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4-05-04

尹本春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

尹本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模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初中的数学相比小学数学来说,无论是在内容还是难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也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提问教学作为一种师生交流互动的有效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的重视。本文旨在对现阶段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做出分析,有针对性地探究提问的具体方式。

一、课堂提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利用问题导入话题的模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实际的效果上看,并不是非常令人满意。即便教师们能够有意识地去避免提出一些缺乏价值的问题,但是,很多教师仍然走入了课堂提问的误区。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此做出了几点总结,具体如下:

1.提问缺乏多样性

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便是对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接受的程度上也会不一样,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很迅速地接受知识,但是有些学生由于能力问题,接受知识就会比较慢。而部分教师的提问也比较缺乏针对性,例如:“已知条件如何”“结论如何”等问题,其范围比较宽泛,很难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有效思考,长此以往,这些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由于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他们就会觉得课程内容很枯燥,学习积极性也会直线下降。

2.提问过于空洞

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例如:有些教师经常会问学生:“对于这道题你有什么看法?”学生仅仅通过短时间的观察,并不能有效地进行思考,而这些问题显然也无法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3.提问缺乏交流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教师在提问时显得过于匆忙,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换言之,就是很多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上一道题,下一道题就来了,这样一来,即便学生对题目还有疑问,也没有时间与老师交流,长此以往,问题越积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弱。另外,很多情况下,教师的提问往往只是针对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而一旦学生没能正确地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教师就会严厉地斥责学生。尽管学生不听讲的行为需要制止,但是,这种毫无目的性的提问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二、有效提问的具体内涵

有效提问指的是在提问时,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营造出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换而言之,提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师生的交流也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有效提问的内涵在于让学生能够合理利用数学。

三、有效提问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化策略

多元智能化策略强调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能力,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方面的发展潜力,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逐渐成了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2.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指的是通过表扬、赞美的方式来发掘学生的潜能。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作为教师,除了要明确提问的具体原则,还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在赏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数学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必要时,给学生适当的点拨,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并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四、如何将有效提问融入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1.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

教师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来引入问题,并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圆的定理”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可以向学生提问,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车轮是圆形的。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将问题引向深入,问学生为什么要将车轮制作成圆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显然要通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出来,这就是让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经过思考后,得出结论:因为圆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车轮具有稳定性,不会出现颠簸。在经过一系列的提问之后,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引入圆的定义,开始正课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不会觉得枯燥,反而会觉得很有趣,进而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学质量就有了保证。

适当的时机除了指教学开始时,还包括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每堂课都有重点,而下课之前的一段时间一般就是归纳本节课重点的时间。这些重点内容就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换言之,就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与对本节课重点的掌握程度是分不开的。例如:在学习“韦达定理”时可以进行举例,让学生对公式中的各个字母有深层次的认识,并在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适时地提醒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提问要在情境中进行

学生能否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进行有效提问。而情境教学正是实现有效提问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适时地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并引导学生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例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是从已知的问题中继续提出问题等,让学生时刻处于思考的情境当中。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定义”时,由于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就可以在问题上进行深层次的提问,比如,问学生为什么要有“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如果缺乏这个前提条件,那么两条直线是否能够平行呢?在这种反问的语气下,学生马上就能明白问题的重点,并在教师营造出的良好氛围中进行思考,最终解决了一个相对复杂的知识点。

3.提问内容的控制

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考能力,并掌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提问。但是,所提的问题也不能太简单,否则,学生就很难得到思维上的锻炼。通常情况下提问的难度要设定为学生可以回答,但是要经过思考和计算后得出结果。这样的难度是最合适的。

另外,在问题的跨度上也需要尤其注意。提问的内容首先需要具备关联性。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教师在提问时也要充分注意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到问题的跨度。如果跨度太低,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跨度太高,学生的能力有限,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跨度应该小一些,在进行整理和复习时,不妨将内容变得复杂一些。同时,也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多给他们一些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4.提问技巧的选择

前文提到过,提问方式的不合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所以,对于一些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在提问时也要注意方法。回问法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学生有时因为能力和记忆上的原因,将两个知识点记混淆了,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回问的方式,让学生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用代数式表示a和b的平方的和?很多学生会回答a2+b2,此时教师可以就回问学生,那么a和b两个数的平方的和又该怎么用代数式表示呢?此时,学生通过比较,就能迅速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

通过以上一些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有效提问的重要性。如果课堂上学生只是独立地思考问题,就很难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另外,如果课堂上缺少了教师的管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很低,这都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因此,课堂上,教师的合理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真正应该学习到的内容。

通过研究,不难看出,有效提问对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其对于学生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这需要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内容、方向、技巧等,能够有充分的把握。作为教师,也要及时地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做足课前准备工作,从形式到内容上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活跃课堂气氛,为实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数学课当中,将会出现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曹县大集乡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