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习无意义感滋长,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时间:2024-05-04

刘洁

“我们永远处在一个刷题的环境中,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不知从何时起,学习的无意义感、无价值感开始在儿童青少年群体滋生并蔓延,类似“读高中是为了考好大学,考好大学是为了找好工作”的“教育价值说”已很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在“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的困扰下,许多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针对这些问题,《教育家》杂志邀请相關专家进行了讨论。

对“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的困惑,反映了儿童青少年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程红兵:这反映了一部分儿童青少年学习意义感的缺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做事都应该明确行为的意义。而今天部分学生对学习的意义缺乏基本的认识,或者说,各种关于学习意义的假说中,没有一种能让他真心认同、相信并接受。而他自己也没有办法建构起关于学习意义的有效认知。哲学家尼采曾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显然,意义感让人更能忍受痛苦、克服困难,对我们产生引导和支撑作用。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几乎没有一点意义感,那即便是一点点痛苦,都会让他绝望。一个不知道学习意义的学生,将无法忍受学习所带来的痛苦、烦恼,会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更甚者会放弃学习。虽然表面上他还在学校、还在课堂,但学习已经不入其心、不入其脑,其学习效果可以想见。

◎杨雄:对“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的困惑,反映了当代儿童青少年生活的无力感,心理学上又叫“习得性无助”。一些孩子在经历失败的学习后,会形成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认知,继而会选择放弃努力。

◎肖晶:这种困惑在本质上是儿童青少年厌学的表现,属于厌学中的认知偏差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对学习的目标产生了动摇。这往往是基于两个前置事件或者问题——

第一,可能是学习这件事让儿童青少年体验不好。他们因为学习而体验到了不快乐、委屈、焦虑、担忧等糟糕的情绪,或者糟糕的人际关系。这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冲击,从而影响了他们对学习和学习过程的看法。

第二,可能是儿童青少年在学习这件事情上遇到了困难。他们学不会,收不到好的结果与反馈,而自己通过努力又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以致问题持续存在。在这种情形下,孩子往往会崩溃并产生怀疑:我为什么要学习?

是什么造成了当今孩子对于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茫然感?

◎程红兵:任何事情都有外在的目的和意义,也有内在的目的和意义,学习同样如此。学习外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学习所能带来的其他价值,比如古话常说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今天许多家长仍然摆脱不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只看重学习的外在意义,把学习可能带来(未必一定带来)的好处视为学习的唯一意义。学习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有份好工作,就有了人生的幸福——这就是这些家长的基本逻辑。更可怕的是,有些教师也是这个逻辑,并用这个逻辑去激励学生。这种忽视学习内在目的和意义,单纯从外在角度来阐述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说法,本来就有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其逻辑推理过程也是很不严密的,这是把或然情况定义为必然现实。一旦这个说辞的某一个环节被现实否定(哪怕是被少数案例否定)或被学生拒绝认同,那么整个意义系统的说辞就会被学生全部推翻。这从概率上来说是非常高的,在现实中也常常出现。而这,正是导致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产生茫然感的重要原因。

◎程方平:学生对于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茫然感,是教育、社会一些僵化的制度和长久存在的问题在作祟。

其一,人类的学习包括很多内容,我们本应该在自然的状态下,让学生广泛地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然而,教育却过早地局限了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孩子还不会观察就先识字了。所有字都来自概念,而概念又空洞、简略。在这种情形下,大多数孩子很难对学习产生鲜活的兴趣。而且,在高考指挥棒下,一切为了分数,学生不能在一个自然的过程中成长,一直被打“激素”——幼儿园要像小学那样,小学要像中学那样,中学要像大学那样。为了分数,我们放弃了太多东西。

其二,在精英教育模式下,大约只有20%的学生能成为所谓的“成功者”,剩下的80%都是“失败者”。试想,一个分数始终在及格线以下、总在失败状态的孩子,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吗?能一直保持学习的意义感吗?

其三,当前的社会导向和人才市场存在问题。“颜值经济”盛行,歌星、影星凭一张脸就可以暴富。而有些人读到博士,可能连房子都买不起,生活拮据。这样看来,“颜值”的效力似乎大过一切努力,学习跟以后的生活并没有直接关系。我想,很多读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都会从大学毕业生、博士毕业生那里看到自己的未来。在学习中看不到希望、尝不到甜头,我们又怎能指望孩子找到学习的意义呢?

◎杨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社会竞争加剧。无论中考、高考还是就业,年轻人都面临很大的压力。只有少部分孩子能够适应高强度的竞争,大部分孩子最后都被淘汰了。孩子们看不到希望,自然也就找不到学习的意义。

二是社会发展太快。人的大脑发育是很缓慢的,孩子的成长也是缓慢的过程,需要碰壁,需要不断面对问题并解答问题。但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太快了,一切都在压缩,不允许慢悠悠,也根本不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要么行,要么不行,没有第二次机会。这就会导致孩子产生无力感——既然努力没用,干脆“躺平”。而且,快速发展的社会让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而我们人的本性是追求稳定、追求安全,面对社会的快速变化,孩子们根本无力把握。

三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放大了人们的焦虑。一方面,互联网算法、人工智能在反过来控制人类,人脑比不过电脑,焦虑滋生。另一方面,自从有了朋友圈,有的家长就开始花样晒自己“鸡娃”的过程、晒自家优秀的孩子,这使得原本很淡定的家长不淡定了,焦虑与日俱增。这样的压力必然传递到孩子们身上,家长过高地期望孩子、过早地开发孩子,让孩子们无所适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