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薛静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积极思考如何固化成果、优化管理,借力云端直播,实现线下分层、线上针对性辅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新时代赋予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0进入2.0时代。“停课不停学”促使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在线学习的研究。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完全回到传统线下课堂的模式可能性已然很小,教育领域将进入深度“线上与线下教学混融共生”的时代(以下简称“双线混融”)。笔者所在学校从管理入手,带领全体教师在双线混融的大背景下,从不同层面的教研与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学为基点—找准撬点—精准管理—全员发力”的教学实施路径。
“双元管理”,行政保障。学校创新实施了团队“双元管理”模式,每位干部都是年级管理者和学科研究“带头人”。面对双线混融的新背景,学校干部团队在第一时间积极应对,采取了“双元管理”模式下的“组长头脑风暴会+组内策略拍板会”两步走路径。“组长头脑风暴会”在云端召开,会议中,每个组长将本组的工作重、难点与大家分享,大家头脑风暴式地直面问题、查找策略、预设效果;“组内策略拍板会”在线下举行,具体到某一学科某一年级集体备课组,基于教材、目标、学情逐一提出选用的解决方案,力争做到兼顾各年级、各学科,发挥每个教师的潜能,将每门课程优势最大化。
“云端互助”,研思采撷。学校依据教师年龄特點、技术能力、业务水平,利用微信平台筹建了9个涵盖各学科、各年级的“云互助组”,从线上教学设计到线上教学问题,充分发挥“云”教研的“即时性、易得性”,实现教研文化的深刻转型。针对线上教学的设计,各集体备课组组长就平台技术更新、教学重难点突破、编制针对性练习等主题组织教研,制定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线上教学方案。同时,基于线下教学中出现的易错点固化、作业难见成效、小组讨论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引导教师参与研讨。一段技术演示视频、一个学术解析链接、一个干货满满的微信公众号都是教师们在“云互助组”随时分享的“宝贝”。一场场视频通话研讨,一次次教育真问题的思考,从研讨到实践,由实践再度推进研讨,这些“双线教学”的实操者们在互助中得到提升。
“点对点”辅导,助力全员不掉队。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我们没有“浅尝辄止”,而是想办法固化成果、优化管理,借力云端直播的便捷,实现线下分层、线上针对性辅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如小初衔接的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教师们充分利用节假日或晚上8点后的时间,交替性组织分层线上学习交流会。针对优生,布置课外阅读题并组织他们分享感受,共享方法。针对潜能生,教师们通过上线“露脸”,让学生汇报作业进度,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时间安排。
随着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落地,学校外来务工子女比例逐年升高。考虑到生源多样化,课堂进度因此减慢的现实,为避免优生“吃不饱”,各班级组织了“优生学习共同体”,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早午间这些时段阅读、讨论,在线上进行成果展示。如:布置课外阅读,引导他们“线下直面文本—纳入自我学习—线上协同解读—交流展示”,在碰撞中延伸对文本的理解,领悟表达方法;对于“整本书阅读”,引导他们“学—赶—超”,线下自主阅读领悟,线上“晒进度、晒感悟”,实现良性竞争。一段时间之后,优生们有效带动全班的学习积极性,使得班级学习氛围浓郁、学习方法共享,也促进了整个年级学习质量的提升。
扩大“互助”,家校共育。为帮助部分家长走出对孩子关注不够或“无计可施”的困境,我们定期召开“云沟通会”。由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家委会代表共同参与,围绕学困生跟进、家校合力育人策略、心理沟通等话题展开讨论,倾听多方声音,思考相应策略。在家校携手的过程中,合力育人的态势得以形成。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定陶路小学)
责任编辑:王梓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