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秀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018 年《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谈到《纲要》的总体思路要“注重统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推动形成育人合力”。笔者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教育模式重构》一文中,曾论述分析了我国高校心理教育模式仍停留在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亟待向积极心理教育模式转变,不仅关注问题学生,更要关注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提升。那么,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将政策文件落地生根,推动高校心理教育发展?
笔者认为,高校应主动构建积极心理教育模式,重视激发学生心理潜能,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自我实现。一方面要依托校院心理教育工作网络,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问题,守护安全,为学生成长护航;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朋辈的力量,依托学生活动,形成积极心理教育的良好氛围,不断挖掘学生心理潜能,激发正能量,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促进自我实现,为学生成才助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积极转变工作理念,以积极心理取向来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的校园文化为基础,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实践上还要积极推动心理教育课程建设,充分调动心理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学生朋辈的力量,积极探索转变路径,多途径、多样化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实现积极心理教育的全员全程覆盖。
要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在积极心理理念指导下开展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积极心理教育不仅以少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工作对象,同时重视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为目标。心理教育不能只限于矫治层面,只为少数有问题的学生服务,做补救性甚至灭火队的工作,而要重视对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发展性需求提供帮助,重视普通学生发展潜能的激发和调动,即便是面对问题学生,也要带着积极心理取向的观念,在引领其整体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点燃培育其积极向上的一面,逐渐克服治疗其问题和障碍。要把这种理念贯穿渗透在高校育人所有环节,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分层次、全面立体渗透。当然这需要高校重视心理教育专业人员和资金的投入,也需要现有条件下积极创新工作模式,让积极心理教育惠及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积极和谐全面的发展。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除了校园建筑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等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情操、心智的培养具有渗透持久的影响,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更是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影响作用。高校向来都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引导、思想熏陶、人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校园环境是学生在校园户外活动的载体,学生是高校校园的使用主体,高校整体规划不仅要满足学生的生活学习需求,也要满足心理需求,为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高校要重视校园规划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要让校园规划尤其是校园景观设计参与到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各高校都高度重视,但一般涉及的部门只是校办、发展规划处、后勤、财务等,很少有校园总体规划会考虑去征求心理专家的意见,会考虑校园总体规划是否符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
除了课堂时间,很多学生主要活动在宿舍和网络平台上,宿舍和网络平台对学生心理的影响非常重要。重视宿舍和网络平台的心理教育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需求,符合现行的心理教育环境。通过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宿舍、网络心理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有效推动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学校相关部门或学生社团组织要主动占领宿舍、网络平台主阵地,针对宿舍常见人际关系等问题,组织积极向上的宿舍活动、网络文明礼仪活动,如最美宿舍评选、宿舍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宿舍友情演讲比赛等活动,来促进室友们的交流与沟通,形成良好的宿舍风气。在加强宿舍和网络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通过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并让学生从中体验健康、积极的心理理念。
“仪式、形式承载着文化内涵,形式、仪式和过程对于个体或社会成员的心理发展影响,是期望个体或社会成员在经历或体验这种文化要素或载体的过程中,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内化为自己的自我形塑过程,最终实现个体的积极心理素质发展。”高校心理教育要善于把握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在学校每年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大型会议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及其各类节庆活动等重要仪式上,开展学生积极心理教育工作。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着力推动高校心理教育课程建设,注重师资培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科学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重视课程环节的设计,强化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同时重视其他任课老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在其他课程中教师也应带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学生相处,积极关注、正向解读每一位学生,激励调动学生内在向上的力量,激发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完善。抓好课堂主阵地,心理健康课与其他任课教师一起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实现全员育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先于授业和解惑。教师在传道解惑时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本人一定要具备积极心理品质并坚守积极的教学理念,才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传递爱、温暖和力量,才能在教学环节中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动力。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主导作用”。马建青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由广大师生员工组成,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健全校、院(系)、学生“三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和高校多年来一直呼吁辅导员专家化,高校应下力向辅导员专家化的目标迈进,重视辅导员专业能力的培养,选拔组建有心理学兴趣、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及其他学生工作者团队,重视对辅导员积极心理学知识、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专家。在院系设置学生发展办公室,请心理辅导员、院系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适时对学生发展中的困惑进行积极指导。这既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广大学生的发展性问题,实现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全员化,提高心理教育的受众面,又可以大大缓解心理中心工作的压力,提高心理教育的受惠人群,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向积极心理品质模式的转变。
高校积极心理教育覆盖面广,单靠心理中心老师、院校辅导员力量自是人手不够,要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力量。可通过成立心理协会、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招募心态积极、乐于助人的学生志愿者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立体的朋辈辅导网络。只要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这支学生队伍可以在积极心理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在工作中曾多年尝试,通过朋辈辅导,充分调动身边同学力量,更易引起共鸣,为学生排忧解难,达到相互帮扶、提升心理品质的作用。实践证明,来自身边同伴的陪伴和疏导更有支持力量,可以有效缓解心理中心教师、辅导员的工作压力。高校心理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要努力创新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模式,多途径、多样化开展,实现全员全程覆盖。除了常规开设心理课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讲座外,高校要重视发挥辅导员、学生团体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教育模式,实现工作内容多元化,将生命意义、人际关系、积极情绪和人生成就等幸福元素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积极的团体训练和团体辅导就是重要的依托形式。高校开展团体辅导有着天然基础和优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重构中要积极探索开展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可以更为现实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从面向个别学生的问题干预模式向面向广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模式转变,切实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惠及面,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推广前景,可以更多地面向广大学生,可以有效推进心理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和谐社会。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基于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顶层设计,勾画了“施工蓝图”。高校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各部门统筹协调,多方协作,切实提高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普惠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