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失落及培育*

时间:2024-05-04

金东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力量。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以及培育途径至关重要。

一 文化与文化自信

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其在各个历史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根植于民族心理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文化作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首要来源,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影响范围。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影响舆论声音、国家政策甚至法律。

第二,文化作为吸引力,是一个国家确立国际地位、扩大影响的重要方式。在国际关系领域,霸主地位往往是通过两种方式来获得:武力威胁或者文化怀柔。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欧洲的封建中世纪的历史表明,国家想要获得长久稳固的权力,主要手段是文化怀柔,即通过文化吸引力来影响他国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设定,以实现自身的目的。文化吸引力的基础是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念。一个国家拥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积极向世界各国宣扬本国文化,遏制外来文化的侵蚀,增强本国文化魅力。

第三,文化作为凝聚力,是一个国家凝神聚气、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文化的导向就是凝聚民心,促进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遭到过异族的入侵,也曾面临民族危亡,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团结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之奋斗,才使得中华民族延绵不绝。

文化的繁荣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有强烈的文化自信。***总书记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3]纵观世界历史,一个民族的兴起往往与其文化的兴起密切相关,其衰败也与文化的衰落相伴随。我们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不可回避的是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深刻的认知和认同,并相信该文化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这种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就是文化自信。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对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和文化强国的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因素影响之下,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文化自信的失落。

二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失落

文化自信不是无源之水,它根植于大学生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表现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自信心。然而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缺乏必要的认知,对民族历史和文化认同感不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未来发展持消极态度。

(一)大学生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缺乏必要的认知

大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历史文化教育,著名历史事件和人物、古典名著和作品、传统习俗和节日应耳熟能详,然而实际并非如此。

有学者曾对国内某工科大学生进行历史观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对最基础的历史问题不太熟悉。如,调查者在问到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时,作为单选题,答对率仅54.08%。[4]尽管这一调查针对工科大学生,但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大学生的历史认知状况。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学生的认知也很薄弱的。有学者在调查安徽省某大学本科生时数据显示,42.7%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一点不懂,有所掌握和精通者更少。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仅有13.9%的大学生认为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5]由此可知,该校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和内容都不熟悉。

这种情况在笔者的访谈中得到了证实。在访谈中,很多大学生以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到自豪,却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典故、文化作品以及传统节日。过半大学生对于三国历史比较陌生,所了解的人物和故事仅限于中小学教材;过半大学生没有读过《道德经》《五蠹》《过秦论》等名篇佳作。他们表示,阅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果不考试,他们并无阅读的兴趣。

(二)大学生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不强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纷繁复杂,海量信息铺天盖地,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削弱了大学生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曾有学者在三省市对一千多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多达80%的学生最喜欢的节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而对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表示“不关心”、“没兴趣”。6除了中秋节、元宵节和春节这样特别重要的节日之外,许多在中国古人看来极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几乎已被大学生淡忘,如三月三上巳节、七月七乞巧节等。

在笔者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大学生们更愿意接受西方文化已成突出的现象:感兴趣的影视作品是日本动漫、韩国综艺及美国电影。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以及考证之外,同学们很少进行课外书籍阅读。面对疑惑,大学生更愿意求助于网络。碎片化、娱乐化学习导致大学生的思维缺乏深度,文化缺乏认同。

(三)大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信心不足

尽管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此感到骄傲,然而对于祖国文化的未来,很多学生却并不乐观。

上述三省市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坚信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方面,27%的大学生认为“外国文化比较先进、中华传统文化前景不容乐观”、31%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终究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被外国文化取代”。58%的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未来缺乏信心,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与时代不相吻合,终将被取代。这一结论与大学生缺乏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知、认同相互印证,令人担忧。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根”与“魂”。“根”断了,“魂”丢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将缺乏精神动力。

三 大学生文化自信失落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失落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另外还包括大学生参与热情得不到满足、西方文化的冲击、大学思政课实效性不强以及大学生狭隘的实用主义思想等原因。

(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尽管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8551美元,是美国的14.20%。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对发达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了如指掌,能够明显感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从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薪资来看,美国中等收入者月薪约为3500美元,远超我国薪资水平。薪资水平的反差,很容易激起大学生对发达国家的羡慕之情,从而动摇文化自信。

从国家影响力层面来看,经济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更有影响力。据美国《纽约时报》称,美国政府向厄瓜多尔施加经济压力,迫使厄瓜多尔放弃了由其牵头推动的支持母乳喂养的决议。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归根结底要靠实力说话。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这一现实是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根本原因。

(二)大学生参与热情得不到满足

大学生思维活跃,对国内外事件非常关注,并希望能有恰当的场所发表意见、表达关切。中兴事件、“一带一路”倡议、中美贸易战等,都是大学生热议的话题。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参政热情很高,男生经常关注国家政治活动的比例为91.4%,女生是72.6%。7然而与大学生参政热情相对应的是,其行使政治权利机会很少。

我国公民正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主渠道是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这种常规性的参政议政极少有大学生的参与。大学生对国内外政治事件的思考和评论主要以天涯、知乎等非正式的网络平台来表达。参与渠道的不畅削弱了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三)西方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以来,各国之间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置身事外。随着商品的流通,附着于商品的文化也在全球传播开来。在当今世界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权格局下,以西方强势经济实力为后盾的西方文化开始在全球广泛传播开来,对我国主流文化产生强烈冲击。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文化正一步步侵蚀着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深受影响。

在西方势力的鼓动下,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中心论在社会上广泛流行,通过否认历史,抹掉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使中国按照西方的模式走下去。西方文化冲击是造成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不足的直接原因。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导致目标达成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正式渠道,然而大学生却对思政课的偏见非常严重。在笔者访谈中,学生曾直言不讳声称“思政课就是洗脑课”,“课本上每句话都能看懂,可是我不信。”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思政教师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拘泥于宣讲教材内容,将会加剧学生的厌烦情绪。在2018年6月笔者参加的某次省级思政教师培训交流会上,有教师痛陈学生严重的逃课行为,有的班级学生逃课率竟高达50%。

学生缺乏积极性,教师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都会造成思政课知识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巨大鸿沟,教学目的难以实现,这是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重要原因。

(五)大学生狭隘的实用主义思想

很多大学生提到,不需要考试的书基本都是不会看的、学习的目的是有用。了解祖国历史和文化有什么用?缺乏宽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紧盯着眼前的得失,是大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缺乏了解的重要原因,从而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是一个艰巨而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主体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政府:要坚定不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拓展公民参与渠道

首先,经济基础对文化自信的培育有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搞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扩大国内市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改善国内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状态。其次,拓展公民参政渠道,培养大学生的参政意识。政府应在修改法律、制定政策、司法审判过程中征求公民的意见,吸纳公民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满足人们的参与需要,增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

(二)社会:要引导舆论方向,培育公共意识

社会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引领者和风向标,应该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时代特征来宣讲中国故事,用多重视角看待中西方差异,用纵向对比来展示祖国近百年来的巨大成就,在社会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监督部门应设置一定的淘汰机制和追责机制,管控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的媒体,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扰,从而引领社会的理性思考,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妄自尊大。

(三)高校:要严守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培养大学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关键场域,教师是学校引领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的引路人。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要坚定对国家主流媒体意识形态的捍卫。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到校风校级,从教材管理到教学管理,都应该坚守阵地。一旦发现错误、不良甚至反动的思想,要坚定不移地与之作斗争。

高校应扩展大学生的公共事务参与渠道,使其积极参与到大学决策和事务管理中。如,大学生守则和班级章程的制定、道路和亭台楼阁的命名以及食堂物价的听证等,给大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培养大学生对学校及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教师:要坚定立场,丰富知识储备,掌握语言艺术,引导学生形成开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

高校思政课责任重大,其主要工作是引导大学生认识国内国际形势、为其宣讲党和国家的主张。高校要始终明白是自己的育人工作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做到传播真理、塑造灵魂。

作为思政课的直接执行者,思政教师直接决定了党和国家的思政工作能否真正落实。思政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让思政课在立场坚定的情况下,内容丰富起来,语言生动起来,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使其真学真懂真信。首先,思政教师必须有坚定的立场。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尊重道德规范、捍卫历史真相。其次,思政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课堂上能用古今中外大量丰富的案例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使学生心服口服。再次,思政教师还要有讲话艺术。例如,鹬蚌相争、触龙说赵太后等此类故事中表现出的迂回婉转的表达、欲擒故纵的技巧、欲扬先抑的手段都是思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学习的语言艺术。最后,思政教师还需要打开大学生的视野,放眼长远,不计眼前一事一物得失,让他们认识到历史文化修养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多读书多学习,“风物长宜放眼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