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童蒙养正气,经典润人生

时间:2024-05-04

郑杰 | 山东省济南市北坦小学

山东省济南市北坦小学诞生于1941年,基于学校历史文脉和地缘之利,近十年来,学校坚定地走上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校园建设之路。学校秉承“养君子之风,家国情怀”的办学理念,开展了经典诵吟实践探索。做好统筹规划,完善顶层设计;涵养吟诵生态,构筑校园文化高地。

构建吟诵文化氛围

学校充分发挥建筑文化、楹联文化、园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利用“孔子行教”浮雕等景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接受文化熏陶,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今,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花圃前、树荫下、跑道旁,国学经典名句、诗词歌赋映入眼帘,手捧经典、高声诵读的学生处处可见,整个校园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打造专业化吟诵师资

师资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力量,学校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每年划拨专项经费培育高素质师资。一是深度合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山东大学国学堂合作,搭建诵读“教—学—悟”三提升平台,整体性、持续化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二是引进来教、走出去学,开阔教师文化视野。每季度邀请专家到校开展讲座,解读经典文学读本;带领传统文化课程实施组核心成员参与高质量研读活动,走进优秀兄弟校参观学习。三是校内“悦”读,启迪教师智慧。鼓励教师博览群书,在阅读中展开深度思考。如规定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2本经典著作,定期开展教师经典诵吟学习沙龙等。

研发特色吟诵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学校成立传统文化中心教研组,邀请山东省课程专家张斌提供指导,集中梳理每册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学科为单位,通过集体教研梳理出历史遗迹、古典建筑、汉字文化、古诗词等主题的传统文化素材,分年级、有侧重地开展教学。此外,学校每学期组织融传统文化于学科教学的优质公开课,如在语文、音乐等学科中进行专题诵吟教学。通过几年研究,学校总结了诵吟教学“听—说—读—唱—吟”五步教学法。作为十三五市级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成果之一,这一研究结论在区域内得到推广。

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搭建“经典诵吟353”实践模型。自2016年起,学校开设“童蒙养正”特色诵读课,旨在培养仁义君子。学校创编小组的教师优选了适合学生诵读的名言警句,围绕礼仪、孝亲、好学、自律、友善、励志六方面,编辑成“六德”校本诵读教材。推进过程中,学校从资源载体、建设路径、评价策略三方面作出整体规划:诵读内容包括经典古籍、古诗词、现代名著3部分,实施路径包括专时专用、展优促读、读悟升华等5条,评价策略包括小组自评、班级巡评、检测总评3种,构成了“形在领悟经典,意在品格养成”的实践模型。

组织多样的吟诵活动

保证课程实施的同时,学校各类诵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一是诵读达标活动,开展“君子雅读”“君子诵诗”等系列经典诵读达标活动,并定期表彰优秀师生。二是节日主题诵读活动,举办“节日的诗篇”常态活动,每逢佳节即开展“诗文雅韵”活动。三是亲子诵读活动。“亲子论语讲堂”是家校共育的一张名片,在区域乃至全市广受好评。此外,学生积极走向校外,自编自吟的《诗经·木瓜》在历下区百花洲的活动中崭露头角,学生朗诵团的表演节目在天桥区举办的“献礼70年,追梦新时代”诵读比赛中荣获优秀奖。

多年实践中,学校的特色教育辐射全省,享誉全国,在区域内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并在国家级教育期刊中作为典型案例呈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学校师生以经典厚德、以文化致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姿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