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广东省广州开发区外国语学校 (510700) 蔡军喜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秉承稳定、适当创新的命题风格,呈现了许多立意高远、背景熟悉、设问通俗、内涵丰富、解法多样的好题.这些考题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潜能,为引领高中数学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有着较大的研究空间和教学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挖掘.下面以第22题为例,谈谈我的学习和思考.
本题以直线的极坐标与椭圆的参数方程为背景,以求多变量的最值为目标,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学生出错的主要问题在于方法选择不恰当、运算能力不过关.面对问题表征创新,不能举一反三.缺乏相应转化技巧,消参方法不灵.同时遇到陌生背景、繁难的运算产生心理上的障碍,缺乏有效的应变策略和必要的个性品质.
思考一:从参数方程到普通方程的考查——准确消参——突出数学运算
思考二:从普通方程到参数方程的考查——灵活用参——突出逻辑推理
(1)(就题论题:用t参)很多同学在第一问不能正确消参得到椭圆的一般方程的情况下,缺乏必要的心理品质和应变技巧.事实上,就题论题,跳步作答,第二问完全可以直接利用已知条件中的t参,实现基本方法和策略的正常迁移.曲线C上任意一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
思考三:从代数推理到几何本质的考查——数形互译——突出数学建模
思考四:从具体问题到一般化拓展——概括引申——突出数学抽象
若点P(x0,y0)是曲线F(x,y)=0上任意一点,则P点到直线l:Ax+By+C=0的最短(长)距离,常可数形结合,借助于平行于l的直线与曲线的切线问题来解决.
3.1 基于教材素材,立足基础知识
本题的素材来源于教材参考练习,体现了髙考命题“源于教材,髙于教材”的指导思想.题面简洁,题意新颖,在诸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交汇点处命制,表述通俗,意图清晰,难易适中,构思巧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良好的区分度.试题立足教材,以教材中的例习题为源泉,既可以保证试卷的公平性,又给学生以亲切感,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3.2 解题思路宽泛,突出通性通法
本题的解法可谓灵活多样,第一问的消参可以分离加减,也可以降次加减,还可以平方加减;既可以直接代入消元,也可以反向代入消元.第二问既可以就题论题,从题目已知的参数形式入手,也可以选择重构参数切入;多元最值求解可以从函数与方程的视角人手,也可以从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视角入手(或者从平面向量的视角人手),还可以通过代数与几何的联系从数形结合的视角入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高度都可以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但不同的思路,运算的繁简程度也不尽相同.抓住数和形的有机融合,突出通性和通法的考査是一大亮点.“形散神不散,形变法不变”,在解题教学中,要把通性通法的训练当作重头戏,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通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在问题求解中掌握本质,以求“不变应万变”.
3.3 着眼数学素养,考査学习潜力
本题很好地体现了高考对数学核心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査,特别是对运算和逻辑推理素养的考査体现得淋漓尽致.许多考生解题思路是清楚的,解题目标是明确的,但却在消参上遇到了困惑,在运算上遇到了阻碍,陷于繁杂的运算中不能自拔,不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转化和简化运算,导致功亏一篑,造成遗憾.提高数学运算核心素养,培养学习潜能尤为重要,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