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拓宽语文教研边界,提升集体备课实效

时间:2024-05-04

范盈盈 |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创新高中

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平等、民主的成长氛围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能够在整体上把握新课标、新教材和新课改的要求,矫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以语文学科为例,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学习板块、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标准这四个关键概念,这是集体备课的良好抓手。备课组要明确新课标和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核心任务,将集体备课作为学科教研的重要路径,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扎根实际,精耕细作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设置的市属公办高中园区,目前园区共有三所学校。传承深圳高级中学中心校区的优秀做法和精神,借助“一园三校,三校一体”的优势,园区语文组遵循“精准、精细、精心、精品”的原则,将教育资源进行最优整合,凝聚教师力量,实现互融互通、共育共享,打通了集体备课的时空壁垒。基于“扎根实际,精耕细作”的教研理念,备课组通过以下四个路径完善共研机制、提升集体备课质量——

第一,教学计划制定具体化。每学期正式开始前,三校备课组要集体研讨,根据新课标、新课改的要求,针对学情确定本学期教学计划,要求细化到每周具体教学任务、每次作文训练主题、每次滚动测试具体方向、每个早读具体完成的内容。同时,在此期间要明确主备人,以及各项任务的完成时间、具体要求和质量标准。

第二,遵循集体备课的“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领取任务后先进行个人初备,然后上交详细教案和PPT,由备课组进行集体研讨并提出修改意见,再由中心发言人和备课组其他成员进行精细化的二次备课,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班学情形成“一人一精品”课例,让个人智慧与集体力量有机融合。

第三,以教学反思带动良性循环。教育家叶澜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研“疑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保证教学反思改进的效果,备课组要求教师上完课后及时记录教学问题、思考解决策略并形成文字记录,集体备课时再进行研讨。教师问题普遍集中在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管理、作业布置、学生落实等方面,备课组成员接收到问题后,要给出不同的思考、措施,经过经验总结再次走进课堂,根据问题再次进行反馈调整。周而复始,备课组逐渐形成问题导向式的教研活动模式,教师也能常学常问、常思常新。

第四,滚动测试形成精准方案。学校每2—3周进行一次滚动测试,学科组针对近期的课内重难点和实际学情自主命题、制定考查方案,对学生进行滚动测试。方案主要强调高频错题的原题再现、类型题型的滚动、重要知识点或基础知识点的滚动,要求教师细致批阅,分析各自班级“教”与“学”的短板,经由集体备课的共商共研形成各班的精准提升方案,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聚焦“三新”,共研共进

以公开课为载体,学科组积极开展语文研讨课活动。课前精心打磨、课后细评实抓,立足新教材,深入研讨新课标、新课改的内涵和要求。语文研讨课共有两个环节——名师研讨课和新教师展示课,每个教师都要参与公开课,在观摩中学、聆听中思、交流中议、教研中悟。通过课例展示,学科组不断提升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下面通过具体课例进行分析——

课例一:以任务驱动共研,以主题激趣课堂

为落实大单元教学和整体教学的要求,语文组积极尝试基于大情境的主题式课堂。立足教材,备课组将教学单元拆分重组,初步形成大单元教学和整体教学方案,教师自由认领教研任务开展实践,经由成果汇集、集体讨论后形成系统性的主题课堂方案,进行公开课展示,供其他成员参考。

例如“文人与英雄——苏辛怀古词比读”公开课上,教师基于“豪放派诗词赏析教学”教研任务,提出一系列富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壮志未酬、无人问津的忧愤。“两首词都是豪放派,有什么根据证明?”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词风探讨,最后,通过回顾文学短评,指导学生从文本入手分析,回顾重点。

再如“试问愁绪都几许——《虞美人》《一剪梅》对比阅读”主题公开课,教师基于“博古通今,增强课程适宜性”教研任务,以“大数据邂逅古典诗词”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找出两首词的共同意象“花、月、水、楼”,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挖掘意象背后的内涵,理解两首词不同的愁绪。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找出矛盾点,帮助学生掌握鉴赏意象的方法。最后,教师以“当我_____的时候,会想起李煜或者李清照的_____”作为结尾任务,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生活观察与感悟中领略诗歌的魅力。

课例二:集体智慧促创新,同课异构展风采

课前精研细磨,课堂才能紧扣新课标、新教材。汇聚集体智慧,学科组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课型库,既有单篇教学,又有对比教学;既有大单元、大情境教学,又有细致化深入解读。课后教研氛围浓厚,评课真实、真切;细研文本、问题反思、同课异构,多种形式助力教师成长。

例如,在《沁园春·长沙》一课中,主讲教师摆脱了传统课堂和授课模式的桎梏,基于新课标下的课程任务,创新设置了“青春体验馆”的分层情境任务,以青春姿态、青春目光、青春理想串联整个课堂,使课堂富有层次和设计感;用“立”“看”“问”“忆”四个动词串联起整篇的讲解,以“同课”绽放光彩、“异构”彰显新意。导入部分的“青春体验馆”情景设计,完美契合新课标理念,通过引入具有真实感的情景,活动安排层层深入,富有逻辑性。公开课后,主讲人再次回归集体备课,依托新教材、新课标讲解教学设计,详细说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与会教师进行小组讨论,逐一发言,提出可行性建议;备课组长和学科召集人针对这一课型、文体提出总结性建议,继而为其他教师提供教学思路和设计灵感。

从狭义理解来看,集体备课要聚焦教学任务,然而语文作为一门极具人文性的学科,其集体备课活动也要探寻更多元、更宏观的路径。

丰富路径,助力成长

从狭义理解来看,集体备课要聚焦教学任务,然而语文作为一门极具人文性的学科,其集体备课活动也要探寻更多元、更宏观的路径。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和内容,构建开放共享的生态育人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语文组不断丰富教师的成长路径,致力于提升教师的精神素养和专业能力。

专家引领促成长,赋能育人明方向。学校语文教研组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学科沙龙等,如:深圳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葛福安为教师带来了“从中考说到高考”的课标解读讲座;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深圳市骨干教师夏小涵为语文组教师带来了一场以“家乡文化生活”为主题的讲座。此外,学校还举办了“每周一讲座”活动,邀请名家针对新课标、新教材、核心素养、教师教学等展开系列讲座,让教师与名师同行、与前沿共进。

一园三校学科竞赛,新老教师共同成长。每学期,依托深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园三校同步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命题大赛、高考模拟题做题大赛。以一园三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例,青年教师闭卷参加大单元教学设计比赛,以及作文比赛、教学比赛、教学反思设计等活动,综合四轮选出一等奖。活动结束后,邀请评委针对每一环节进行细致精准的指导,以赛促练、以赛促思,实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纵情天地读书观影,人文活动涵养精神。依托学科特色,语文组设计开展了艺术节诗文朗诵活动、“流动的盛宴”流动书屋设计活动、“师生同写三行诗”活动、语文研究性学习系列活动等,让教师在活动中涵养人文精神,提升专业能力。

总而言之,学科组备课活动要坚持做好点滴细节,立足高质量教研,促进教师的全面成长,才能在教育教学道路上越走越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