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文 | 李啸
黄沙飞鸟,落日孤烟,文学作品中的西北总有种空旷的美,连绵的山丘孕育着鲜活的生命,蜿蜒的河水冲刷出历史的沟壑。在华俊昌的心中,纵然调研过中国大部分地区,但牵挂的依然是这片苍凉且庄严的土地。
从村小教师到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库专家,华俊昌已钻研教育四十余年。加入教师队伍后,他基于自身的课堂经历,写下数万字的教学笔记,对教育的深度思考与独特见解也在这一过程中成形。为助力乡村教师突破发展困境,华俊昌深入开展调研,从经典书籍中汲取营养,创立了“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模式,总结出“教育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创造教育,在教育中实践生活”的教育观,提出了“以艺术为关键,以多元化知识为基础,在实践中激活教育思维、建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品质”的教师教育观。
华俊昌参与过国家级文件的调研、起草,也主持过国际教育发展项目,近期又承担着教育部委托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智能研修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课题研究,但他不喜欢别人用“专家”“教授”来称呼自己。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一位爱思考、爱看书的教育工作者。
华俊昌,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评审专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特约教育督导员,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师教育顾问。
1972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曾评估了一批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其中就包括华俊昌的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沙沟村。但小时候的华俊昌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的家庭条件拮据,父母虽是文盲,却很支持孩子们学习。
1976年的秋天,华俊昌因为家中变故选择了辍学,想为家庭减轻负担。班主任段维新特地去到他的家中,劝说他一定不要放弃上学的机会。“我的母亲当时告诉我,不管再苦再累也要供我读书,那样才能走出大山。”就这样,华俊昌再次回到了学校,他十分珍惜这失而复得的机会,“走出大山”的念头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学习。
“当个老师,去教娃娃,报答你的老师,报答学校”是母亲对他的另一份嘱托。在偏远地区,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稀缺,教育水平难以提高。高中毕业后,华俊昌读了两年师范,回到了西吉县新营乡三滴水小学任教。“当时学校的校长是我上学时的班主任段维新,可能是因为亲手带出来的学生在自己手下任教,段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传授给我一些教学经验。每天上完课或者吃饭时,他会问我一天做了什么事、上课有什么想法,有时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我来回答。”为了应对每天的提问环节,华俊昌在备课时总会预设关于当天教学的问题,课后结合实际进行总结,然后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在经过预见、实践、反思、总结后,华俊昌逐渐能够对答如流。
正是由于段维新的鞭策,华俊昌在三滴水小学任教的五年间,每天上完课都会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缺点,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教学水平得以快速提高。为了促进教学反思的系统化,华俊昌将教学心得、思考等记录成册,在遇到教学难题时,他会带着自己的笔记本,到资深教师那里寻求帮助。华俊昌现在还保留着部分笔记本,那些泛黄的纸张记录着一位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翻看曾经的笔记,好像看到了刚成为教师的自己,那时我内心很渴望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1987年,华俊昌的论文《浅谈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被推荐至西北五省小学数学教学年会上交流。这篇基于自身教学思考的文章点燃了华俊昌教学生涯的灯塔,记录下教学过程中的相关见解成了他理清思绪、汲取营养的独特方式。1988年,华俊昌从一线教学岗位调至西吉县城关镇学区任专职教研员。26岁的他面临着一连串的挑战:县城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华俊昌回忆道,当时他的大部分工资都用来买各种教育相关的书籍,从中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然后思考如何应用到实际中。
在一次关于“异步教学”的学习中,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提出的“以校情、学情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自学探究为方式”的教育思想让他很有感触。1989年,全国掀起目标教学的浪潮,华俊昌将黎世法的“异步教学”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相结合,提出了“以推行目标教学为基础,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中心,以改进教学方式为重点,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整体型教学改革新思路,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整体型教学结构模式,包括目标引入、自学启发、检查强化、测试评价、课外指导五个环节。理论需落实到实践,华俊昌开始进一步探索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理论体系落实到西吉县的课堂中。“在全县推行的过程中,每天工作近16个小时,白天需要深入学校听课、评课、议课,晚上总结关于教学问题如何解决的个案反思。”奔波在西吉县的各学校中,当时的华俊昌觉得自己的工作虽然忙碌,但充实且有成就感,在西吉县的经历也为他接触西北更多区域的教育打下了基础。
生长在中国的西北部,华俊昌觉得自己的教育被深深地烙上了这片土地的印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西北五省的教育发展需从地方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等因素。”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华俊昌在乌鲁木齐市参加了中国与加拿大合作的“发展中国西部基础教育”研究项目,对参与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等基本理念有了新的认知。通过与国外专家以及资深教师的交流,华俊昌思考着如何使这些理念在西部地区落地生根。
长期以来,教研资源薄弱、教育理论与农村教育实际脱节、信息化水平滞后等因素限制着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作为一名成长在山沟中的教研员,华俊昌深知教研之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培训体系的滞后与教师科研能力的贫乏制约着西部学校的教研工作。对于教师来说,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也不在于脱产学习,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华俊昌调研了西北五省的大多数地区,提出了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参与式教学为切入点,搭建问题型培训平台,通过实践、反思、培训、矫正等基本方式,促进学校管理、教师教学等方面的显著变化。”
在一次教师培训活动中,有位乡村教师向华俊昌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确定校本教研的主题?”事实上,这一问题阻碍着大多数教师的教研之路。主题的确定是校本教研的首要环节,也是目的所在。华俊昌解释道,“在教育改革中,教师或许面临着许多困惑,这些困惑就是教研中最为鲜活的问题。”教师对课堂中的疑惑、教学难题进行反思,通过自主搜集资料、教研共同体研讨、咨询教育专家等方式,探索问题解决的有效路径,然后反哺实际教学,促进育人水平的提高。他认为教研并没有标准的流程以及严密的体系,办公室的交流、饭桌上的讨论都是开展教研的方式。“学校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场所,教学研究只要基于真实的教学问题便有意义。”
让华俊昌印象最深刻的听课经历是在他家乡沙沟村的一节自然课。“那节课的主题是‘沙子’,为了让学生了解沙子的用途,上课的教师分给每位学生一堆沙子、一杯水和一些泥土,让学生做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一节自然课变成了手工课。不到十分钟,孩子们就捏出了‘牛’‘房子’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展示了一番后,一位学生的作品吸引了他的视线。“有位学生做了一个六条腿的沙发,当时我就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原来这位学生家里用杨木做的沙发被压断了,然后他的爸爸就在中间又补了两根柱子,那位学生说如果以后的沙发都是六条腿的话,或许更加牢固。”
这节课给了华俊昌很大的启发,教学设计源于生活,而知识的学习也需归于生活。乡村教师的教学大多基于广阔的田野,源于生活的实际,华俊昌将其描述为带有“泥土味”的教学。上学路上的油菜花、清晨出门后的积雪、冬天教室玻璃上的水汽等都是乡村教师的教学素材。在此基础上,华俊昌逐渐形成了“教育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创造教育,在教育中实践生活”的教育观。
高楼大厦、田野河流都可以是教育场所,面对着辽阔乡野,华俊昌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养分。作为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库专家,他曾参与起草和研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也参加了“国培计划”宁夏项目的规划、组织、实施与评估等环节。从西吉县教研室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育部,华俊昌从未脱离乡村教师的队伍,也正因如此,他更能与这些扎根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教师对问题的看法感同身受。
回顾自身的教育经历,华俊昌将其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工作的前27年,我在‘拓荒’,广泛地阅读各类书籍,包括教育、管理等各种类别,学习各种理念,然后反过来思考教育中的问题。从第28年开始‘挖井’,在我拓荒的这块土地上挖井,思考更为深度的问题。”在由书籍筑成的根基上,华俊昌开始思考中国教育应该走向何方。
阅读过多个类别的书籍后,华俊昌发现现行的教育理念与经典古籍中的相关论断一脉相承。“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例,‘学而时习之’的重点在于时间的‘时’与复习的‘习’,这就是做学问的重点。”在传统与现代的思想碰撞之间,华俊昌依靠着从经典书籍中习得的教育智慧,指引着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
与青年教师对话交流
在宁夏乡村学校——三滴水小学任教时与八二届学生合影(二排右一为华俊昌)
他从《易经》中得到启发,将教育总结为“将一个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顺应学生的天性,发现学生的潜力,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需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华俊昌始终强调要坚持教师的主导性,“现代教学新理念、新教材要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活创新的潜能,用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的职责是唤醒与激励,需要将主导性建立在不断地给予肯定、为之鼓励、倾注期待、真情交融、合作互动之上,适时、知度。”
“教育具有时代性,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以与时俱进的视角审视教育的最新动向。教育不能丢掉根本,但也不能停滞不前。”华俊昌对中国教育的思考并没有停留在“传承”阶段,而是始终立足于一线教学实际,因地制宜,重塑教育理念与方式,为教师培训注入新的活力。在一次国培计划活动中,华俊昌从调研时拍摄的视频与照片出发,展现西北地区的教育百态,引出新时期教师肩负的使命,在此基础上带领教师憧憬未来教育的形态,指导教师如何履职。一位教师在参加过此次讲座后表示:“用‘受益匪浅’难以言尽本次培训的体会,以‘感受颇深’无法描述内心的充实。我想,作为在教学一线的我们,应静心潜学原汁原味的课程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扎扎实实地探索,实现讲与学的和谐统一。”
少时的华俊昌想走出那片大山,兜兜转转数十年,华俊昌的教育实践仍一直围绕着乡村。“在外开展讲座时,当学生问我毕业于哪所学校,我就会告诉他们我毕业于‘西师大’,因为我的母校就是我的家乡西吉县,是我所扎根的西北地区。”
西北总有风沙,纵然是晴空,空气中也有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泥土味。成长于这一方土地,华俊昌觉得自己的教育生涯也带着“泥土味”。这种味道源于多年来深入一线课堂的调研经历,源于他围绕着“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长期学习实践和总结反思,彰显着一位乡村教育工作者的赤子之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