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红娟 张勇 (江苏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由于国家教育体制和机制目前还没有根本性的创新和突破,学校常规的教育教学行为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不高。此外,由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够创新,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后进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主动研发、实施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至关重要。校本课程作为一所学校教育主张、教育追求的基本载体,研发的基本取向应该是尽可能启发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应该能充分调动每个孩子的内因,应该是为每个孩子的充分发展提供优质、多样的教育服务。
龙都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学生构成复杂,有将近50% 的外地学生,他们的父母主要在龙都附近承包田地种植蔬菜,终年的劳碌导致他们无暇孩子的教育。另外,还有众多的离异家庭、部分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师自我提升意识不足,教育教学方式单一。
基于上述现状,龙都小学凝练出“量才而育,鼓舞人生”的教育教学理念,力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是:根据“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合理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活动,最大限度地优化学校教学资源,让不同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校本课程建设价值取向不是“给”而是“创”,“量才而育,鼓舞人生”逐步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创新和特色建构的鲜明表征和精神诉求。
龙都小学校本课程体系是基于“量才”理念下的多元课程架构,它倡导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量才而育、量才而施,学生、教师、学校三者能够和谐、持续、蓬勃地得到发展。
校本课程由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确定。在确定课程时,坚持做到量才而施。对教师做到“量才而用”,教师有充分的课程确定权,既可以围绕自身学科优势,开设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又可以根据自己的业余爱好开设一门综合实践类型的课程。对学生做到“量才而育”,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适应孩子的特点、适应孩子的个性;对学校做到“量才而施”,依据学校特色打造校园文化、开展课堂教学、组织主题活动等。
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分为校级特色课程、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所有课程,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不仅都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关系紧密,而且难易适中,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使学生学有趣、学有用。每个学科衍生出至少一个重要项目加以开发成为学科校本课程,实现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共生。
例如:近几年学校依据所处区域特有的文化优势,竭力打造“鼓乐龙腾”校本课程,提炼了课程的核心理念,研制了主要内容,开发了配套教材和活动方案,确定了课程的实施途径和载体。通过打磨,龙小娃娃鼓在省市区范围内已经具有较高的影响,并荣获江苏省民间艺术最高奖“迎春花奖”……这种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孕育了活力四射的教师和学生,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总之,借助一系列多彩的校本课程建设,不但满足了学生差异化的需求,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还和谐了教育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信。
根据校本课程具体实施纲要,由各课程实施者筛选、整合相关课程资源、素材,围绕课程目标,开发校本活动教材。
课程内容要以活动形式为主,不统一要求编写系统性的教材,但要求授课教师制定本课程的管理制度、计划、教案;收集保管所有过程性资料(如活动记录,活动图片、成果、获奖证书、成果实物等),建档立案,学期末上交学校。教师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渠道寻求教材资源:自编教材、选编教材、选用已有的优秀教材(图书室、购买等)和拓宽现有教材。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要按照螺旋上升,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课程内容;内容组织要强化活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更有序、扎实、深入地推进校本课程的建设,切实发挥各学科已开发的校本教材对提升学生学科能力与素养的作用。对于必修校本课程,学校将相关内容直接纳入课程计划中,规定相关学科教师拟定计划并认真落实。对于选修课程,学校不断摸索并逐步形成了学生选修校本课程的途径:
全校宣传发动,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爱好,鼓励全校教师积极申报。教师利用假期策划好新学期校本课程工作,并在开学第一周展出海报,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宣传招募信息。
以班级为单位下发课程报名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报名,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第一选择。
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统计、整理、公布各课程招募名单,并组织师生初次见面、相互沟通,做好开课前的物质、心理准备。学校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的学习人数,为保证课程的质量,原则上每班不超过35 人,不低于15 人。
第二周,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正式开展,课程活动做到“三定”:1.定人(师生人员固定)。2.定时(授课时间固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三下午为校本课程活动时间。娃娃鼓特色校本课程的训练时间安排在每周一下午。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动。如有特殊情况需至少提前一天向分管领导申请,将安排专人进行管理。3.定点(授课教室固定)。
科学而合理的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发展、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图1 校本课程活动学生行为与技能评价表
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但要写出勤记录。
为了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每次活动结束,教师将填写评价表(图1),作为评比依据之一。学期末,再通过教师评、同伴互评、家长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学习效果进行多角度评价,做到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发展。
学生学习成果通过多样的形式进行呈现和评定。校本课程既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陶冶情操、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的载体,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为了让每一位孩子在课程活动中找到自信、找到成就感,倡议课程教师结合学校所开展的各项学科主题活动、艺术节活动、体育节活动等,鼓励学生通过作品创作、竞赛、汇报演出等形式进行展示。除此之外,在每学期最后两周将集中安排学生进行课程成果交流展示。
学校鼓励全体教师参与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因此,教师校本课程参与工作将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认真组织教学工作的教师发给一定的课时补贴。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材料考核。课程教师负责制定本课程的管理制度、课程计划、教案;收集保管所有过程性资料,建档立案,学期末上交学校。每学期第一周制订出本学期课程工作计划,学期末上交课程活动记录本、课程档案资料和课程工作总结。
2.课程过程考核。每周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开展课程活动。课程教师严格按教学计划,有序、有效地指导学生活动,课程管理人员将巡查记录,教师上课状态、学生课堂表现作为主要考核依据。
3.课程成果考核。课程教师负责学生的课程成果展示,除此之外,部分课程教师还应主动参与学校统一安排的大型活动,如校运动会、校艺术节,或代表学校参加有关比赛,承担相关义务。
4.课程奖惩并举。根据课程材料、过程性管理和展示考核,每学期评选:五星课程4 个,四星课程5 个,三星课程5 个,辅导教师获得相应荣誉证书。此外,课程外出参加比赛获奖和教师开发精品课程,均按照校级考核办法进行奖励性考核。
在规定时间内未上交课程工作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无故不参加课程活动辅导,取消评先进课程资格,并追究该教师责任。
对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主要包括:师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合适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活动气氛活跃、愉悦;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在活动中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小组成员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务性工作,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课时计划,加强师资管理;落实学生选课工作,对全校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调控;根据学校内的教室配备情况,统筹安排校本课程上课地点,确保教室固定,并教育学生爱护学校的设施、设备;加强对课程教师的日常教学指导工作,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控;组织召开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已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