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古诗词诵读能力

时间:2024-05-04

刘如梅 (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张湾中心小学)

诵读是一种将声音和意义结合起来,用普通话结合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作品,并加深对于作品的理解和体会的学习方法。由于古诗词作品具有一定的节奏、平仄和旋律,所以比较适合展开吟诵式诵读活动,而且古诗词往往有着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了特定的情境,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无声的文本还原成有声语言,进而更好地进入古诗词的情境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感悟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古诗词诵读活动,促使他们更好地感悟古诗词的美。

一、和谐自然,调动情感

(一)联系自然情境,读出“优美”

培养审美能力是古诗词诵读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唤醒审美情感。优美能给人轻松宁静的审美感受,不少展现自然风光的古诗词都给人优美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古诗词展现了怎样的自然场景,进而读出优美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用图像、视频、声音激发学生对优美的感悟。

《暮江吟》是一首十分优美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诵读,尝试结合自己看到过的自然场景进行想象,说说作者描写的是怎样的场景。学生尝试表达:“我曾经看到过日落的场景,落日的余晖照在水面上,水面也呈现出红色,我觉得这和诗歌中所说的‘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场景很相近。”此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是否看到过月夜水景,并思考诗歌的词句是否符合其意境。在想象中,学生还原了诗歌的意境,发现作者的描写十分细腻,很好地展现了优美的自然景观。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再次诵读古诗词,说说应该用怎样的节奏来诵读,学生认为可以读得缓慢些,展现出夜晚的宁静。

教师鼓励学生展开配乐诗朗诵的活动,并且尝试将自己诵读时脑海中浮现的场景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会古诗词的美。

(二)激活豪情壮志,读出“壮美”

不少古诗词作品体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在诵读时能感受到一种壮美之情,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此类古诗词,并尝试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进行理解,这样能让学生和作者形成共鸣,进一步体会作品之壮美。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展现壮美之情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看到瀑布飞流直下的状态,让学生体会其壮美。此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展开配乐诗朗诵,让学生自己选择哪种音乐更适合展现庐山瀑布的壮美。学生提出:“我认为可以选择气势恢宏的交响乐,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壮阔的感觉。”此后学生展开自主诵读活动,教师引导其闭上眼睛,想象诗歌的画面,然后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提出:“我仿佛看到了漫天的水幕,人们只能远远地看,根本就不敢靠近,不然就会被淹没在水流中。”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试着了解一下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体会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发现这是作者青壮年时期出游时的作品,那时候他意气风发,所以作品自然也能体现出壮美之情。

壮美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强大的力量,能体现出澎湃的气势,教师可以在学生诵读时给其配上壮美的音乐,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读出阳刚之气,用高亢激昂的音调展现出壮美的情感。同时,学生也能在诵读中体会作者旷达乐观、坦荡豪爽的情感,感受作品中凝聚的生命力。

二、循序渐进,深入探求

(一)解读文字信息,揣摩创作意图

古诗词作品常常是古人抒发情感、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很难体会作者创作古诗词的本意,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诵读,一步步强化对作品的理解。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解读“诗人之诗”,学生先读通整首诗歌,然后再尝试读顺、读美,若学生能把握住节奏展现情感,那么就能更贴近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诵读《山居秋暝》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揣摩作品的创作意图,体会文字的深意。如在诵读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后,教师特别提出:“大家觉得作者为何不说‘深山’,而特别要说‘空山’呢?这合理吗?”学生首先发现“空山”似乎和事实不一样,后文提到了“浣女”和“渔舟”,表示这里其实是有人的,所以并非真正的“空山”。但是在反复诵读后,学生却觉察到这首诗歌展现的是宁静的场景,因此作者特别提到“空山”,并非是说这里没有人,而是说这里十分宁静,万物都处于短暂的静止状态。由此学生体会到了作品的禅意,再结合作者王维崇尚佛道的特点,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的寓意,感受诗歌空灵优雅的意境。

在诵读作品后,学生能更好地摸清楚作品的行文脉络、情感曲线,并能在诵读中揣摩作品的本义,感受作者的悲欢离合。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说说阅读感受,促使他们更好地揣摩作品内涵。

(二)融入自我认知,凸显个性理解

在读懂了“诗人之诗”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读出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悟,也就是读出“我之诗”。白居易提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就是说古诗词作品之所以感人,是因为读者在诵读时能激发内心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能触动心中隐藏的审美情感,作品中的情思不再是作者独有的,而是读者和作者共有的。

在学习《长相思》时,教师引导学生诵读作品,然后说说自己的整体感受。如有学生提出:“读这首作品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此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关注如何结合诵读体现这种情感。“大家在读到‘身向榆关那畔行’和‘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分别在什么地方停顿了一下呢?”学生提出:“在‘榆关’和‘夜深’的后面分别停顿了一下。”教师提出:“为何要特别在这些地方停顿呢?能说说你的设想吗?”学生认为:“‘榆关’展现了作者的目的地,距离榆关越近,离家乡就越远,所以我认为这里停顿一下,能展现对故乡的不舍之情。‘夜深’则体现出作者孤枕难眠,停顿一下更能体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在这样的解释中,学生表达了自己对作品的个性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古诗词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审美感受,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独特的阅读感受和胡乱解读之间的差别。这样学生能基于古诗词作品的情感和诗人的意图进行诵读,将客观理解和主观感受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获得个性化感悟。

三、简单实用,内化技法

(一)平仄,读出情趣

诗歌是凝练的艺术作品,它们在语言上极其具有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创作的技巧,并思考在诵读时要如何体现古诗词的特点,这样他们不仅能读出情趣,还能内化写作技巧。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平仄,教师要引导学生标注出诗句的拼音,在诵读时感受平仄规律,思考如何能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在学习《枫桥夜泊》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平仄,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诵读活动。教师告诉学生中古音有四声,但是和普通话的四声不一样,它们分别是平上去入,由于语言不断发展,平声逐渐分化成了我们熟悉的阴平和阳平,它们合称“平”,而“仄”则是指“上去入”三声。在普通话中没有入声,但是在吴语、粤语等很多方言中却依然保持有入声。教师引导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言来诵读古诗词,看看能否找出其中隐藏的仄声。如有学生发现“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月落”两字在吴方言中其实都是入声字。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汉语拼音标注古诗词,为其标注平仄,然后再展开诵读,这样学生就会在诵读时错落有致,增添了音乐感。通过这样的诵读学生感受到了诵读的乐趣。

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古汉语音韵和现代汉语的区别,这样他们就能在诵读时自然而然地注意到古今音韵的不同,这样不仅有助于扫除诵读障碍,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会更主动地探究古诗词创作的奥秘。

(二)节奏,读出律动

诵读节奏体现了诵读主体思想情感的律动,不同的学生由于对作品的理解不同,诵读节奏也会有所不同。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诵读的基本节奏是什么,而且还要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是什么,思考如何在诵读中结合节奏体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在学习《村居》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该作品中有哪些断点可以停顿。有学生提出可以用“四三”的节奏来诵读,但是也有学生提出可以用“二二三”的节奏来诵读。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两种方法来诵读,并说说哪一种诵读方法更好。学生在对比后发现“草长莺飞、拂堤杨柳、儿童散学”等都是具有连续性的短语,如果中间也断开的话,就会给人散碎的感觉,倾听感受反而不好。还有学生结合作品的情感表达了想法,认为这首作品展现的是欢快的情感,如果停顿次数太多,读起来较为拖沓,无法体现欢快的情感。在学生了解了这首诗歌的诵读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诵读,尝试读出律动,并在诵读中体会孩童在春天外出玩耍的欢快感觉。

在诵读古诗词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诗体的主要节奏,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个性化地处理节奏。这样学生就不会拘泥于公式化的理解,而是尝试在诵读中展现自己的独特想法。

在古诗词诵读活动中,学生能声情并茂地感受古诗词,将声音和情感协调地结合在一起,进而从“言”过渡到体会“象”,并在想象的辅助下进入古诗词的“境”,最后深入体会其“意”。在这样的感悟中,学生体会到了古诗词的美,同时他们自身的审美感受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