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课堂催化课堂——一堂课引发的多重思考与探索

时间:2024-05-04

朱晓鑫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叶澜教授说过:“一堂课就是一个台阶、一滴水——生命之水,每节课不要追求完美、天衣无缝,要为意外而惊喜。”每一堂课都应是教者对教育教学的思考、积累与实践,是追寻教育之路的一个个坚实台阶。课堂是课程的“实践版”,是教师的“培养基”,读懂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成长标识。一堂课带来的思索,会给以后的课堂输送不竭的能量,用课堂来激活课堂,用课堂来催化课堂,就能让教师在课堂中成长。

一、曲径通幽:一堂课的回环复沓

1.原景重现

2018年9月8日天气晴

教学《寻隐者不遇》,让学生想象松树下诗人与童子的对话。诗句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学生都能想象到当时人物的语言。我又进一步引导他们感知隐者的心理变化。在总结时,我说,寻隐者的结果是不遇,诗人的心理是失望至极,那会不会有另一番感受呢?针对这个问题,我让他们课后思考一下。

一下课,一位学生就拿了本《课课通》,书中有对诗人情绪变化的概括: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面对这个有些黠慧的女孩,我平静地告诉她,课外辅导用书只能作为预习时的参考资料,不要完全依赖它。我还告诉她,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读诗,资料中对诗人的情绪变化揣摩是不错,一般人在寻访不遇的情况下都会有这样的感情起伏。对于诗人可能还有怎样的感受,我和她约好下节课接着聊。

2.课堂分析

这是我初任该班语文老师一周后上的一堂课,学生还没有适应我教学的风格,他们也在试探我。记得北大醉侠孔庆东讲述过他的第一课:“第一课是讲《鸿门宴》,我什么东西也没拿,整篇课文是背着讲的,讲到一半的时候学生都鸦雀无声,讲到后一半有两个学生拿着教参起来挑刺,我迅速用证据将教参驳倒了,我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明天可以把教参给撕了’,这节课下来后,学生对我已经非常认可了。”

孔教授当时执教的是高中尖子班学生,而我所面对的是知识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小学生,我不仅要让他们掌握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思考,在探索中领略思维的美妙。

当务之急是不能让他们想着走捷径。学生现在手中的资料很多,仅与本册语文书配套的课外辅导用书就有五六种之多,他们常常拿着参考资料来对照老师的讲解,若是老师拿着教参照本宣科,学生对老师的敬意会立刻下降一截。但是如果讲得有出入,他们对老师又不会信服,似乎找到了老师水平不高的证据。于是,我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找《课课通》的缺憾。我直接找出一些不恰切的表述,或者是在出了一些讨论题后,让他们从《课课通》中找答案,当他们发现有辅导用书却无法依赖时,也就不再依赖了。

3.反思探索

学校教育不是单纯地让儿童获得现成知识,而是通过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问”,即学会“质问”。

于是,我决定再上一课:

又一节课上,我先讲述了魏晋名士王子猷《雪夜访戴不遇》,接着,同学们讨论:诗人寻访隐者未遇后,是否也能兴尽而返呢。同学们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很丰富:(1)边走边观赏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相比先前的怅然若失,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2)借寻访隐者的机会躲避尘世喧嚣,享山中宁静;(3)隐者隐居山村,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引发作者很多感悟……

学生兴奋的眼神和精彩独到的发言,让我觉得多安排的这节课真值啊!

这节补上的课结束后还有了续篇:几天后,一位男孩拿着语文书来办公室找我,他把书翻到15 页,指着插图上的人物说:“老师,第9 课《推敲》中说‘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可这里画的贾岛却是蓄了发的男子,是不是插图画错了?”他望着我,清澈的眼睛里充满着期待。我愣了,这问题可把我给难住了。我先表扬他看书仔细,会前后联系思考,敢于质疑。然后,实事求是地告诉他,我也不知道答案,他有些失望。我邀请他和我一起上网查找答案,原来贾岛是先僧后俗,写《寻隐者不遇》一诗时,他已经还俗。看来,书中插画没错,可见插图画家也是位严谨认真之人。小男孩终于满意而归。

我将此事经过讲述给同学们听,他们更觉得读书需要有自己的思考。渐渐地,《课课通》在课桌上出现的次数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多了。

《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讲道:“语文中的思考,不能等同于理性的推理,有很多时候,学生是用美丽的形象思索,是用诗性的逻辑去构造世界。深度思维的愉悦,富有深情的教学风格,都是让语文优雅起来的重要因素。”

每节课若都能充分地备课上课,有时回环复沓的一唱三叹,我们的语文课也会慢慢地优雅起来。

二、异曲同工:与名师精神相遇之妙

名师的课堂妙趣横生,精彩纷呈;名师的课堂风格独特,高效顺畅;名师的课堂往往能引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欣赏之余,更要重视与名师的精神相遇,享受那份异曲同工之妙。

读《新经典课堂》一书,碰巧读到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游园不值》的教学实录。在课末,她也补充了《雪夜访戴不遇》,然后讨论诗人是否有必要见园主人。

读到这段时很激动,我把这视为是我与窦老师“寻访”路上的精神相遇。我还悄悄地认为,那一课上,学生对“不遇中有遇,不值中有值”理解得有些空洞,而我的学生的思考倒是实在一些,感悟也更深刻一些。

与名师精神的相遇,会给我们的课堂吹来阵阵清新之风。我们可以不断地去与名师“邂逅”。例如,讲授每篇课文前,先自己独立备课,然后再去查找一些名师教案或课堂实录,比较后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不是简单地借鉴与复制,而是领会其设计的精妙,品悟其独具魅力的教育智慧。我们还可以去阅读一些中学名师的教学实录,如郭初阳老师的《珍珠鸟》,同时与窦桂梅的《珍珠鸟》一课进行比较;去观摩余映潮老师给六年级(上)与中学衔接的课,以及给中学生上的课,感受条分缕析的锐敏,产生对教学课文内容与表现手法的领悟;去体会一些名师同题异构的各领风骚。这都会让我们思接千百课堂,悄然动容间触动连连。

三、回归完整:懂得慢慢欣赏之趣

回归完整,不是指课堂结构的完整,而是指学生能够从课堂中有所受益,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获得一定的发展,继续学习的愿望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面对学生那些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提问,便虚与委蛇:这个问题我们留到课后去解决。而真的下课了,又不了了之。

我的耳畔总回响着这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这是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深情的呼喊。在教学时,一点也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为了掌握教学目标的知识点,就拉拽着学生一步一步地往前赶,致使学生学得乏味,也学得被动。不妨将节奏放慢,带学生去领略课本中的优美与丰富,使心灵得到陶冶。有时候教学真的可以像写文章一样,来个回环往复的手法,一关三叠,也会有高潮迭起的惊喜呢。

我在作文教学上进行了尝试,采取了同一题材的年级跃动。相同的一个题材给不同的年级写,使静态的题材变成动态,让一题多写成为一种新的作文指导形式。

一堂多上的课,却引发了我多重的思考与探索。用这样的课堂催化更多更优的课堂,这样课堂才会拥有丰富的内涵,才会保持无限的张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