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袁仕理 (福建柘荣县第三小学)
近日,笔者随同福建省名校长后备人选培养对象一行近70人来到了重庆,考察特色学校的创建情况,在听报告、访名校、勤互动等过程中,有了很多新的感悟。
“特”,指的是不一般,与众不同;“特色”指的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对于学校而言,“特色”就是学校文化最本质的标签。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是没有灵魂的学校,自然无法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诗意栖居地。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都认为特色学校就是“特长项目”“特色学科”。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我们认为,“特色学校”就是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过积淀自然形成的教育教学文化外显,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先进性等特征。学校特色化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既有量的体现,也有质的变化,它不仅仅是少部分人参与、受益,而且会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成为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区共同追求的目标、理念和自觉行动。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特色学校,是时代赋予学校管理者的崇高使命,是学校发展的理想境界,是办学者的至高追求。建设特色学校,有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在社会发展层面上,能够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二是在学校发展层面上,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三是在人的发展层面上,有利于发展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教育来说,有一千个学生,就会有一千个色彩各异的梦;有一千位教师,就有一千般风格迥异的课堂;有一千所学校,就有一千种个性鲜明的思考与实践。学校特色体现在哪些地方?如何构建特色学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重庆市多所名校参观学习,观摩特色打造下的一校一品,领略教育路上的独特风景。
特色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学校理念、特色应一脉相承,只有将特色项目与办学理念相结合,让理念和实践挂上钩,学校才能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例如,重庆市滨江小学以校史为根、理念为魂,通过对学校厚重历史的梳理,提炼出了“精耕细织”的办学理念,并在学校管理中加以实践。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着精细管理的理念,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进而通过课程文化的构建,打造学校的文化品牌。
学校特色化的主体是课程的改变,只有先改变课程才能改变教师,教师的改变才能促进学生的改变,最终涵育出充满活力、富于内涵的学校文化。例如,重庆市中华路小学以“知行合一、养成公民”为办学理念,以“关心天下事,做好身边人”为校训,构建“公民养成教育”课程体系,提炼出公民养成教育课程的三个维度,课程构建的四大方式,构筑了四大课程群。其课程统整方式及完善的课程体系使学校文化深深根植于课程之中,使学校特色发展有了合适的土壤,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特色学校的理念要通过管理制度等载体得以落实,通过环境文化显现出来。例如,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以“珊瑚最红,孩子最亲”为办学理念实施了“亲亲教育”,其大气美观的校园环境、简约现代的建筑风格、先进的教学设施、亲和人文的管理制度、规范+ 个性的办学行为、丰富多样的体验拓展课程……一所管理与环境皆上乘的学校,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学校的特色化过程,其实就是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改变过程。例如,重庆市南开小学创立于风雨飘摇的1938年,创办者张伯苓先生以“爱国”为核心理念,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作为校训,薪火相传,铸就辉煌。新时期以来,学校管理者重新审视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让“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找到了落地的声音。学校的发展理念成了广大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校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与精神面貌正是品质南开的具体表现。
总之,一所有特色的学校,环境总是宜人优雅的;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学习空间总是灵动、多变的;一所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总是立体、多元、充满选择性的。它能使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意志、品质都得到发展,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让教师体验到作为教育人的尊严和幸福。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特色学校建设,我们还在路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