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评价,要从“新”出发

时间:2024-05-04

王明阳|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

王学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战略与宏观政策研究所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信息科技(原信息技术)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内容作出了大幅调整,将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首次在全国义务教育层面明确了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全面确立了信息科技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价值与定位,完善了课程结构、课程评价与课程实施保障机制,并且在“课程实施”中专门明确了“评价建议”,旨在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过程导向、弱化成绩导向,改进单一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转变评价模式

与旧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相比,《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加注重“创新”,明确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规划了全学段学习目标,构建了循序渐进、螺旋式、有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评价指挥棒决定着教学改革导向,作为刚刚独立设置的“新科目”,信息科技课程更应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学业质量标准,探索更加科学、多元的评价模式。

对于常态的课堂教学实践来说,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通常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评价为辅,评价渠道主要是学生当堂完成的课堂练习,呈现形式较为单一,无法全面有效地评估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学科素养养成情况。此外,信息科技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教学评价容易走向“过于复杂不易实现”“过于专业化”“侧重技能而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误区,很难对学生产生有效激励和指导,更遑论实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信息科技人才等目标。

针对新课标提出的“创新”要求和日常课堂评价中出现的问题,信息科技的教学评价须加快改革步伐,使其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的终身发展。正如赵德成教授在《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一书中提出,课堂教学评价应以综合性评价取代量化评价;功能应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要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加强“教学评”融合

面对信息科技课程课时少、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操作熟练程度差异大等情况,教师更应从“教学评一体化”入手,在课堂上进行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评价,能在学生发挥创造力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评价不再囿于语言和结果,而是“因课制宜”地融入课堂,融入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等载体,促进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思维真正发展。

案例一:开展真实性、情境性的评价,丰富评价形式

以北京版教材为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学生在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第一次直接学习或接触计算机。与在家娱乐休闲或通过计算机、平板电脑等工具进行线上学习不同,这节专门学习计算机的课对激发学生信息科技学习的兴趣具有关键性作用。

本课内容以时间顺序介绍了古代计算工具、现代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现阶段的计算机、未来计算机,其中古代计算工具中重点介绍了“结绳记事”的方法。笔者将本课命名为“计算机的前世今生”。

在导入环节,笔者直接利用自制教具“结绳记事”作为本堂课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工具,以小组为单位,在整节课中针对学生的上课状态、发言、讨论、作品完成等情况进行评价——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地给每个小组所对应的绳子打结进行记录:单个绳结代表坐姿端正,双绳结代表积极发言,留有绳头的活结代表认真规范地进行小组讨论……不同形状的绳结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了立体、及时、高效、生动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实现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目标。

在学生参与课堂和接收教学评价反馈的过程中,通过创新评价形式让学生切身体会获取信息、记录信息的意义和作用,达成“信息意识”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此外,将“结绳记事”这一知识点“变虚为实”,延伸为评价机制和评价工具,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习得知识,并对这一知识点产生深刻理解,从而学会迁移应用;同时也能在整节课的多维度、综合性评价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课堂设计的创新,达到良好的即时评价效果。

案例二:由结果走向过程,实施发展性评价

从某种程度上说,“计算思维”强调的是要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不仅要求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更要求教师具有实施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虽然“计算思维”在全学段都设有培养目标,但在第三学段(5—6年级)体现得更为突出和集中,包括以下三条: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算法的特征和效率,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式描述算法,知道解决同一问题可能会有多种方法,认识到采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可能存在时间效率上的差别;对于给定的任务,能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实施步骤,使用顺序、分支、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简单描述实施过程,通过编程验证该过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能将问题分解为可处理的子问题,了解反馈对系统优化的作用。以上每条目标都有“方法”“过程”“步骤”等关键词,由此可见教学评价应作用于学习的全过程。

在第三学段(5—6年级)达成以上目标的重要教学工具和载体是编程软件。在程序设计教学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四步走”:第一步,分析问题;第二步,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第三步,编写程序;第四步,反馈优化程序。其中,“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是整堂课的纽带,因此在课堂评价中,应重点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绘制出解决问题的流程图。

以《机器人巡逻》一课为例:

在上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前进”和“转向”模块的不断重复让机器人走多边形图案,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观察已有程序,思考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来完成这项任务。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发现可以用“循环结构”来简化现有程序,并绘制流程图。如果流程图正确,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十分关键的过程性评价。而在以往的常态课和展示课中,教师或评委常以有多少学生能够完成课堂练习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性,这显然又走上了“重结果轻过程”的老路。

第四步“反馈优化程序”是非常高效且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其评价标准不再以教师或学生的观点为准,而是以程序实际运行的客观结果为准。如果设计思路合理、方法得当、操作准确,程序自然按照预想运行;如果程序运行出现问题,那么就要分析是流程图出现了问题需要重新设计,还是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误需要改正。此时,教师也需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反馈,如转换逻辑思维、调整程序命令、端正学习态度等,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在“认识不足—自我总结—动手实践—修正偏差—取得成就”的完整过程中不断成长,实现自我突破。

程序设计课堂中的“四步走”要求教师不停地进行动态反馈,正如“教—学—评—教”的过程。我们常说要“以学定教、以评促教”,那么“学”从何而来?“学”是“评”出来的,只有“评”的标准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优化改革课堂教学。不仅是评价学生的方式要创新,教师对自己的每节课的评价标准、模式和机制也要创新,坚持以学定教、以评促教,将教学评价的创新作为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重要抓手,为促进科学发展积蓄更多新动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