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SWOT分析法的翻译工作坊实践研究*

时间:2024-05-04

近年来,科技发展对翻译课堂及翻译工作机会的冲击愈加明显,传统翻译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所需,翻译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模式很受推崇,普遍夸大其优点,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表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完美的,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待,取长补短,不能盲信盲从。

本文采用了SWOT分析法,基于两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两个英语本科翻译教学班,实施了不同的课堂及课外实践教学,并进行了对比研究,对翻译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以期最大限度地利用该方法的内部优势和机会,使其劣势与威胁降到最低,同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翻译教学及翻译工作的深化开展。

一 术语界定

(一)翻译工作坊

根茨勒(Gentzler)将其界定为“类似于某种翻译中心的论坛,在该论坛上,两个或两个以上译者聚集在一起从事翻译活动”(1993)。Wolfson认为其帮助参与者不仅掌握翻译技能或技巧、吸收来自外部世界的知识,而且获取关于文本的态度,即处理文本的方式,这种方式可用作将来从事职业翻译或专业翻译的模式(2005)。

李明、仲伟合认为,“翻译工作坊”就是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进行见仁见智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通过不断协商,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2010)。

(二)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网络检索发现:多数人认为,该方法由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态势分析法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其中 S、W 为内部因素,O、T 为外部因素。此方法有助于确定研究对象的定位,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内部优势和机会,使其劣势与威胁降到最低(智库·百科)。

二 翻译实践教学现状

(一)传统翻译实践教学

传统翻译课堂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多数被动地聆听老师讲授,然后完成老师们布置的作业。翻译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围绕翻译理论与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展开,多以词、句、段的翻译练习为主。近年来,篇章练习增多,也开始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结果的影响。

(二)翻译工作坊实践教学

该教学模式多采取学生自由组合、分组研讨的工作坊形式。教师提前把翻译内容给学生,最后收集每组学生组内的最终译文,并进行相应的评判。

三 翻译工作坊研究现状

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篇名中含有“翻译工作坊”的论文就多达105篇,以“翻译工作坊”为关键词的有87篇。可见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翻译工作坊”的研究越来越多。其理论日益成熟,影响也逐步扩大。

其中,Wolfson认为:翻译工作坊“将理论和实践融于一体,将翻译作为艺术和科学的统一体而全方位地观照翻译”(2005)。李明、仲伟合认为:翻译工作坊教学的目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翻译过程为导向,通过让学生大量接触各类真实的源语文本并对它们进行实际翻译操作,让他们充分了解翻译过程和步骤,掌握翻译策略,不断提高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水平,逐渐掌握相关领域(如商务领域、法律领域等)的专业知识,并学会使用专业术语,培养其自主性学习能力以及变通和探究的能力,掌握翻译参考工具娴熟运用的能力,并最终提升其跨语言文化的交际能力和作为译者的综合素质(2010)。

目前相关研究普遍表明:相比较而言,“翻译工作坊”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将其引进翻译课堂,不仅是对传统模式的大胆创新,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职业翻译素养,因而值得在大学翻译教学中大力推介。但一味宣扬其正面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他方面,而且目前几乎没有学者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

四 实践调查问卷分析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两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两个英语本科翻译教学班,对翻译工作坊的优势、机遇、劣势、威胁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分析。笔者对某二本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以个人问卷及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67份,收回问卷67份。

从问卷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们对翻译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反馈意见也相对比较集中。他们认可翻译工作坊的优势与机遇,同时也指出其劣势与威胁。

(一)翻译工作坊的优势与机遇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60%的同学承认其优势及所提供的机遇可能性。他们了解该教学模式聚焦于合作、互动、交流,集目的性、协作性、互动性、实践性、真实性等于一体,实践场地多为教室,也有其他配备了电脑、多媒体设施、可上网的场地;团队成员可进行角色分配,根据翻译内容分配每人承担的工作任务。

该实践能够集思广益,的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沟通、协作以及翻译等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翻译往往是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也可培养学生的搜商,即,辅助锻炼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这在大数据时代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另外,翻译可采用所承接的翻译项目材料作为原始材料,因此,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的行业的资料,加强学生对其中某行业术语及过程的了解,琢磨不同材料翻译的处理方法技巧等。同时,在与不同行业进行资料翻译的时候,可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系,扩充人脉关系,为自己的未来开拓一条新路。

(二)翻译工作坊的劣势与威胁

首先,其劣势主要体现在:翻译工作坊的开展,必须由教师或某个学生负责专门组织,否则,组织不好的话,将会是一盘散沙。常见的情况有:成员间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个别成员不独立,一遇到问题就想求助别人;有些成员(82%)承认自己曾经浑水摸鱼,没有任何实际贡献;成员之间意见难以统一,人多嘴杂,很多时候都是自做自事,互相没有协作,团队精神没有体现出来,反而降低效率;最终的译作往往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准确性也有待再次商议,甚至有的时候完全是一家之言,其他学生根本没有真正地参与。

其次,对学生个体而言,该模式有威胁:尤其是该模式会占用较多时间;翻译成果易被别人窃取;当意见不合、处理不当时,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当内容太难,不好翻译时,大家互相推诿,不配合;会让学生迅速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差距,造成心理落差,自信心倍受打击。

另外,从针对翻译工作坊进行调查问卷的统计数字来看,劣势与威胁如下。

1 学生认为翻译工作坊的开展对他们提高翻译能力、节省翻译时间、提高翻译效率、理解翻译理论、提高学习自觉性、提高翻译成绩帮助不大的比例分别为29%、34%、30%、39%、40%、24%,因部分学生有意迎合老师的虚荣心,几乎对所有选项都表示满意,故实际上,比例应该会更高。

2 在遇到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时,“一起讨论”的仅占40%,采取“自己查资料”“待别人解答”或“忽略”态度的比例分别为43%、17%。

3 只有18%的学生表示喜欢该模式;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太浪费时间;40%的学生不愿意倾听其他成员的翻译意见,根本不进行翻译,或者一味相信自己的翻译;只有5%的学生表示对翻译学习很有兴趣。

从以上数据可见,在这两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里,实际上多数同学不喜欢这种形式的教学。他们认为这既不是传统模式,又不是实地训练,更多的是大家扯闲话,互相耗费时间,很难生成质量很高的译文。

综上所述,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工作坊”实践模式并非如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操作起来得心应手,效率高、效果好、准确性高、欢迎度高,而是在其具有优势和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劣势与威胁,且所占比例相当高,较难驾驭。该模式应用在工作环境中更为恰当。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想使用该模式,首先还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关键的是必须要求学生先行个人单独完成自己的翻译任务,然后再进行工作坊翻译讨论,进而针对靠个人力量无法完成的部分进行专门讨论,这样既保证学生进行了翻译训练,也锻炼了其搜商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保证了译文的正确度、准确性。

另外,如果可能,建议采取企业现场翻译实践教学,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翻译行业的现状及前景、译员的职业生涯,解答对翻译行业的疑惑,介绍从事翻译需要的辅助工具及软件,使学生们尽快熟悉企业环境及相关工作流程,即,培养学生满足当前社会所需的翻译能力,成为“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翻译实习体验的同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前辈、同事们的经验教训,提高翻译及工作效率。

[1]Gentzler,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Routledge,1993.

[2]Wolfson,L.The Contact between Text,Mind,and One’s Own Word in a Translation Workshop [J].Translation Journal and the Author.At:http://accurapid.com/journal/34workshop.htm,2005.

[3]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4).

[4]MBA智库·百科.SWOT分析模型[OL].[2018-03-04]http://wiki.mbalib.com/zh-tw/SWOT%E5%88%86%E6%9E%90%E6%A8%A1%E5%9E%8B.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