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困境与突破*

时间:2024-05-04

龙冠丞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迈向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工程,也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改革要求。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坚持以学科为基础”被列为“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的六大总则之一。地方高校缺乏高层次人才与资源,“双一流”建设因此受限,但“一流学科”建设的政策导向恰可作为地方高校突破“双一流”建设困境的路向。地方本科高校数量约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九成,成为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阵地,它的建设情况影响着区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对此,地方高校应理性审视自身的不足,采取切实可行之道,以策应“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推进!

一 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动因与逻辑

(一)推进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战略的特殊考量

各个区域的高校发展关乎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可“全面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但地方高校的人才与资源十分缺乏,难以向综合性、研究型的世界性“双一流”建设模式看齐。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地方高校可建设特色学科,以“特色”建“一流”。地方高校在历史底蕴、人才支撑、建设资源上难以与部属重点高校相比。因此,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与重点高校相比应做到求同存异,合理选择“双一流”建设路向[2]。现实中,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质量与“双一流”建设标准相差较大。由此,国家也鼓励高校开展合理化、特色化、差别化的“双一流”建设,支持学科的差别化成长。这从政策导向上明确了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道路。区域高校可凭借区域特色学科的优势争建“一流学科”。

(二)深化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扶优、扶强、扶特的建设战略将有效激发参与主体在“双一流”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大多资源不足、学科建设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缺乏的地方高校必然落选。是否要发展“一流学科”、如何建设“一流学科”成了地方高校要思考的问题。“双一流”建设是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地方高校是改革的薄弱点和突破点。应以此次改革为契机,不断深化“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的变革路径,以服务区域、挖掘特色来建设一流。高质量学科才能造就高水平的地方高校,进而推动“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等重大目标的落实。在“双一流”评估指标中,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为重要内容。据2017 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名单显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一级学科均获评21 个A 等级,两校并列评估榜首,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获评11 个、9个、7 个A 等级一级学科,以上高校皆被列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由此可知,“世界一流大学是以世界一流学科为基础的”[3]。所以,无论是部属高校还是地方高校,要提升办学质量、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必然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出发点,大学和学科不能人为割裂。

(三)强化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是区域社会发展的专业支撑

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应遵循知识演绎逻辑和社会需要逻辑,将学科建设成为区域发展的专业力量。布鲁贝克认为,高深知识的研究源于学界对于学术的追求与超越、对于世界本质的好奇与探讨,也源于高深知识对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影响。高等院校是经济发展动力,高等院校的改革建设必须植根于区域发展情况,服务于区域的经济发展任务[4]。发源于区域的地方高校在特色地域资源的优先开发、特色优势产业的打造、文化地域条件的传承等方面上有着天然的发展优势[5]。地方高校赋予区域发展力量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学科建设中师资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关键要素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既需要重点高校培养的顶尖科学人才,也需要地方高校输出的大众化人才,如此方可为国家和区域构成较为完善、全面的智力和技术支撑。若学科建设水平脱离社会需要逻辑或是难以达到人才培养标准,则必然导致人才培养失效,从而阻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区域与地方高校的逻辑关系来看,区域社会是地方高校建设改革的战略依托,地方高校是区域发展的专业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则成为地方高校改革、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

二 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困境与挑战

(一)建设路向趋同化,区域特色优势缺失

在建设战略目标上,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普遍为路径依赖所制约,从而产生了目标趋同化、丢失特色优势的成长难题。其一,形成盲目模仿的外部路径依赖。一些地方高校为追求“双一流”建设的综合化、全面化和规模化,部属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使得学科建设路径趋同,也忽视了学科质量与数量之间的平衡,稀释教育资源,从而被外部路径依赖所拖累,最终导致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受到人才、资源短板的制约。有学者对42 所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一流学科整体规划分析后发现,约七分之一的高校忽视了学科分类体系中学科建设的差异性,在“双一流”建设中未能做到科学的分类引导,没有对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做出分类、分层次的发展路径[6]。可见,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一些高校的学科建设体系尚待完善,发展战略的创新度、改革力度、特色性不够,从而阻碍“一流学科”的建设。其二,地方高校对“一流学科”建设的定位不够准确,导致内部路径依赖的形成。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虽同属一体,但二者并不等同,学科是大学的基础和载体[7],两者的关系如同细胞及其塑造而成的生命体,“一流大学”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集合与指向,“一流学科”建设是建成“双一流”的动力源泉。但各个建设主体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定位显得过于趋同和盲从,极力地扩大学科、专业的规模、数量,不断申报国家项目和计划,朝着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方向推进,却未能对本身的学科建设体系、管理体制做出相应变革,也未能正确审视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发展水平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定位[8]。在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学科建设的趋同性、盲从性和滞后性。当学科建设体系与建设目标不匹配、建设定位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时,则必然导致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陷入发展困境。

(二)建设资源投入不足,学科支撑人才短缺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安排按中央和地方的二级体制划分,明确中央财政支持部属高校、地方财政统筹地方高校的投入布局。首先,在中央、地方的资源配置中,基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的考量,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主要倾向部属重点高校,以实施“双一流”建设中“扶优、扶强”的引领发展战略。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985”高校每年的投入经费可达180 多亿元,而大多数地方高校的运转经费甚至不及“985”高校经费的尾数[9]。高校间的建设资源差距可见一斑。其次,财政分权的二级体制使得地方高校的建设主要依赖于省域投入。缘于体制差异,省级政府可能难以负担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巨大资源需求[10]。大多地方高校处于财政补助的边缘地位,建设资金不足,因此在开展人才引进、科研工作时较为困难。据201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经费情况显示,国家拨入109 所部属院校的科研活动经费约23.5 亿元,而拨入1123 所地方院校的科研活动经费约为26 亿元,二者的校均拨入费相差近10 倍[11]。

一流学科建设依赖于一流人才队伍。经费投入、政策支持等建设资源的缺失容易导致优秀人才难引进、难留住,直接制约着“一流学科”建设。第一,地方高校特别是中西部的地方高校受区域经济状况、学科发展平台等现实性因素的影响,致使高水平的教师不足、人才难留、教师质量不高,从而难以达到“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据2018 年各省专任教师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情况(普通高校)显示,按学历划分,东部沿海的和北京市的博士、硕士数量分别占全国比例的10.50%、2.66%,而中部地区的重庆市在相同数据上仅占全国比例的2.37%和2.84%,二者在博士人才数量上相差超过4 倍;按专业技术职务划分,江苏的正高级、副高级职务数量分别占比7.51%和8.0%,而位于偏远西部的西藏仅占全国的0.11%和0.16%,两地在高级人才的质与量上差距悬殊[12]。可见,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在高学历人才数量上远胜于其他地区的高校。第二,高层次人才短缺。与部属大学相比,地方高校十分缺乏建设资源,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弱。根据2017 年全国高校高端人才情况统计可知,“双一流”高校入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的人数分别为557 人、372 人、3118 人、2574 人,总数占全国高端人才总量的68.03%,而地方高校入选以上人才类型的人次分别仅占全国高端人才总量的4.01%、7.66%、4.41%、4.25%[13]。在人才引进中,地方高校明显处于劣势,人才引进困难。

(三)政策导向与实施协同不够,学科评估体系区分性低

国家在政策上已明确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但学科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地方高校的特殊性与差异性。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共设9 套不同学科的指标体系框架,但评估指标体系基本不变,学科评估历经信息采集、信息核实、主观评价、权重确定等六项流程,通过公共数据收集和单位填报形成评估数据,最终评估结果以“分档”形式公布[14]。纵观政策总体可知,学科评估的范围广,内容全面、详细,主要以学科规模总量作为指标的制定依据,政策中并未提及关于地方高校差异化的评价指标和体系,因此整套评估体系反而更适用于综合性大学,而学科建设规模小、以区域特色著称的地方高校在学科评估中处于绝对弱势。如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维度中的“学生国际交流”指标,由于地方高校给予学生开展国际交流的平台和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水平难以企及部属高校的水平,得分自然偏低。众多地方高校依托着区域经济、文化等区位优势,已逐步形成具备区域特色、社会认可的学科。地方高校的学科“少而精”,通过区域优势的助力,少数特色学科的建设卓有成效。对地方高校而言,“一流学科”建设需集全校之力,而部属大学具有政策、资源的优势,学科建设相对压力较小。由于历史沉淀、资源投入的积累,地方高校很难与部属重点高校在同一评估指标里较量,反而可能会在这潜在的比较中失去建设的信心和积极性,也可能会导致众多地方高校盲目向部属高校的建设模式看齐,使得自身失去学科特色,但仅以省区为评审范围又难以看出省内高校与省外高校各自的优势与差距,如此,学科评估的意义便被弱化了。

三 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转向

依照《办法》,地方高校可以借助原本的学科优势以及地方区位的优势,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出特色一流学科。建设主体应借助“双一流”建设之机,以“区域化建设”促成特色“一流学科”,以制度政策支持为建设保障,建立健全三级学科区分性评估体系,不断探索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促进地方高校“一流学科”的建设。

(一)内外融合:区域社会与特色学科的同建与共享

服务国家与地方乃高校建设之定位及学科发展之动力[15]。地方高校应积极响应“双一流”建设战略,将“一流学科”作为建设目标,协调统筹校内外建设资源,选拔独具特色的优势学科,联合社会多元主体共建“一流学科”并共享“一流学科”建设成果。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应基于自身特色和区位优势,遵循差异化建设原则。地方高校应基于区域产业结构的需求,有侧重性地建设“一流学科”。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要在顶层设计上紧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依据社会发展之需不断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第二,要在立足区域现实之上,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并依托区位资源和优势,着眼于学校优势学科进行重点扶持与建设。强化、重组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力量,促进各项建设协同发展。第三,地方高校还应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等社会各主体开展合作,推进特色学科共建共享机制。地方高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发挥特色学科的优势,深入开展科教、产教融合,促进学科研究成果转化,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建设校企合作体制,在产教融合基础上,进一步与企业共同进行特色学科和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建设工作,实现学科建设和企业创收的共赢;创建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等主体的“一流学科”共建机制,基于区域产业特色、重点科研领域,架设区域特色化的科研技术转化平台,注重融合型、创新型交叉学科建设,搭建区域特色学科群、交叉学科创新团队及发展平台,构建新的学科增长点,向特色一流学科群跨越发展,以多元建设主体的优势构筑学科建设高地。

(二)上下求索:“中央-地方”资源合力的形聚与强化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资源源于国家政府、学校财政以及社会主体的投入。在资源投入差异如此之大的现状下,建设主体应构建契合区域发展特点、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建设体系。首先,中央和地方都应当赋予地方高校一定的学科建设配套支持政策,使其达到区域特色学科的建设要求。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应不断提升自身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结合中央各项政策开展“一流学科”建设,以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获取政策和资源的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行业参与特色学科建设的政策,激发他们合作共建“双一流”建设的热情与活力。比如我国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部省合建”等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地方高校的改革。中央、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应全力统筹对接好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资源统筹合力,建立完善配套政策,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性“一流学科”建设举措。其次,地方政府在有效落实区域高校生均拨款政策和切实保障当地学科专业、人才队伍等建设上,应“稳中有进”地为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增加投入,设立部省合建、人才引进、科研创新等区域性“双一流”建设专项,保障建设资金的充足。

(三)四方辐辏:学科人才和一流师资的引进与培养

地方高校应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在师资队伍中培养、选拔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或是通过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型学科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以此满足自身“一流学科”建设的人才需求。具体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引进高层次学科人才。应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为引进学者提供完善的科研支持和优厚的薪酬待遇,创设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多元化的人才聘任方式,大力聘任国家级学术研究型大师、知名应用型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第二,要积极培养校内人才。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指出,有些高校过分重视校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忽视了校内潜力型本土人才培养。因此,地方高校要重视校内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建立校内人才培养选拔体系,选出优秀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可采取签署培养合同的方式,与之签订学科建设服务合同,以读博、访学、交流的途径与部属重点高校、海外知名大学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工程,增强学科建设后劲。第三,要合理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人才固然重要,但更应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长远合理的规划,分阶段层次为各个学科专业引进、培养优秀人才。

(四)多元分类:地方高校区分性学科评估体系的建立与推进

区分性评估是“针对不同事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明确的评估标准、差异的评估程序以及专业的评估者来保证评估效果的理念”[16]。该评估方式“使得我们能够获取有用的信息”[17]。“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是评估目的;“鼓励特色、内涵发展”是建设理念。建设理念与评估目的共同构成当下学科评估的大局,建立中国特色化学科评价体系离不开众多地方高校的参与和支持。学科评估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工作,应依据学科评估的知识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建立起地方高校区分性学科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学科评估对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诊断、改进作用,优化地方高校的学科结构,提升学科质量,从而办出区域特色。第一,明确诊断与完善为中心的学科评估导向。评估的意义在于展现成就、发现不足、改进质量。对于地方高校的评估不应聚焦于排名攀比或地位高低之分,应以评估作为检验办学水平、学科建设成效及人才培养质量等内容的重要考核,从中明晰学科优势及劣势,使得地方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能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第二,建立健全世界性、全国性、省域性的三级学科区分性评估体系。将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进行分区学科评估,结合不同高校的发展水平及所处地域划分出两类不同的“双一流”建设主体。将部属高校及部分地方高水平大学纳入全面、详细的世界性“双一流”建设的范围,而地方本科高校可开展全国性的“双一流”建设,如此便可在现有的学科评估体系基础上建立起世界性、全国性、省域性相融合的三级学科评估模式,形成衔接世界、国家、省域的中国特色化的“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体系。第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学科评估数据的来源主要是公共数据和主观信息,但客观公共数据难以全面反映出学科评估指标的要求,需要结合主观信息如申报信息、专家的主观评价、第三方主体评价等综合加以论证。因此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学科评估的开展应设立政府、专家委员会、国内外第三方评价力量、高校等多个评价主体,将客观性数据与主观性信息共同作为地方高校学科评估的重要数据,使学科评估始终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