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时间:2024-05-04

黄琳庆 张佳森(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通俗的、流行的、现代化的语言在大众中进行宣传,使其被大众所掌握、理解和接受,并最终使大众能主动地将其内化于个人心中的思想指导,外化于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规范。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辅相成。这就是把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其通俗化、生活化,更好地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并最终能为被广大民众所用。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

(一)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学习科学有效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它有助于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习科学有效的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方法体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分析、解决和改造世界上复杂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意识,减少盲目性。

(二)内修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成果,培养思辨创新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发展的需要和体现,其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揭示了中国不同时期和阶段的历史使命,也为我国不同时期和阶段的发展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指引。大学生正处在培养和形成三观及思维模式的关键时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有助于形成辩证思维和方法论。掌握其基本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大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和社会,如何对待和处理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主流思想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强调修炼和实践,足以看到其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性。大学生对其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是对中国梦继承者培养、教育和改造的重要任务的贯彻。大学生作为新一代,肩负着国家的希望和责任,责任是动力,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的责任和力量来学习和实践。每个青年大学生都应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个人世界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其转化为个体的情感和行为寄托。

(四)实践***关于中国新时期的新思想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的新时期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的最新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成就,是对新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和方针的战略部署。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学习这项最新理论成果,是对党和国家指导方针的坚决拥护和支持,是将党的理论政策实践化的过程。

二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中,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意义

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事件主体的本质,在事件发展的进程中人的能力、功能和地位,以及人作为主体的前提和根本。它是主体在这一事件进程中自主、主动和创造力的体现。没有积极能动的主体,就不可能建立起具有活力、旺盛生命力的实践活动。因此,在高等学校中普及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作为主要的接受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把灌输和被动接受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主动学习和探索马克思主义,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在高校的普及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自主学科意识,有利于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规范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觉主动性,积极理解、研究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有利于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感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积极向老师提出疑问,谦虚求教,并积极主动与老师进行相互研讨。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个人精神指导,最终将其付诸实践,从而促进其在高等学校中的普及和大众化。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维和创新能力在高校的普及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其创新精神。大学生创造性地改造旧事物,完成旧事物的超越,创造出与外界不同的新事物。首先,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可以有效地运用其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包括一些DIY、废物利用、智能小改装等,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其次,有利于大学生思辨精神的培养,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理论认知的超越,使“旧”我转变为“新”我,实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同时也对自身进行改造,使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将其知识及思辨精神灵活运用。总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中的普及和大众化。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积极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主动性,有利其在高校的积极发展。首先,大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愿望、动机、热情和态度都是强烈而积极高涨的,更能合理地协调好学习的时间和顺序;其次,大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作为个人的指导方针,与各自的学习、生活方式相融合,使其能充实到个人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加以理论联系实践的进行改进和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积极发展。

三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普及和大众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途径

(一)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原理的认识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要求其自觉主动学习和积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原理。自主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直接最主要的接收、学习知识的前提,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更是漫长生涯的必修课。首先,大学生要利用高校课堂教育,在老师的引导下,理出一个清晰、系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在学习中要实时主动地把遇到的疑点、难点向老师进行询问,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跟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探讨,便于问题得到快速解答。其次,大学生要通过课堂的集体讨论,直接就当今社会发生的各种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并集思广益想出应对措施。

(二)培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意识,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

培养大学生主流价值意识,就是要求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主流价值意识的培养,首先是大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并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大学生要肩负起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使命和责任,应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通过现象来认识本质。首先,辨析出社会主流价值意识,汲取正能量,明确方向;其次,大学生要时刻关注国家的时事政策,关注世界局势,从个人和身边的小事做起,坚决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维护国家形象和利益,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再次培养其主流价值观的意识,要求其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通过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其能力和成就,创造其自我价值,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人生意义。

(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求大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的思维力和创造力,将其融合为新时代的创新能力,学习科技创新,适应人工智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大学生在高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首先要运用联想性和发散性思维对课堂理论和社会实例的进行分析探究,主动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提高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优化和协调个人社会关系,促进个人综合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培养和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其次,要求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全面发展方向,用先进的文化陶冶个人情操,用先进的理论知识充盈个人的思想,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践行创新能力。

(四)培养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要求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最终实现知行合一。首先,大学生要培养和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对其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从而从思想上培养和强化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和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其次,要求大学生在行动上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实践和运用,主动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去,要勤思考、乐发问,并主动去发现问题并找寻答案,提高个人处理问题的主观能动能力。再次,要乐于对社会存在的热点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和相互探讨,善于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对生活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