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跨学科“课程周”绘制综合学习新图景

时间:2024-05-04

文 | 黄硕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跨学科学习,这一学习样态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落实跨学科学习成为摆在学校校长面前的课题。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小学(以下简称“民小”)以跨学科“课程周”的形式,落实新课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刊编辑部采访了民小党总支书记、校长陈丽玲,请她分享经验和心得。

《教育家》: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特有的办学文化,如果给民小学子进行画像,您觉得民小的孩子呈现出什么特质?是什么样的课程塑造了这样的特质?

陈丽玲:民小是一所有着90余年办学历史的学校,由爱国华侨创办,始终传承民主爱国的价值追求。2018年,学校以“基础建设年、课堂变革年、课程建设年、素养提升年、教育成果展示年”为路径开始转型创变,先后经历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变革和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创生,形成了独特的“大我”办学文化。我们以“大我”人格为育人导向,努力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所说的“大我”人格,以“自信、明礼、担当”为核心品质,以自信浸养“大我”之心,以明礼涵养“大我”之气,以担当培养“大我”之志。这也是民小学子特有的精神长相。

“育‘小我’成‘大我’,以‘大我’担未来”——这是民小在新时期的教育使命。促进学生“大我”人格成长的,是“大我”课程体系。新课标确立了素养导向的育人战略,近年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单一的课程样态,不足以培育学生的素养,更不足以培养完整的人格。只有联结、整合、融通、情境化的立体式课程架构,才能提供更多元、更立体、更具生活化的成长要素,让学生拥有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民小的课程理念,以“大我”为目标,以“融合”为底色,不断更新优化、融合创生,跨越学科甚至超越学科,共同作用于学生素养形成和人格发展。这就形成了民小“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学科融合课程”的“大我”课程样态。

《教育家》:课程结构是基于学校育人理念的顶层设计,民小的课程结构是怎样的?它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陈丽玲:学校现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学科融合课程”3种课程样态,它们都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融合创生中不断发展并集中指向学校“明礼、自信、担当”的育人目标,为促进学生形成“大我”人格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课堂方式变革实践中,我们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哲学,形成了以“项目、自主、合作、展示”为主要特征的“PACS”自主课堂教学范式,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筑基打底、强基固本,为学生擦亮了自信、明礼、担当的人格底色。在学科课程基础上,开发出更有时代性、更有地方性、更利于个性化培养的“学科+”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比如“英语+戏剧”“科学+小发明”“信息技术+AI机器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使其建立更加扎实的能力体系,获得自信、担当的底气。近年来,学校抓住“核心素养”这一“牛鼻子”,努力破解学科知识与儿童生活之间的割裂问题,我们开发了以“综合化、实践性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的学科融合课程,以“课程周”为模块,实施涵盖小学六年的12个主题式项目化综合学习并完善了素养培育闭环,丰厚了学生自信、担当的底蕴。

“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学科融合课程”3种课程既以学习方式变革为前提,实现了“筑基、拓基、强基”的育人功能,又互相依托、升级融合,建构了学生与学科、学科与生活、生活与自己的多维联结,为学生“大我”人格的健全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育家》:民小跨学科“课程周”与新课标所倡导的“加强课程综合、变革育人方式、推进综合学习”高度贴合,并形成了成熟的经验。那么,“课程周”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又有怎样的价值意蕴?

陈丽玲:跨学科“课程周”是学校深化教学与课程改革创生的独特而美丽的“结晶”。从变革之初到今天的课堂和课程新样态,历经了阵痛、破茧、重生的过程。我们认为: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变革是相伴相生的,不可分离。2018年,我们为根除“教学方式变革难以落地生根”的顽疾,进行了课堂学习方式变革。学校经历了三年探索实践,以罗杰斯“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哲学为指导,形成了“PACS”自主课堂教学理论体系。“PACS”由项目(project)、自主(autonomous)、合作(cooperate)、表现(show)这4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指代自主课堂教学范式中最基本的4个要素。我们确立了“确定任务—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的基本范式,以及基于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不同课堂而变化的14个课堂教学“变式”。课堂变革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学生居于课堂中央,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促进者。

学习方式的改变倒逼学校课程的整体变革。2019年,学校开始了基于学科融合的课程变革探索,先后建立了以“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城市(深圳)”为主题的综合课程项目组,开发了跨学科课程群20个、子项目课程56个,以“课程周”为一个时间单位,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方式,各年级基于不同“子主题”集约性进行课程实践。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2021年开始,为彻底破解“知识间、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自我”割裂的难题,我们以“融合·跨界”为理念,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3个维度,建构了涵盖小学六年的12个项目化学习主题。每学期以“课程周”为时间单位,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方式,让学生依次亲历“头脑风暴—综合感知—跨界体验—产品智造—路演展示—评价反馈”的学习历程。课程周结合了“综合实践活动”与“PBL”的学习方式,指向学生于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发展“大我”人格提供机会和养分。

《教育家》:课程周开发了系统化课程,打破了学科、场域空间、课时长短的边界,实现了多维联结,有力推进了综合学习。对于一所近百年的老校,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不少挑战,学校是如何突破困境实现蜕变的?

陈丽玲:学校的产品是课程,课程的关键在教师。学校的课程深化改革历程中,我们已经探索出成功的经验。首先是自主学习。在课程实施前期,我们组织了大量的课程建设专业阅读,从理论上“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其次是定期工作坊研修。每年暑假组织以“教师胜任力和课程领导力”为专题的封闭式研修学习,邀请课程实践专家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提升教师课程理论和实践能力。再次是智库指导。每学期的课程实施之前有一次“课程论证会”,每一个课程方案必须经过专家组和学校课程委员会的专业评审和指导。最后是机制保障。学校建立课程委员会,聘请课程项目负责人,组建课程项目组,负责本学期本年级的课程开发、组织和实施,完成课程建设的闭环。

课程实施中,课程方案设计和学习支架设计是重点和核心。为此,我们进行了组织赋权、学术放权,以年级课程项目组为关键支点,组织跨学科、跨年级研发团队,深入研究学科课程标准,梳理学科核心素养,提炼学科“大概念”,然后聚焦可迁移的“跨学科概念”进行课程设计,同步研究设计课程资源和学习支架,完成教师课程手册与学生学习手册。在课程周结束后,学校还组织课程复盘会,总结经验、迭代思想。值得骄傲的是,我们这所百年老校,已经做到了师生参与率达100%,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生活皆课程,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