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冯小薇
深挖礼仪教育资源,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冯小薇
校园文化是凝聚师生向心力的重要途径。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合理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包括人文环境、法律政策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等,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文化育人成效。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校园文化建设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德行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就要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礼”反映着人心的善良、真诚与对美好的憧憬,要让学生学礼、知礼,首先应该营造出崇尚礼仪的校园环境。在礼仪文化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努力让校园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面墙壁、每一条走道、每一处风景都传递出礼仪文化的真、善、美,时刻净化着他们的心灵:通过巧妙的校园环境设计,营造出更浓厚的礼仪学习氛围,如,楼宇、走廊命名、礼仪文化宣传、古今经典故事、诗词、名言警句的布置等,都可以成为礼仪教育的资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礼文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个人的言行、态度、思想及品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应该重视构建长效的礼仪师资培训体系。
首先,礼仪教师的任用需经过精心筛选。学校应该建立一支固定的礼仪教育团队,任教礼仪课的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素养,有相对丰富的礼仪教育经验与培训能力,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并开展丰富的礼仪活动。其次,礼仪教师培训的方式方法要有实效性。学校不但要制定礼仪教师进修制度,支持教师积极参加礼仪理论、培训实践等进修课程,还应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支持教师到外校观摩礼仪课堂、讲座、校容校貌、班级文化建设等,借鉴、吸纳先进的教育经验、方法。此外,要树立礼仪典范,宣传表彰学习。
礼仪对学生行为的规范作用除了靠学生本身的礼仪自觉性来维持,还要靠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监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应密切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定期组织家长会、家委会、礼仪道德讲堂、亲子活动、学生成长分享会、家访等活动,搭建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桥梁、提高家长自身的礼仪素养,让家长重视家庭礼仪教育,及时反馈学生思想动态与行为习惯。
作为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组建以校长为总负责人,德育副校长为组长,全体班主任与品德课教师为成员的礼仪教育团队。定期举办礼仪教育研讨会,这样才能让每位礼仪教师都能围绕校本课程实施进展与效果、学生反馈意见、提升建议等内容阐述观点,再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改进策略;学校每学期还应邀请礼仪教育专家到校为全体师生开展礼仪讲座、技巧培训;聘请专家团队对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提出问题,不断改良。
当然,在礼仪文化的创设过程中,还应该努力融合校园特色,突显礼仪新风采。校园特色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却又不仅仅是校园文化的简单呈现。特色的塑造就像酝酿一壶美酒,时间越久越浓郁芬芳,它不仅需要文化的积淀还要依靠深入的挖掘,而且需要大胆的创新与实践。
“上品教化乐于超越,求真尚美止于至善”,礼仪教育实际上是回归教育本质,以培育善美、至诚的学子为教育目的的理念。而对学校礼仪文化资源的合理整合,能够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南村中心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