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开展主题班会,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2024-05-04

许旭 (江苏海安县海安镇仁桥小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对美好社会的表述,阐述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下时代发展要求的浓缩与结晶。学校教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小学生的思维之中,让学生逐渐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小学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可以诵读经典、分析案例、实践活动等主题的班会中对学生进行定点讲解,帮助学生价值观念的初步形成。

一、讲述经典,渗透爱国思想

农村的设施条件相对落后,使大多数小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国学经典,也就无法对传统价值观——“仁义礼智信”有更深入了解。班主任可在主题班会中,讲述国学经典的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感染,产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让他们的爱国情怀得到启蒙。

例如,在临近端午节时,开展“纪念屈原”的主题班会,教师可首先提问学生“喜不喜欢吃粽子?”和“谁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后,开始对他们仔细讲解屈原的故事,尤其是劝说楚怀王联齐抗秦,之后遭到迫害并流放,还有投江之前与渔夫的对话三个情节。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使学生体会到屈原的胸怀大志,高尚节操与报愿望,深深地受到屈原人格魅力的影响,认识到个人的生存依赖于祖国的生存,当祖国受到欺凌时,自己应挺身而出报效祖国,保护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同胞。在班会的最后还可让学生们自由表达对故事的理解,让学生在这种有意识的思考中逐渐形成爱国的思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众多的历史典故来教育学生,班主任通过进行国学经典讲述,可让学生很好地传承先人留下来的精神遗产,逐渐变得有文化、有涵养,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并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二、分析案例,渗透诚信意识

如果小学生从小就经常撒谎而不改正,长大后就会变成一个满口谎话,不履行诺言的人,既不利于自身也会危害他人。班主任要在主题班会中通过分析,对比案例,讲述撒谎的后果,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诚信意识,认识到“人无信不立”,成为一个诚实善良的好学生。

例如,班级的小刚同学借了小李同学漫画书并承诺几天后归还,几天后小李向小刚索要,小刚想将书据为己有,拒不承认借过漫画书,于是两人就打了起来。班主任可借此案例分析,失信于人会造成别人对自己的不信任,不仅遭受到别人的唾弃,还会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得不到帮助,从而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也要举正面例子进行对比,如有次让小王帮忙买作业本,等了很久也没见回来,以为他忘了嘱咐的事情,小王回来后问过他,才知道学校代售点作业本卖光了,是他去了很远的地方才买到的,班主任奖励他一个作业本并公开表扬他做事守信靠谱,让有诚信的学生能得到直接利益还能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以他为榜样鼓励学生讲诚信。

班主任仔细分析案例,让学生明白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还是利益问题,当自己不守信时招来的不仅仅上道德上的谴责,更带来自身利益受损,要承受失信带来的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让他们认识到失信于人有多么大的危害。

三、组织实践,渗透法治理念

中国有句古语:“无规矩不成方圆”,这说的是什么事都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什么都做不成。对小学生渗透法治理念就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遵守规矩,有自我约束的意识,如若不然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让他们从小就树立“法律的是最低的道德”的思想,在以后的生活中绝不跨越法律红线。

例如,班主任可在“法制普及”主题班会上组织法制知识竞赛,让学生们事先学习一些法律的小知识,然后再通过有奖竞答的方式普及法治知识和理念。其中问题应该有难有易,简单的如“可不可以随便拨打报警电话?”较难的如“偷窃他人财物会犯什么罪?”小学生的法治知识虽不健全,但对简单问题还是可以回答的,对于较难的问题正是主题班会的目的,小学生在奖品的调动下会积极参与活动,开动思考,整个过程中会无形中渗透法治观念到学生的思维中,慢慢使得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法治的种子,让他们在以后生活中时刻警醒,在做事之前仔细考虑是否违法,能避免他们误入歧途。

法治知识是枯燥的,单纯地通过讲解,学生提不起兴趣,也就无法谈及法制教育了,教师可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主动吸收法治知识并指导为自身行为,达到“心中有法,行为有度”的境界。

班主任想要在农村小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就必须渗透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从小就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追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帮助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青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