产生的。这些网站初期主要是以动漫、游戏视频为主,在青少年群体中受到热烈的追捧。随后这一技术在新媒体领域流行起来,部分学者也尝试将之作为一种辅助性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成了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方式。
弹幕语言是网络语言的一种新样式,由文字、数字、符号组成,是青年受众群体在特定的网络语境下对开放性媒介(视频)进行自主性阐释与重构,形成的集中性、互动性、狂欢性的评论话语[2]。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将编辑的文字发送到播放媒介上用字幕形式呈现的一种动态性评论语言。其特征主要体现为:
⒈即时性、匿名性
弹幕的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即时”,评论的对象往往只是那一个瞬间。评论有明显的即兴意味,是此刻交互性的一种狂欢。传统的互联网一定程度是可以使不同空间的个体在同一时间进行互动,但是并没有达到高效互动的效果。类似于留言板、论坛这种模式的交流互动很容易导致消息滞后,没能及时回应。弹幕语言使用户的交流感和互动感更强,用户可以及时表达自己的看法。弹幕的匿名性缓解了面对面交流存在的紧张感和尴尬感,增强了参与感和安全感[3]。
2.多样化、碎片化
弹幕网站是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平台,弹幕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就带有日本动漫文化的特点,加上青少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其他国家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多种文化的交融中产生了这种特点。调查显示,弹幕语言大部分还是汉语为主,少量存在一些小语种。可以发现在词汇内容方面表现为大量缩略词、新造词。包括一些符号、颜色的混用,语言规则上很自由,采用数字谐音、字母谐音、方言谐音等修辞手法[4],形成多样式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人们总是希望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大容量的内容,尤其是青少年朋友想要摆脱传统语法规则的束缚,弹幕语言的这种碎片化特征就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3.简洁性、生动性
弹幕语言文字太多则传递效果相对较差,还可能遮挡住网友的视线,所以短小精悍的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更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短平快的弹幕话语从屏幕上飘过,吸引观众的眼球,给人以全新的体验感。为了吸引其他观影者的注意,用户在使用弹幕时尽可能用一些简短的话语来表达他们的想法,百分之九十的弹幕语句不超过15 个字符,通常以短语、散句、符号、表情、新造字、省略句、主动句、感叹句为主。有些甚至用一个词、标点符号、数字来表达,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征。极度接近日常口语表达的形式除了一些日常用语还有一些衍生的网络用语、个性词汇风趣幽默,弹幕从诞生之日就具有高度的娱乐化特征,其内容也以搞笑居多。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指在一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支配下,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规则和规律,并在特定的话语语境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用来交往、宣传、灌输、说服,以及描述、解释、评价、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主体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表征的言语符号系统[5]。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载体,语言运用是否合理,关系着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从总体上讲是良好的,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分析总结找到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导致教材内容高度抽象,可读性不高,缺乏亲和力,部分抽象枯燥乏味,往往重视的是国家意志,深奥难懂,无法贴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需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宣传的主渠道和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课堂上,有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相对落后,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影响,不能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动调节。部分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预设的内容,而很少考虑为什么教、如何教、怎么教的问题。所以长此以往,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民主意识都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6]。观察发现在一些高校的思政课课堂上,“低头族”现象严重,大部分学生都低头玩手机或者做自己的事情,没有积极地融入课堂。他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大而空,很抽象,没有什么意义,学生大都被动地接受教育,师生之间话语权不平等,缺乏互动性。长此以往渐渐拉开了这两大教育主体之间的距离,形成了“主客分离”的局面。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常常将晦涩难懂的话对受教育者加以灌输,受教育者不仅没有理解和接受,反而容易心生厌倦形成阻滞产生本末倒置的结果。当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自身创新意识责任感的缺失,其话语内容空泛,表达中带一些令人讨厌的口头语,语言的感染力不够,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语言需要用心打磨,流露真情实感。就像物理学里面的“共振”现象,教育者在用“爱心”去感化受教育者时,当这种爱的情感波频率与受教育者自身的情感波频率相同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7]。如果老师只是在自己讲自己的东西,和学生之间没有存在这种频率,那么是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也就达不到情感上的共鸣。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信息量,而且信息量越大就越有效,此外还要看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是否具有针对性,就是有没有讲到点子上,有没有做到有的放矢、一针见血。语言就像是一座桥梁用来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这个桥梁,能对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品德上升为能体现国家意识形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能否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的运用。其实,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具有“等级性”,也不应该是单方面的理论“输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需要沟通,需要进行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以及深入的对话,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比如思想动态,实际困难等,否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就会失去实效性和针对性,就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视域下弹幕语言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满足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产生共鸣。即便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弹幕语言也能发挥强大作用,使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地位恢复平衡,让思想政治话语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思政课课堂能更加具有吸引力和针对性地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佳。
大学生生活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群体的接纳和认同,得到他人的认可,同时也有强烈的个性化需求,希望自己能进行自主选择。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获得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才能一定程度上保持平等的地位。仅仅通过视频软件观看的这种独立行为是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的。弹幕则不同,弹幕语言从屏幕中飘过,让人有一种和同伴一起的感觉,具体体现在增强了学习者的空间临近感,就像同伴在一起学习。同时通过手机在线课堂上进行实时互动,可以和老师及时交流,使自己的表达权、话语权得到展现。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借此机会也能增强自信心,实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欲和满足渴望互动的交流欲。当代大学生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需要解决教育客体的思想问题,那么需要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思想往更好更高的层次发展。所以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就需要通过弹幕语言以其诙谐幽默的特点去带动课堂节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通过轻松有趣的思想政治话语和学生进行沟通,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教育的主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依然存在,并且相互发生作用。因为主客体依托和借助的网络信息平台是平等的,借助网络建构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是自愿平等的,获取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和机会是平等的[8]。如果有一方想要占据主导地位,那么这种沟通和交流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下去。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但是如果只是过于灌输知识,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那么在主客体之间就会形成一面“看不见的墙”。因此需要借鉴弹幕语言,让使用者能转变自己的地位由此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只有建立主客体之间平等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交流相互配合合作,共同进步。教师通过学生传达的弹幕信息能及时知道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信息进行及时交流才能扭转传统意义上思政课课堂存在的主客分离的局面,才能使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达到平衡。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学术性较强,容易让受教育者感到一种来自官方的挤压,不自觉地产生心里逆反和“不关我事”的距离感[3]。一些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认识上只存在于拿个学分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就会出现抬头率不高的情况。而弹幕融入课堂,就好像注入了一丝活力,弹幕语言的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受到他们的追捧与喜爱。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颖独特的事物,正处于打破常规、强调个性的时期,他们标新立异,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事物,想摆脱种种束缚吸引别人的注意,刚好可以通过弹幕语言表现出来。利用弹幕语言其独有的特点,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创造新的语言形式,这样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期待用自己的成果与人沟通。弹幕语言突破传统思政课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的束缚,将新鲜的网络语言利用屏幕展示的方式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3],以一些搞笑夸张的元素丰富了语言资源,扩展了语言空间。形式上又以滚动式的文字吸引了学生注意,大学生对于这一语言形式充满兴趣,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进行沟通。
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就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进行创新。通过弹幕语言教育者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状态、思想问题、思想素质水平。而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之前已有的“存储量”需要进行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帮助推动后续的教学进程。教育者确切地了解学生状况,对于学生问题也能准确答疑,就能及时纠正错误,及时进行理论升华。一直以来思政课课堂都存在部分学生对于思政课内容兴趣低、怕出错、不回应,不敢大胆主动提问这些现象,从而没能和教育者进行及时的交流。而通过弹幕语言的特点,密切发送集中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氛围更加浓烈,问题讨论更加深入。
网络世界鱼龙混杂,弹幕语言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语言,作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的新兴事物,不可避免地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存在着它固有的规范体系。对语言进行创新并不意味着胡编乱造,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严谨性,因此在使用弹幕语言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时更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由于弹幕语言打破了传统的语言语法使用规则,出现很多新的难以理解的词语,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内容形式上更为丰富多彩。在这种打破各种时空界限的话语平台上一些使用者畅所欲言,因此弹幕语言中会存在部分不健康、负面的内容,需要进行规范化的处理。从管理者角度要加强对黄色暴力语言的监管,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教育。从学生角度看,由于弹幕语言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需求,学生能在情感上得到共鸣,能更加轻松的融入课堂。但与此同时因为这种共鸣容易产生心理学上的群体意识使人们会暂时性地失去思考的独立性,缺乏判断能力。对于那些平时就不怎么喜欢思考的学生来说,可能只是缺乏思考的能力,别人说什么就直接表示认同,而那些有想法的同学可能会使用一些偏激性的言语。因此这时候教育者的作用就十分明显了。要使弹幕语言成为传播正能量的有效传播载体,成为辅助思政课的良友。要用更加具有说服力的语言,更准确地表达来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给受教育者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例如这次疫情期间学校都是采用网络平台的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B 站作为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喜爱的平台,疫情宣传的线上平台之一,在青年群体中的宣传教育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注册账号,内容上从疫情速报、科普知识、武汉加油、医护天使多个频道发布权威信息,防止谣言传播。这种科学匿名的弹幕传播机制,让公众理解了科学,形成了科学的大众化。
在开放而自由的网络信息环境中,老师和学生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在信息的相互碰撞中老师和学生才能加深对课堂内容的了解,也能够检验自己判断的准确与否。首先老师需要尽到教师的职责,认真完成好教学任务,要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问题,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其次老师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学生也要紧跟步伐,自觉参与课堂教学,不是认为事不关己,埋头做自己的事情。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课外任务,查阅资料文献,化被动为主动,由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学生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
一直以来思政课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活跃起来,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吸引学生融入课堂。那么对于弹幕语言的呈现方式、操作方式和与置留白等方面的设计就要尽可能做到降低干扰,保障师生对于视频内容本身的高效利用。我们在使用弹幕发送语言的时候为避免文字过多带来的视觉疲劳,可以尽量使用符号、图形、表情包等。例如在讲解重点知识的时候,可以加强色彩的烘托,调整弹幕滚动的速度不宜过快也不要太慢,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此外教师要更多地去了解学生对于自己的教学方式的建议,可以采用弹幕的一对多的设疑方式,集中批量处理学生问题,通过弹幕列表对评论内容进行排序和筛选,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作量,二来可以集中统计信息。通过弹幕也可以随机测试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老师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将课堂内容APT 上传,减少学生上课做笔记的时间。在上课之前可以花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弹幕发表自己的建议,比如课程呈现形式、教学内容、课后作业等,即利用好弹幕这一语言,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切实把握受教育者的态度、心理需求、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