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教学中让语文要素和育人价值双双落地——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为人民服务》为例

时间:2024-05-04

江兴玲 |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素养,并特别指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说,学习革命文化,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中不乏革命文化题材文本,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尤其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的启蒙与熏陶,但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如何结合统编版教材双线组元的编排特点,在教学中让语文要素与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育人功能双双落地是教学中的最大难点。本文中,笔者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一文为例,阐述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要素,并最大化其育人价值。

明确语文要素,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编排来看,这篇课文属于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一单元围绕人文主题“理想与信念”编排了3篇主体课文《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和1篇略读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同时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其中含有7篇阅读材料,最后还编排了一个“语文园地”。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课文内容来看,《为人民服务》是小学阶段第一篇议论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稿,并不涉及具体的人物描写,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紧扣“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一语文要素。那么,如何落实语文要素,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呢?

借助影视资料,读懂“举例论证”。教学中,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聚焦第二自然段,抛出问题“想一想,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当学生回答“举例”时,教师紧追不放:“文中两次列举张思德的例子,张思德是谁?为什么毛主席说他的死比泰山还重?借助影视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适时播放剪辑过的影视资料,由于课前布置学生观看过《张思德》这部影片,学生很容易进入情境,课中,教师再引导学生“你觉得哪个细节最能体现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尝试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此时,学生也就有话可说了。

有了资料的铺垫,学生不仅说得动情,而且大多能以影片中的故事“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说得非常清晰。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然而然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教学不止于此,教师之后适当地前进一步,“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议论文,它还是一篇演讲词,为了演讲更动人,还可以变一变。”这样一启发,学生开始充分调动语言运用的能力——

生1:我想把句号变成感叹号。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生2:我还想加上语气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啊!

从语气的转变、感叹号的运用,再到语气词的强化,学生从学好文本走向了用好文本。

借助文史资料,读懂“引用”与“对比”。在第二自然段中,学生很容易发现毛泽东同志引用了司马迁的话,教学中,教师出示司马迁《报任安书》的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给出注释,让学生读懂:“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东西不同。”

师:司马迁追求的是什么?

生:为了理想,为了著书立说。

师:张思德追求的是什么?

生(不约而同):为人民服务。

师:同学们,借助文史资料,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本,历史上关于生与死的名句很多很多,课前让大家收集,谁来分享?

随后学生自由汇报。有了这些文史资料的呈现,整个课堂的“色彩”更为丰富,这里有学生对张思德为人民服务这种无私奉献的感动,也有对历史上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的敬佩,还有在具体情境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学生自然地“引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感慨。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读好“对比论证”的句子,也就水到渠成。当教师追问文本细节:“这句话中有两个‘死’字,这两个‘死’一样吗?”学生回答:“为人民利益而死,那叫牺牲,是敬佩;替法西斯卖力,那叫憎恶,是愤怒。”字韵铿锵,斩钉截铁。

借助提示背诵,当堂演讲展示。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学生读懂了观点,学到了方法。随后,教师结合课后思考题第1题“背诵第2 ~3自然段”这一任务,继续深入教学。不久,不少同学举手挑战背诵。这时,教师再进一步:“会背诵还不行,最好是能够演讲。谁来挑战?”结合文章自身的特点,让学生将语言内化,再经由“演讲”这一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学习语文到运用语文,达到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目标。

拓展联结内容,指向文本育人价值

“为人民服务”尽管只有五个字,但意蕴非常深厚,放到整个历史大环境中,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百余年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指引,有无数的英雄人物,因为心中拥有这样的信念,敢于为国为民赴汤蹈火,从不轻言个人得失;放到整个教材中来看,它是小学阶段第一篇议论文,阐述的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有了此前那些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铺垫,“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仿佛就像一根红线,不仅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串联起整个小学阶段的革命题材课文,尤其是这一单元的内容。教学中,在结束文本学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结单元内容,联系当前时事,“运用资料,抒发家国情怀”,在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指向文本的育人价值。

联结单元内容说一说。在大单元教学的框架下,这篇课文的教学可放在学习两篇主体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以及充分阅读7篇阅读材料之后进行,这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让学生联系单元内容,结合革命人物英雄谱,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解,体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生中,有人提到之前学习中出现的李大钊、董存瑞,还有人提到烈火中岿然不动的邱少云、舍身堵枪口的黄继光等。当学生将这些革命人物的事迹与“为人民服务”联系在一起,也就说明这五个字已经深入他们的内心,他们认同并发自内心地敬佩着这些革命人物。这些革命先烈是战争中的独立个体,更是体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鲜活案例,是一个个滚烫的大写的“人”。

联系时事资料写一写。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往往都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学生获得思想的熏陶,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迪。教师在引用资料时,要随着学生阅读理解的推进,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类型的资料。拓展环节,借助时事资料,教师提出了问题:“这篇演讲稿写于1944年,有人说,如今的中国国泰民安,山河锦绣,生活中你又看到哪些‘为人民服务’的事例呢?我们可以联系时事资料议一议。”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一段范例,呈现如何结合时事资料,以举例论证的方式说明和平年代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又接着引出***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解决问题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老百姓都能够顺心满意,我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好。”从而得出结论:无论过去,或是未来,始终需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借助资料理解文本”拓展到“运用资料表达感想”,不仅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向语言运用,更是在拓宽文本的育人导向,将革命文化题材这种似乎与现实生活相距较远的文本内容与当下实际联结在一起,那些书中的语句,就这样化身生活中的人物,化为身边具体可感的事例,文章也就不再停留于书本,而是走进学生的心里,走进他们的生活中。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在本课的教学中,语文要素与文本育人价值的落实不可截然分开。教师紧扣语文要素,不仅引导学生借助“影视资料、文史资料”来深入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而且促使其从“借助资料”走向“运用资料”,在个体语言经验发展的同时,革命文化在他们心中扎根,文化自信在课中增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