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佑成 (湖南医药学院)
地方普通高校执行力文化是指地方普通高校执行主体所共享的关于“执行力”的价值观、信念以及行为准则的总称,是把“执行力”作为所有领导与管理活动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它是蕴藏和产生执行力的土壤,是培育和提升执行力的温床,也更是校园精神和校园气质的灵魂所在。[1]由此,医学高校执行力文化是指医学高校执行主体所共享的关于“执行力”的价值观、信念以及行为准则的总称,是医学高校校园精神和校园气质的灵魂所在。当前,由于诸多原因,医学高校执行力文化存在执行无精度、无效度、无信度、无尺度、无速度等问题,严重影响医学高校领导与管理活动,严重制约医学高校高质量发展。
精细化执行是精细化管理的灵魂,执行精度是衡量无障碍精细化执行的核心标准。医学高校自身在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管理行动、管理细节、管理应变等方面的不成熟、不成型性决定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粗放、执行滥造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执行既非此非彼又亦此亦彼、既无此无彼又可此可彼,确实精确性。如在执行学校教研、科研成果奖励暂行条例时候,由于对“核心期刊”的认定标准不精确,直接导致学术论文奖励工作不精确,进而直接影响教师从事教研、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孙绵涛教授认为,教育管理活动效能包括教育管理活动效率与效益两方面,是效率与效益的乘积。[2]而执行是教育管理活动的关键环节,执行的效率与效益的乘积,是决定整个教育管理活动效能的重要砝码。执行效率是指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所产生的执行效果之间的比率,执行效益是指对执行结果的评价,其衡量主要标准是执行结果接近目标的程度,执行效能是执行效率与执行效益的乘积,执行效度是执行效能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包括执行活动效率与效益两方面内容。医学高校执行无效度,执行缺乏效能性主要体现在决策层不能做正确的事、执行层不能正确地做事、操作层不能把事做正确。如有些医学高校由于办学指导思想不科学、发展思路不清晰,导致执行成本高、结果与预设目标偏离度大,社会评价度底,市场竞争力弱化。
执行信度是指执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信度直接决定各类政策执行的公信力程度,而政策执行公信力是整个学校的影响力、感召力、竞争力、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它是医学高校办学治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客观结果,反映着广大师生员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满意度、信任度和忠诚度。但由于某些医学高校各类政策执行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各类执行主体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尚未完全树立,致使各类政策执行结果信度极低,缺乏可靠性。如某些医学高校由于刻意追求办学规模的膨胀而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进行超负荷招生,使得该类院校主管部门公开声明各单位不得接收该类院校实习生。
在各级政策文件及会议精神过程中,各部门执行尺度纷繁不一,拔高或降低标准有之,曲解或误解内涵有之,尤其是在需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进行创新的问题上,诸多执行主体“变通”过度、“创新”过度,扭曲执行、主观执行,使执行的严肃性大打折扣。如有些部门违反采购工作规定和程序,擅自代表学校签订合同、协议,导致采购价格严重偏高,造成学校利益受损。
执行主体在执行过程当中,拖沓磨蹭,习惯慢半拍和踢皮球,喜欢将不是问题拖成问题、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大问题拖成不了了之,经常以各类借口延误最佳机遇、滋生矛盾,严重影响执行速度,进而影响工作时效。如按学校有关规定,各部门应在每年12月中旬上交计划和总结,但有些部门总是抱怨因工作忙碌被拖延症搅得一团糟而一拖再拖,校办公室不得不求爷爷拜奶奶,三番五次求这些部门负责人及时上交计划总结,以致到第二年3月才能勉强上交,这严重推延了学校本年度总结及下一年度计划制订工作。
医学高校要在“医教协同”乃至“双一流”建设中取得比较优势,需要从培育仁术文化、诚信文化、服务文化、务实文化、创新文化、自觉文化、机制文化等路径入手,着力提升其执行体系运行效能,保障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期实现。
医学高校仁术文化是由“医学高校人”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其最终的目标是“医学高校人”的内在精神与人格的养成和释放,在历史的凝练中积淀出其特定内涵,表现为与非医学高校不同的校园文化特质,成为医学高校生存发展的名片与代码,医学高校仁术文化的灵魂是“诚”与“精”,“诚”指医德诚爱、诚信,“精”指医术精勤、精湛。[3]医学高校培育仁术文化,必须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大层面,构建传承、引领、凝炼、积聚、创新五大机制,搭建管理、教学、科研、医疗、实践、服务六大平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提升仁术文化的系统培育力,实现仁术文化培育的网格化。
医学高校是培育诚信的示范区、实施诚信的辐射源、传承诚信的加速器。医学高校诚信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信奉并实践的以诚实无欺、讲求信用为核心的价值理念系统,具体表现为人人知诚信、事事图诚信、时时讲诚信、处处用诚信。培育以诚实守信为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文化是医学高校又好又快发展之根基、是医学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根本。医学高校要着力塑造政治诚信、医德诚信、医术诚信、法律诚信、经济诚信等方面的诚信环境,致力于营造至真至诚、笃实守信、不欺诈、不隐瞒、不作秀等方面的诚信氛围,大力实施管理、教学、科研、医疗、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诚信实践。
医学高校服务文化是建立在医学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形态基础之上的校园文化体系的一种感受载体,是该高校的经济素养和气质的外在表现,是师生在服务互动中体现学校价值观、使命感、责任感的集中表述,其内核为“仁”与“礼”。医学高校要开启培育服务文化的大门,凸显“仁”与“礼”的服务文化内核,最为关键的奠基工程是在坚守“爱生如子”理念基础上,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成人、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一切为了学生成业、一切为了学生成功”的育人宗旨,努力构建服务型、民生型医学高校,因为人才培养是医学高校的根本,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
“务实”是广东文化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是岭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正是凭着“务实文化”的指引,坚定地执行“实用主义”发展观,在全国取得了经济一马当先的领先地位,确立了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作为高素质医卫人才繁衍基地的医学高校更要培育务实文化,以务实文化引领整个校园文化。培育务实文化,就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着力构建授真知、求真学、作真人、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效的良好氛围。医学高校培育务实文化的三个关键分别是:一要求生存发展之真,务长期艰苦奋斗之实;二要求高等医学教育规律之真,务科学发展之实;三要求社会价值最大化之真,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之实。
创新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是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的文化实践,具体表现为思想观念、认知方法、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制度模式等方面的提升或蜕变。医学高校要又好又快发展,根本是改革创新,灵魂是培育创新文化。医学高校培育创新文化的路径主要涉及培育创新理念、培育创新制度、培育创新行为、培育创新载体、培育创新环境等方面,特别是要鼎力培育“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在创新”氛围,真正使“创新”内化为全校师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
校园自觉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信奉并实践的以主体自觉为根本特征的文化价值体系,具体表现为对执行地位认识高度觉知、对执行规律高度觉悟、对执行责任担当高度觉醒。医学高校培育自觉文化,就是要通过构建各类载体、搭建各类平台、创建各类机制,着力培育全校师生员工的主体执行自觉性和主体执行觉知、觉悟、觉醒能力,让主体自觉升华为全校师生员工的思维品质、实践精神及文化认同。
孙绵涛教授认为,机制是事物或现象各部分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4]而文化是一系列习俗、规范、准则、观念及信念的总和。校园机制文化就是全校师生员工关于事物或现象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的共同观念、信念及规范、准则的总称。医学高校培育机制文化主要要从培养机制意识、拓展机制内涵、创新机制形式、理顺机制关系、厘清机制方式等方面入手,努力营造人人懂机制用机制、事事建机制靠机制的良好氛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