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养成的重要性*

时间:2024-05-04

经过对知网等数据库的检索,对人民网等网络媒体的观察和分析,及对江西省十所高校进行的调研,对随机抽查的一百名已在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实际状况的调研,充分肯定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 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含义及特征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含义

对于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素质研究较少,如,王东等(2012)从企业需求视角上开展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徐晓慧(2009)认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实现人生理想的一个重要路径,要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对接,就必须从决心、潜心、恒心、正心四个维度着力夯实基层就业、基层锻炼、基层成才的奋斗过程,为理想实现进行量的积累;曾献辉等(2014)认为基层就业素质是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关键,高校如何加强素质培育、基层素质教育是其必需面对和解决的首要任务。这些论述均未对基层就业素质进行科学定义。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基层就业是指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引领和服务保障,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因此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可定义为高校毕业生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环境中,为了良好地开展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所应起的作用而需要的基本素质,也包括大学生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特征

1 基层性

基层性是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的最基本特征。大学生基层岗位主要处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工作环境中,包括大学生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其基层性均异常明显。这种基层性特征要求毕业大学生要有勇于从基层岗位上一点一滴做起,把基层岗位上所有事务处理到位,真正起到基层岗位应起的基层作用;以及通过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打拼,逐步发展壮大自己,以更好地为基层百姓谋福利,与基层百姓共图发展。

2 艰苦性

基础岗位往往需要毕业大学生做到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的艰苦性特征不言而喻;大学生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也离不开艰苦奋斗,缺乏了艰苦奋斗精神,想有所作为那是天方夜谭。尤其在边远的穷困地区,这种艰苦性特征表现尤其强烈。只有经历了基层岗位工作中的艰苦,毕业大学生才能最终养成基层就业岗位所必须的综合素质;只有经历了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中最艰难的打拼,才能在以后的事业发展中顺风顺水。

3 特殊性

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有别于其它就业岗位所具备的素质特征。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工作环境、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要求毕业大学生必须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如,应有强烈的基层就业观念,应有很强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等基层就业素质,这种素质上的特殊性迫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都应努力促使自身具备优秀的基层就业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基层就业岗位职责,才能在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中取得成就。

4 创新性

创新性也是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的主要特征。基层岗位工作的开展不能总是按部就班,应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才能更好地适应基层岗位的要求;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更是要求毕业大学生必须拥有敢于创新的素质。基层就业岗位具有其工作上的特殊性,尤其是因为基层岗位密切与群众相联,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更好地做好各项为民服务的工作,这就要求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必须具备创新性特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千千万万的创新性人才,尤其基层就业关乎到国计民生,如果每一个有志于从事基层工作的毕业大学生在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必然更有助于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5 信息化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已经步入数字化时代,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趋势明显。大学生如想在基层就业岗位上有所作为,必须顺应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这就要求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必须具备信息化特征。在基层就业岗位各项工作的开展中,毕业大学生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基层工作进行梳理、分化、设计、实施、统计、分析和总结,离开信息化手段,停留在传统的事务处理方式方法上,势必会影响到基层工作开展的进程和实效;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大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成效也就会大打折扣。

二 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养成重要性的主要体现

(一)国家层面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响应号召去基层就业,大学生必须注重基层就业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以真正承担起社会主义事业主力军的重要责任。在就业观念上,一必须以国家大局为重,二同时考虑自己个人兴趣爱好及就业意向,两者相结合才是最佳选择。如以“助学代偿”政策为例,针对于鼓励毕业大学生去中西部的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现状,国家实行了“助学代偿”政策。通过对江西省十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研及对在基层就业的毕业大学生的调研,能够响应“助学代偿”政策,并坚持工作到服务年限的不多,且过了服务年限仍能继续留在艰苦边远地区的更少;这些毕业大学生家人中支持其响应国家政策的很少,非常赞成仅占4.67%。在“在您看来,国家鼓励大学生下基层最主要的目的是”问项上,很少有大学生选择的是让大学生扎根基层,为基层输送人才,仅占41.21%,或选择的是影响基层的观念,带动基层的发展,占19.27%;在“如您选择到基层就业,那您受哪个因素影响大?”问项上,很少有大学生选择的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农村建设,仅占8.04%;在“哪些优惠政策会让您产生去农村工作的倾向”问项上,大学生选择完善农村的产业结构,有更多的职业选择这项的比例也只有63.65%。这些问项的调研表明很少有大学生吃透国家在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上的政策和深意,国家在宣传推广上应加大力度,使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理解更深更透,才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主选择基层就业的意识,同时,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提高自身基层就业素质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层面

在“如您选择到基层就业,那您受哪个因素影响大?”问项上,学生选择就业压力导致城市求职难这项占据了26.91%;在“如在大城市一直找不到就业机会,您会选择到基层就业吗?”问项上,有28.3%的学生选择是不确定;在“您愿意自主创业吗?”问项上,只有10.03%的学生选择的是非常愿意;在“您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问项上,48.36%的学生选择的是资金;在“您有出国深造的打算吗?”问项上,20.75%的学生选择的是有。这几个问项调研结果说明社会在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上的力度不够,在将大学生和基层就业单位联系上做得也很不够,这也很不利于大学生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不少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不得不选择去国外学习深造。社会实践是非常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基层就业现状并树立起正确的基层就业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社会应尽可能给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尤其属于基层就业岗位的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部门或机构,应多提供大学生实地锻炼的机会,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从而引导在校大学生趁早培养起去基层就业的意识及其所需素养。如果社会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养成的重要性,并勇于承担其培养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的责任,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就能清晰认识到基层就业的实际状况,科学地分析判断是否选择基层就业,及选择了基层就业如何在平凡而又艰苦的基层岗位或领域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学校层面

在“您对大学生基层就业了解吗?”问项上,选择很了解的仅占2.48%,选择了解的也只有12.31%;在“您认为在就业时,什么最重要?”问项上,选择个人能力的比例很高,占81.13%;在“您认为您所学专业前景如何?”问项上,选择很有前途的仅有8.04%,选择较有前途的也只有25.72%;在“您认为您自己专业技能如何?”问项上,选择很强的仅有2.88%,选择强的也只有17.18%;在“您愿意放弃自己专业就业吗?”问项上,有近50%的学生都表示愿意;在“如您选择到基层就业,那您受哪个因素影响大?”问项上,选择的是受家里或学校的引导的影响很少,仅占7.75%;在“您认为大学生在基层扎根哪项素质最重要?”问项上,选择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占比最高。从这些问项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在宣传大学生基层就业上力度也不够,正面宣传教育有待加强,学校与基层就业单位的联系更需加强。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毕业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目前,毕业大学生就业压力正不断增大,而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尤为突出,农林院校作为为基层建设输送人才的重要机构,其大学生毕业后实际服务于基层的却非常少,这就会导致基层工作岗位人才匮乏和毕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的双重矛盾出现。江西农业大学就是一所农林院校,调研充分体现出农林院校应加强农林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力度,对于农林院校开设的其它专业,也应一定程度增大农林相关专业的开设幅度,使其毕业后能具备胜任基层就业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基层就业单位与农林院校的联系,在日常教学和实践中充实基层就业素质培育内容,使大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适应基层单位工作的要求。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更应具备不怕吃苦不怕去边远地区的品质,才能更好地为艰苦地区的人民指导生产,提供创新性的发展思路和谋略,为当地百姓谋求共同富裕做出贡献,特别是学习农学、园林、动物、食品等方面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其在基层就业岗位上拥有的发展机会更多,也更容易做出成就。

(四)家庭层面

在“您家人会赞成您到基层岗位就业吗?”问题调研上,赞成的比例不到50%;在“如您选择到基层就业,那您受哪个因素影响大?”问项上,家里或学校的引导的比例很低,只有7.75%。从这些问项统计结果看,证实在鼓励大学生选择基层就业上,家人反对的声浪很高,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是否会选择基层就业。可见,在大学生养成基层就业素质上,家庭的影响很大。其实,在国家利益面前,家庭利益属于其次,家人尤其父母应多鼓励大学生子女去基层就业锻炼本领。毕竟,只有国家发展了,家庭才能取得实质意义上的发展。在面对大学生子女基层就业意愿选择上,如何处理好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每一个家庭都应做出科学而明智的选择。

(五)个人层面

在“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问项上,选择很好的只有3.57%,选择较好的也只有11.72%;在“您对大学生基层就业了解吗?”问项上,选择了解的不到15%;在“如您选择到基层就业,那您受哪个因素影响大?”问项上,选择就业压力导致城市求职难的占比排第二;在“哪些优惠政策会让您产生去农村工作的倾向”问项上,选择降低公务员考试录用门槛的占比达42.2%;在“如您在基层岗位工作后,您有什么打算?”问项上,选择踏实工作的占比不到30%;在“您认为大学生在基层扎根哪项素质最重要?”问项上,占比排前三的分别是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和就业观念。从这些问项结果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对基层就业不甚了解,对于会因为何种原因去基层就业也不甚清楚,去基层就业岗位工作后,对如何施展自身才华,如何发挥自身应起的作用也不甚明白,这些对于推进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步伐是不利的。大学生个人方面,只有不断对基层就业素质注重养成,才能在今后的基层岗位上游刃有余,更好地灵活开展工作,更好地与同事相处,更好地与当地百姓相处,碰到逆境才不会气馁。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的养成,不仅仅在基层就业工作过程中有其积极的指导意义,且对大学生一生为人处事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人这辈子一旦拥有了这些素质,为人做事就能做到通达,于己、于家、于学校、于社会、于国家都是只有利而无害的。

综上所述,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养成极其重要,没有基层就业的综合素质,就无法开展好基层工作,就无法通过基层工作实践实现其青春梦想和抱负,就无法在基层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人生价值。

[1]王东,胡睿,魏媛.企业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素质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4).

[2]徐晓慧.理想与现实的对接——简析大学生就业基层必备的“四心”[J].新西部(下半月),2009(18).

[3]曾献辉,罗斌,龚利明.师范类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素质研究——以赣南师范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6).

[4]陈小志.大学生基层就业素质研究——基于江西南昌五所高校的调查[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金绍荣,田再悦.“基层就业国家代偿”政策的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

[6]肖胜春,赖婧.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

[7]李慧静,赵建光,王乙,等.农林高校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状及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3(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