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师“请家长”也要备备课

时间:2024-05-04

吴宝席 (江苏沛县实验学校〔新城区〕)

一、备“请家长”的内容

“请家长”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家访。所以,在“请家长”之前,首先要对“请家长”的内容做个斟酌,确定要不要“请”。请来后该怎么说?家长会有什么反应?如果家长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而提出一些过分要求或态度蛮横,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家长的职业、年龄、文化水平、基本素质如何?要反映的事情的详细情况是怎样的?这些都要在“请家长”之前备好课,拟一个提纲,做好充分准备,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家长不是班主任的“挡箭牌”,不是班主任的“救援兵”,“请家长”要慎重,不要动不动就“请家长”,更不能通过“请家长”向家长诉苦、泄愤、告状。否则,家长会认为你很啰唆,很黏人,很无能,从而影响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陷入被动。

二、备“请家长”的语言

“请家长”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与家长交流,解决现实的问题。教师的语言、态度直接影响到交流的效果。所以,在与家长交流时,要讲究语言技巧,切不可语无伦次、语气强硬,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怒气冲冲,甚至声嘶力竭。否则,不仅会激怒家长,失去家长的配合,也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导致家长与自己“呛茬”。在交流时,不要用“命令式”的语言,而要用“征求式”的语言;不要用“派话式”的语气,而要用“委婉式”的语气;不要用“暴雨式”的语调,而要用“细雨式”的语调,使交流在融洽、民主的语感下愉快进行。

三、备“请家长”的时间

细节决定成败,“请家长”也不例外。“请家长”也要把握好诸多细节。其中,“请家长”的时间、交流时间的长短、“请家长”的频率等都是老师要考虑和注意的细节问题。如果不是特别急需家长到场参与处理的严重问题,不要“请家长”,应选择合适的时间。“请家长”时,要考虑家长是否有时间来学校,是否会影响家长的工作等。当然,遇到特别紧急的事,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此外,还要把握好打电话的频率,不能就某一问题多次打电话,谨防“超限效应”。

四、备“请家长”的环境

与家长反映现实的问题,既要考虑时间,又要注意场合,讲究对话的环境。反映孩子的缺点、缺陷时,不要当着其他老师和学生的面,声音不要过大,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和自尊心,以防对该生造成不良影响。在“请家长”时,也可让学生在场,让学生明确老师所反映的情况是实事求是的,没有夸大,没有添油加醋,既打消学生对老师所反映的内容的怀疑,又防止了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说谎,避免问题复杂化。与家长交流也不宜在楼道内,更不宜在教室门口,否则,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也会给被反映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伤害其自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