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梁志兰 (江苏兴化市竹泓初级中学)
心理问题是当前制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必须直接面对的一个教学难题。课程学习当中,不少学生因为存在自卑心理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以及主动投入到课程学习当中,既影响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导致学生无法将课上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对此,教师必须对自卑心理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指导方案帮助学生调控和消除自卑心理。
第一,教师不能看到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而如果教师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就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形成自卑心理。第二,学生自我认识不清和自信心不足。丧失学习热情是自卑心理的形成的根源,不少学生会对自己的整体表现不自信,进而严重影响自身在课程学习当中获得进步。第三,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缺乏课程学习兴趣和持久的动力会让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并对课程学习产生恐惧和抗拒的情绪,这就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正面解决问题。
教师要能够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学生才能因为得到他人的肯定而认可自己,进而逐步消除自卑。很多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常常会对自己的缺点以及失误产生懊悔内疚的情绪,这样的心理会导致小问题被放大,甚至会导致学生情绪失控,甚至让很多学生完全放弃自己。出现这一情况与学生没有看到自己身上的潜能有关,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能量,引导学生朝着积极主动的方向转化,让学生能够用积极心理对抗自卑心理,最终走向成功。例如,在教学“学会控制情绪”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绪。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能够找到答案,进而帮助学生冲破自卑心理障碍。
自卑是青春期阶段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而这一心理的存在会导致学生无法燃起成功火焰。如果学生的自卑心理到达一个很高的程度,就会出现心灰意冷、悲观失望的情绪。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就要重新唤起学生的热情,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重新建立自信。不管是教师还是其他学生,都需要给自卑学生提供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使他们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进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是可以改正和克服的,从而让他们重新振奋精神。例如,在教学“认识自己”时,教师就可以抓住课程教学实际,让学生对自己进行点评,要求学生着重说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增强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动力。
很多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是因为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当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在实际学习中学习兴趣不高所导致的。所以要矫正自卑心理,就要坚持对症下药,避免学生出现破罐子破摔的问题,更不能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抱有逃避的心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享受学习的过程,消除学生的恐惧和自卑心理。例如,在教学“享受学习”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学会审视自己在学习时间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互动和合作探究当中积累学习策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克服自卑。
自卑心理的存在会让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丧失自信,更会影响到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和未来的学习动力。不良的心理状态,除了会对当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消极影响之外,还会影响学生的未来成长。因此,教师要认清自卑心理的危害,并抓住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机会,对学生进行自卑心理的矫正,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健康生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