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孔成思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方面的挑战主要来自当代高校青年的理想信念正在遭受多元文化形态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的丰富化与多元化,使得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这一代青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仰真空”的现象;也由于在此期间信息全球化时代加速各种国外思潮的涌入和扩散,使得当代大学生将理想信仰与“精日风”“哈韩风”“崇美风”混合在一起,呈现道德观多元化,个人化;还由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将不断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视为现有世界秩序的重要威胁,企图通过抹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凸显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优越性,使得我国青年的理想信念在潜移默化中容易被西化和分化。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强调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1]价值观作为组成道德观中最为核心的基石,自然也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此,以中国传统伦理本位的道德传统作为视角,将成为解决高校学生道德意识形态上存在的问题的突破点,是高校思政德育问题路径探究的新方向。
“伦理本位”一词来源于中国国学大师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是与西方“个人本位”相对应来谈的:“把重点放在个人者,是谓个人本位”[2],而同在此关系上,把关系放在伦理者,是谓伦理本位。对比中西传统道德结构,中国重私德,而西方重公德。而一谈到公德和私德这一对概念,首推梁启超的《新民说》一书中的阐述,“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3]用今天的话来讲,私德更多注重的是个人品德的修养,而公德是指有益于集体、社会、国家的德行。按照他列举《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尚书》中的德性,大体皆为私德且相当完备。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以修养私德为主就必然造成公民关于公德意识的缺失。而西方社会早在18-19 世纪就提出公德与私德的概念,其发达的公共生活也应运而生了个体本位的道德传统结构。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J.Bentham)所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道德原则亦可见公共伦理的雏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全面转型,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经历了前有未有的分离,建设、发展公德成为必然的趋势。也随着经济、文化、信息等高速全球化的进程,西方早已成熟的公德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被我国高校青年一代所吸收和接纳。
但问题在于,西方所走的资本主义道路与中国所坚持要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社会制度,其所主张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自然西方对公德的解释,以及对公与私的利益关系的阐释都与中国德育思想的主旨无法契合。然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利用我国在传统道德结构上重私德的道德文化传统,以及在公德建设上相对滞后的现状大做文章,以矮化、丑化甚至扭曲事实的手段攻击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道德系统,以凸显其自身价值和道德系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在主流媒体的推波助澜中,包括我国当代青少年在内的年轻一代很容易被误导和欺骗,这就是为什么我国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对道德意识形态的认识呈现西方化、片面化问题的症结所在。
习总书记在谈立德树人的德育思想时,多次强调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仅说明了“德”拥有丰富内涵,也确立了“公”对于“私”的价值主导地位。虽然中国传统伦理本位道德结构所反映出我国存在公德层面的缺失,但却并非就说明要对中国这种传统道德结构的全盘否定。由于中国伦理本位的道德结构具有连续性、延展性、融贯性的典型特点,加之具有私德完善的传统优势,完全可以借助中国自身的悠久道德文化体系,将私德向公德、大德延伸和发展。事实上,恰好受此传统道德结构的影响,中国的私德与公德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为拓展至公德以及大德提供了可能的基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任何一则经典的道德规范无不体现着这种逻辑脉络。从“亲亲”能扩展至“仁民”,进而还能延伸至“爱物”,就能清楚地看到“德”之三重内涵(私德与公德、大德之间)的融贯性。此类例证还有很多,例如,不管是偏重于个人道德规范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还是偏重于个人与他人关系的“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私德中无不透露着与公德的同构性。暂且抛开封建阶级的道德特点,家是“小国”,国亦是“大家”;父为“家君”,君亦为“国父”也能清晰地看出中国道德系统延展性的特点。又如,论语中讲“吾日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但这里反省的并不是个人的自我意识,而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由于国亦是宗亲组成的大家,私德亦可用于处理公共事务。虽然私德也是以自我为中心,但这里的中心指的是关系的中心,而非西方个人主义所强调的以个人利益为中心。
至于大德,中国古代的大德是修养私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易·系辞下》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按照这句话的本意,大德指的是一种生生之德,这种德性的直接体现就是化生万物,使世间万物生生不息。这里其实就已经蕴含了中国伦理本位的道德传统强大的包容性,道德共同体所涵盖的对象,能从家庭为核心单位投射至超越地缘甚至世界万物。因此,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甚至全人类融为一个大的德性主体,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层重要道德内涵。在这种大德境界下,个体和集体、社会、国家都融为一体,利己(个人)与利他(人民)之间的利益矛盾已然消失,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也就自然成为自我价值的最终体现与实现。
基于中国传统伦理本位的道德结构特点,并针对其对高校立德树人之德育问题症结的分析,这就为解决高校学生德育问题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路径探究。
道德结构对一个人道德观念形成的影响要远比道德观念的作用更为根本且深远。虽然从上面高校所呈现德育问题的分析结果来看,我国伦理本位的道德传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公共生活缺失导致“重私德、轻公德”的现象,但从根本上这种伦理本位道德传统所呈现出对个人向“大德”提升的道德境界奠定了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即:人们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导向性。这与西方传统个人本位道德结构所主张的“个人利益中心”为价值导向和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的道德主旨截然不同。只有将伦理本位的道德结构框架根植于学生的道德范式之中,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为“立德是树人之根本”打下了坚实的道德基础。高校思政教育关于落实立德树人之德育根本就是帮助学生完成道德框架的建设工作,使他们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建构上都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始终保持一致。
道德范式是指道德共同体成员之间共享道德价值、道德原则、道德信仰,一般在个体形成稳定道德结构的基础上更容易形成。高校学生是国家之希望,社会之栋梁,对道德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理解必须要建立在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范式基础上。中国古代就有“德”即“得”的说法,“德道”本意上也是“得道”,是对“道”的获得。在这里的“德”就是获“得”社会主义道路之上关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共识。西方不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持续从未间断过对我国青年一代的思想渗透和侵蚀,这就要求学生能在根植于中国传统道德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能辨别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于宣扬其自身价值普世观的迷惑。他们往往在推行公德观念中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煽动、诱惑我国青年一代,但从中西传统道德结构的差异中,西方资本主义所主张的民主与自由的虚伪性早已昭然若揭。高校德育的最终目的仍然落在培养学生有明辨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和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坚定信仰,这便是对学生拥有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范式的建构。
在建立起共同道德范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私德向公德和大德不断地扩展,而最终要达成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德性境界。人无高低贵贱之分,但人的境界却有区别。在中国传统道德结构中德性修养只要谈及“境界”二字,必然指“圣人”德性修为的高级阶段,直接反映了个人在某个时期内达到和意识到某种道德品质的高尚程度。道德境界讲求的就是对自我德性修养上的超越性,蕴含了超乎常人的牺牲与奉献精神。与此同时,道德境界又并不是一个虚无概念,它就是指个人突破私德向公德和大德的超越。这种超越最为核心的基础就是要将个人价值建立在社会价值的基础之上,并将个人幸福的实现与社会幸福统一在一起。这样一来,个人德性境界的高低将与社会和国家的利益紧密相连,促进人民利益个人德性境界的高级追求随着学生对公德和大德意识不断的内化,就形成了稳定的道德人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